「學分班是通往社工專業的直達車」、「證照讓你自助又助人」?事情總是沒這麼簡單

圖/Alberto G. @ flickr, CC BY 2.0

日前,中國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高雄教育中心推出一份宣傳社工學分班的文案,摘錄文案中「吸引人」的部分:

1. 啟動快速通往「社工師」專業領域的直達車,「原來只要修畢社會工作師考試規則中規定之學科 15 科共 45 學分 + 400 小時實習(6 學分),就可以去參考社工師考試,整整比別人少花了 4 年的時間去念大學,算一算還滿划算的。

2. 一圓老闆夢──社工師事務所 ,自行開設社工師事務所承接業務,晉升「律師」、「會計師」、「醫師」3 師的行列中,成為專業且高薪的第 4 師──「社會工作師」。

3. 「自助且能助人」的能力才是這張專業證照最吸引人的地方。(註 1)

此文案一出,引出了不少社工界前輩後進前仆後繼的留言,但並非讚許和認同,而是譏諷與談論該文案的不切實際,毫不意外的引發社工 4 年專業教育養成與學分班孰強孰弱的論戰。

學分班真的是快速通往社工專業的直達車?

社工在學校 4 年的專業養成中倚重社會工作的 3 大方法:個案、團體、社區工作,輔以心理學、社會學、諮商理論與技巧、政策、各專業領域之工作內涵等課程,來培養準社會工作者的專業知能與工作方法。

多數社會工作學分班僅開立社工基礎專業應備之課程,其課程完全倚照社工師考試所規定之 45 學分去訂立(註 2)相關課綱,畢業即可擔任社工。然而,這樣的專業養成僅教授技術面和學識面的知識,法令上看來是一位合格「社會工作員」,但卻無法培養社工員該具備的「素養」。

首先,這些課程裡面完全沒有各項領域的額外課程,於大專院校修課 4 年的學生最少需修習 88 個專業科門學分(必修 68 學分、選修 32 學分,其中 20 學分必須為社工系選修)(註 3)才能畢業,其中選修包含了社會工作次領域專門(勞工、學校、醫療、婦女、老人、兒童與青少年、矯治⋯⋯等)、各項其他學門之分支(諮商理論、社會問題與勞工政策、各類福利服務、助人者之自我探索),使社會工作系學生能進行職前探索與議題了解,更重要的是自我認識和理解,這些是養成專業社會工作者的教育當中相當重要的一環,順利完成學分班課程的社工學完以後出來工作,這些學習後的素養真的夠嗎?

圖/Wokandapix @ Pixabay, CC0 Public Domain

社會工作是一門綜融的專業,這項工作需要與不同專業合作與協助,甚至透過對話和溝通提升服務品質。不可否認的是,其他專業背景之助人工作者可以透過參與學分班更加了解社會工作內涵,而後進入職場工作,往往能夠激發出不同於一般專業養成的社工的創新成果,也能帶來不同的思維,衝擊和改善我們的服務,如此看來,社工學分班確有其正向價值。

然而,直接服務的社會工作者之專業價值中,最重要的養成是自我了解與反省,修習學校課程的階段,不斷練習反思能力,先透過瞭解自己的家庭與生命,衍生對自我的價值與定義,最終成為一位持續反省服務過程的助人者,思考自己的主觀想法是否傷害到個案,真實的站在個案的立場出發,同理案主的情緒與困難,並協助、陪伴其創造改變。

間接服務的社會工作者則須著重於各式政策和福利的認識和討論,在學校的課程中認識現行不同的福利法令及政策走向,並將社會文化與思維融入其中以免淪於去脈絡化的思考,再藉由串連不同專業,產生多元碰撞,從中找到折衷達成的共識,階段性改善不足之處。

如果社會工作者能具備上述潛質,是專業養成或學分班出身倒不是那麼重要。如何透過專業訓練學習進入職場的技術和應備的工作心態,是必須執行的教育,相比之下,4 年的專業養成充分給予更多的時間和課程是更好的選擇;而社工學分班應適當的與考試要求脫鉤,增設自我探索與福利相關課程,以求成為培植社會工作者的搖籃,而非製造進入職場的機器。

就業市場的需求很多,但供給足夠嗎?

現今社會工作的就業市場供不應求,不外乎是因為多數社工系的學生畢業後不願從事服務工作,其背後許多成因相當值得探討,包括:「廉價的服務」、「專業定位不被認識與不受尊重」、「就業環境不友善」。

首先,多數社會工作者起薪在 2.8 萬 到 3.5 萬 之間,若為家暴相關約有 4 萬元左右,這個薪資現在已較大部分大學新鮮人高出許多,但這樣的薪資背後需要承擔的壓力和風險實在太多,個案量、方案與活動、外界招待與行政工作,往往壓得社工喘不過氣,假日頻繁舉辦各式活動,上下班界線不明確,導致私人生活與工作緊密掛勾,加上薪資並非因著服務年資提升而有所增長,工作 10 年以上的資深工作者薪資往往甚至只有 4 萬左右,甚至不足 4 萬。如此高壓的工作和看不見前景的薪資,難怪新進社工不願久待。

其次,社工工作必須協助連繫和轉介資源,並確保資源的服務輸送順利,服務過程中,社工們要面對許多專業人士和民眾,在與其他專業人士互動上必須不斷重申工作內容和角色定位,如果對方認同方能合作,然若對方一廂情願認為我們只是「志工」,而不願聽取我們對於個案的看見、遑論一同討論個案的問題。

「社工」是愛心服務業嗎?圖/kaboompics @ Pixabay, CC0 Public Domain

再者,社會大眾對於專業的認知和認同度低落,認為這份工作是什麼人都可以做的事,甚至是沒人要做的事情,一直到現在我們都還能聽到:「年輕人當社工喔?不錯,有愛心喔,阿你的工作是什麼?」往往讓社會工作者感到無奈,如此自尊低下的工作,又有多少人願意為其發聲?

最後,時不時聽聞「回捐」、「機構活不下去」⋯⋯等問題,業界不成文的規定導致幾乎近貧的社工無法生存,極有可能淪為社會弱勢加上臺灣社福環境不斷強調非營利組織以「愛心」出發從事服務,善款是捐款人愛心的給予,社工因此被以「服務人員的人事費用不宜太高」為由拒絕調薪,甚至產生靠捐款人吃穿、受人幫助應該感謝涕零的錯覺,社工的服務似乎沒有任何價值和產值,如此低成就的連續轟炸,更使得離開職場的社工們被誤解為無法抗壓的族群

社會工作者是在社會安全網底下工作的一群人,提供資源與教育來支持落入網底的人群。但長期下來,其承擔的壓力和安全風險如果不能反應在薪資和專業認同上,如何期待請到稱職的社工?你願意花多少錢支持社會服務?社工又應得多少薪資?以現在的服務要求來對比薪資所得,看來相當失衡,更別說要再多壓榨些什麼。大環境的捐款有落差,如何轉型開創新的服務模式,考驗這些資方的智慧,否則情況可想而知僅會每況愈下。

你願意花多少錢支持社會服務?社工又應得多少薪資?圖/Missy Schmidt @ flickr, CC BY 2.0

實務經驗與知識理論的永久磨合

學校著重訓練專業技術與理論知識,然而這些真的是職場所需要的嗎?我認為並不然。學校僅傳授社工面對工作時可以利用的工具,以專業技術而言,我們針對個案、團體、社區 3 大對象去介入服務,並試圖利用其架構提供服務。專業理論則提供我們如何去看待服務對象所面臨的狀況,用多元化的思維協助剖析其問題,並透過理論提供的指南和技術協助服務對象改善。

另也有許多社工提及實務場域經驗才最重要,要偋棄學校所學的理論框架,然而,這些理論框架除了源自於可被驗證的研究方法,更是數百年來助人工作者的經驗集結之大成,現在更有後人持續精修適合當代社會背景的理論,試圖讓這些理論更能應用於現代,通曉理論能補足年資上的缺乏,區區幾 10 年的實務經驗怎可與理論架構匹敵?

學校所學的理論框架,是實務工作的重要支撐。圖/lil_foot @ Pixabay, CC0 Public Domain

同時,仍不可忽視經驗的重要性,服務經驗不僅由實實在在的社會脈絡中長出,更能整理出更多適合瞬息萬變的社會使用的理論。透過外督老師的帶領,能夠讓社工更加了解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基於什麼理論的支持,並且能夠發展適合社工個人特質的工作模式,一來建立社會工作者的專業自信,另也得以讓經驗傳承。

當然,學校的學習終究還有許多不足,雖然在專業的養成上足夠了,但職場要我們俱備的卻更多,包括學習怎麼核銷、評鑑、處理行政工作等。學校並未教導社會工作者怎麼看收據、做核銷,以及各類行政庶務的配合,若非曾經在學校社團擔任要角,恐怕這些在職場多要從頭來過,而這些工作對每個人來說,其難易度真有許多差異。

實務現場:社工師證照的無效與無力化

我面試時曾有過一段經驗,因具備社工師執照,覺得自己應該很容易找到工作。當時我面試了 3 家非營利組織,得到的回覆是:「社工師喔,那你應該不會想在我們這裡久待吧?會考公務員?」、「社工師?我們沒有專業加給,你應該不會想來吧?」這讓我發覺──證照不只不能為我加分,甚至成為找尋工作的阻礙。這讓我相當震驚,直覺是不是考錯證照了?反思後,我認為其實是機構對於自己的給薪沒自信,認為自己留不住社工師,對於證照的認可亦相當低,不想給予專業上的加給。

就我目前工作的基金會而言,新進人員持有社工師證照並不一定能有專業加給,而是視工作表現而定,現在也不准予在職社工請公假去考證照,而是以調整班別或休假自行處理,再再顯示這張證照的專業和價值漸漸式微。

圖/lecroitg @ Pixabay, CC0 Public Domain

不過,這張證照真的沒有任何意義嗎?專業化的過程中,必須經歷一定的考驗。例如,香港採行「認證制」,考核學校是否具備社會工作教育的資格,以認定從學校畢業的社會工作者足以擔任社工;臺灣則採行「證照考試」制度,透過社工基礎學科的筆試和申論,考驗社工學生於學校所學習之專業內涵是否充足,考試及格取得證照後,方能執業,以此評斷考取證照的社工確實具備社工的能力。

簡而言之,考取證照是專業認可的基本門檻,如不能透過考取證照來證明專業知識,又何苦社會工作員不能讓其他專業來當?但由於目前社工極度缺乏,此途徑難以落實,才變得並非一定要取得證照才能從事社會工作,故延伸出專業加給制度。這與其他須取得證照才能工作的專業有所不同,如護理師、醫師、律師等,加上組織趨於消極的態度,間接導致社工員不想或覺得沒必要考取社工師執照。

另外,亦有許多在職社工和老闆表示,社工師並沒有比社工員更加專業,並以此定義新進社工的執照不能被認可。也許就工作經驗而言是如此,但這個所謂的「專業」究竟是公認的專業,還是純粹覺得這個人好用與否?這點讓人存疑。如若今日沒有執照不能從事社會工作,還會有這樣的問題嗎?醫師有醫術高低之分,但你會因此就認為醫師執照沒有必要嗎?沒考過護理師或護士執照的人,你敢接受其侵入性的護理照顧嗎?我認為職場上的表現,不應該成為一張證照是否該存在的指標,我較認可這不過就只是另一張畢業證書而已。 

「社工」是種職業,「助人」是種心態

不可否認的,社工的工作是一種助人的工作,我們與人相處、並輸送資源給予需要的家庭,但助人工作者僅限社工嗎?醫師、護理師、諮商師、老師⋯⋯等難道不也是在「助人」嗎?還有,為什麼我們在別人誤認自己是有愛心的志工時,會有如此不悅的反應?與此同時,卻又一直自詡為助人工作者,將自己限在這樣的框架當中無法自拔?還是其實我們也很喜歡別人讚許我們有愛心、耐心、恆心?

我認為社會工作是一個職業,它讓我們透過資源與會談,幫助服務使用者改善面臨的生活困境;助人工作則是一種個人的志業,每個職業的人都可以用他們的方式成為助人工作者,如醫師醫病、護理照顧、律師幫忙打官司,包括修馬路的工人為了讓用路人更安全,花費時間和心力鋪路、造路,都是助人工作的體現。

所以,助人工作並不是一種「職業」,而是一種「心態」。一個社會工作者擁有助人工作的心態雖然很重要,但那絕對不能代表社會工作的專業,因為擔任社工不是只靠愛心,還有很多東西要學習。在實務場域上,我也看過幾位社工在評估與處遇時的專業性,但他們堅決自己並非助人工作者,因為他們只是在做他們專業份內的事,並不想跟服務使用者建立更多溫暖且關懷的正向關係。許多社工僅把自己的工作當成一份工作來看待,到頭來,其實是社會和機構營造出來的氛圍扭曲了這份工作的本質,用愛心和無私奉獻來取代社工的價值,稀釋了社會工作者的專業。

今日若身為一位社會工作者,卻無法辨明其中的差異,往往會落入自己是否於工作上不適合、不專業的窠臼中。但其實成為社工,你並不一定要溫暖、耐心、愛心、關懷,你只需要專心傾聽個案的需求,評估其言外之意和需求,再提供協助便是。

展現你的專業:社工的多角化 VS. 專業化

社會工作迷人的地方在於因為工作方法不同,我們能夠發展出許多不同種的工作模式,展現創造力與可能性,例如以不同媒材體現工作價值的音樂社工、藝術社工、遊戲社工等;另一方面,社工專業的養成讓我們不同於心理師、社會學家,學習從一個人的身、心、社、靈去了解每個人的獨特性,也因此社工經常在處遇中感到矛盾與自我懷疑,但也因為這樣,才更讓我們認知到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存在。雖然多數的服務都有其法則可循,但還是要因著不同的對象而有所調整,社會工作的專業並非限縮我們只能在個人的內心議題去努力,而是有更廣大的看見與想望。

如何找出適合自己使用的社會工作模式?我想唯有不斷在工作上嘗試,去認識各式不同的社工,透過模仿、學習並磨合出適合自己的工作方法,並且帶著專業價值帶給我們的眼光去實施,方能體現我們的專業性。

現階段的社福環境確實對工作者相當不友善,除了低薪,更多的是沒有實權,僅能透過道德勸說的薄弱束縛某些危險,當事件發生後又會像免洗餐具一樣被拿來擋完箭就丟,實在讓人難過,但我還是本著努力改變比起放棄要好的心態努力,期許能為臺灣的社會工作更盡一份心力。


註解:

註 1:中國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高雄教育中心招生全文

註 2:考選部社工師考試規定

註 3:實踐大學 105 學年度日間部學生必修科目與畢業門檻課程表


延伸閱讀:

打開社工師法的潘朵拉之盒:不合時宜的社工師法,如何分化社工群體?

弱勢社工服務弱勢案主,跌進谷底的天使/流浪社工的寫實日常

「他不是只會製造麻煩!」當精障者成為照顧者,不被承認的自我與生命代價

NPOst 特輯:社會工作一言難盡

作者介紹

大可

出茅廬的新手社工,對於社會議題和社會工作專業有許多愛好,也相當喜歡向他人介紹自己的專業,喜好與人和文化的議題共處,在工作上看到許多夥伴因為不能做自己而痛苦,希望能藉由自己的所見所聞為他們盡一份心力,告訴大家社工也應該要有血有淚有情緒,並期許自己能夠不斷於生活中自覺與反省,讓身邊的人事物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