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翻轉貧窮?翻轉「認知」才能翻轉貧窮!

圖/JESHOOTS.COM @ Unsplash

在經濟扶助的實務現場裡,我經常聽到許多家長相信「教育是翻轉貧窮的不二方法」,但真的如此嗎?

我們對教育是否有著過多不適切的期待?當我進一步詢問家長:「你認為的『教育翻轉貧窮』指的是什麼?」家長回應:「只有念好書才能找到好的工作,有穩定的薪資水平與不錯的社交環境交際,找到好的對象並生下孩子,給孩子更好的教育環境,就是翻轉貧窮了。」

我認為就這些家長那個年代而言,的確是如此沒錯;但擺放到現今的社會裡,我好奇的是:現今社會上有多少大學生?現在的就業市場與環境是否還跟以前一樣?

圖/Mikael Kristenson @ Unsplash

學歷是門檻,還是優勢?

以我自己的工作為例,畢業於臺大或實踐社會工作學系,雇主於第一關的書面審查不只是停留在學歷那一頁,更多是看你對工作的價值觀與專業素養。我永遠記得面試時主任問我:「這麼多的面試者你覺得為什麼我要選擇你?」,在馬偕面試時,醫師也問了一樣的話,而我最後輸給了對於工作更有明確想法的前輩。

所以,如果我們不能端出學歷以外的內涵,是否還能夠獲得這份工作?在各大人力銀行的版面裡,學歷的選項是否僅是一種門檻,而非一種優勢?我想答案是肯定的。

例如:從事社會工作專業必須社會工作相關科系畢業,且曾修習指定科目者才能為之。這是一種門檻,而非一種優勢

圖/Element5 Digital @ Unsplash

國立大學迷思:國立大學出身一定好?

在會談過程當中,「念好書才能夠上國立大學,並得到更好的教育」,這種觀念也經常被提及。我試圖了解對於家長而言,所謂「更好」的定義;於現實面,他們提到了 2 點:「學費低」、「履歷好看」。學費方面,我不得不承認這是現實,國立學校的學費確實比起私立要便宜得多;但針對履歷是否好看面,我想可能就不見得國立大學比私立大學更好了。

我舉孩子念的科系為例──餐飲系。剛好,我有很多餐飲系的朋友,所以我知道各地區的代表性學校分別為:北景文(景文科技大學)、中弘光(弘光科技大學)、南高餐(國立高雄餐旅大學)。

圖/Caroline Attwood @ Unsplash

這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得以駁斥家長腦中所想的「國立大學比私立大學好」的概念。為什麼國立大學反倒只是三巨頭中的弱勢?學校與業界的愛用程度又是以「國/私立」為主嗎?

我認為,我們應該要知道每一間學校都有其辦學的風氣和訓練的想法,所以重要的是,針對不同學校的辦學風氣來選擇就讀的學校,而非只淪於「有國立選國立」的迷思。這點我在研究所面試時有更深的體會,不同的學校有不一樣的研究專長,有的學校重視政策、有的學校擅於個案研究,有的對某些議題特別見長、有的對於不同的福利體系有所專精。

因此,應當考量你想要得到什麼訓練,才去報名某間學校,而非只為了學校的名字。

圖/Alexis Brown @ Unsplash

學用合一?學科的專業訓練並非職業訓練

家長們常常跟我執著「學用合一」的議題,他們認為孩子念什麼、最後勢必得要從事什麼工作,否則就算白念了,浪費錢!

但現今社會,有多少行業和工作是真的相關科系出身的專業者來做?我們應當學用合一的,究竟只是學習的技術,還是也應包含學習的內涵?

圖/Aaron Burden @ Unsplash

在學門的分別裡,我們有較偏重理論與實務的學科,不同的學門能發展的路徑似乎也不太一樣。不過,不論是什麼學科,都一定有它的核心價值存在,例如:學醫的人講求效率與效果,學社工的人更在乎過程裡的病患感受;訓練上,醫師被訓練要對抗疾病與死亡,而社工則是被訓練協助面對疾病與死亡。有時對抗面對是 2 種完全不同的選擇,有可能案主所謂的「面對」其實是放棄急救,而違背了醫師要拯救生命的使命。

在社會人文科學當中,學習專業與所做的工作不同者更是屢見不鮮,念社會工作的人不必然成為社會工作者,念企管系的人多數都不會是企業的主管,讀歷史系的人不見得一定要當歷史老師。

除了某些特定的專業必須由相關科系畢業者從事與執行,我們在學習專業技術外,更應該去思考的是,專業能帶給我們什麼樣的思維與看見?我們如何利用所學,為自己創造人生的價值,以及如何媒合社會這個大市場

圖/Redd Angelo @ Unsplash

為自己的服務定價,盤點自己的能力

難道學社工的人一輩子就只能受雇於機構當社工,或是自己創辦另一個 NPO,創造新的科層嗎?答案是否定的。

這學期我修了一門「老人學概論」。課堂中,老師除了提到老人退休後應仍有其社會生產力,也不斷提到生產力的盤點並非從人年老了才開始,更不是老了之後才開始培養能力。它應該是一種全人的生命模式,從年輕時就要不斷盤點自己的能力,老了以後才能持續有生產的能力與動力。且能力的培養是一輩子的過程,並非離開學校以後就終止。在社會上,你需要什麼樣的能力,便去選擇怎麼樣的訓練,一切都是因著你所想要的能力練習,而非你非得要在哪裡被訓練。

服務要與市場緊密連結,並非只有我們單向的需要市場,更多時候是市場與我們存在相對的需求,當市場對於高品質服務有需求的時候,你能否提供高品質服務?假設你帶領團體的能力卓越,市場又有帶團的需求,如何去連結服務的需求和供給,就成了關鍵。

圖/rawpixel.com @ Unsplash

另外,當你可以提供服務時,你的價位又在哪?我們要試著為自己的服務定價,試著盤點自己能做什麼,再去跟市場行銷服務商品。

現在也有很多職缺並非限定單一或少數專門才能從事。以網路新興發展行業為例:Youtuber、實況主與電競產業,這些領域比起一般產業要來得更新,重要的是只要有人氣,往往你就能為自己創造許多不同的收入。而它們都有一個特點,就是「收入並非由特定人士定價,端由市場決定」,你值得多少價值,是你跟市場互動之下的結果。

反觀社工何以被規範只能領 33K(33,000 元臺幣)?我們又如何去看待這 33K?每個社工都價值 33K 嗎?如果我們始終都在看標準、而放棄思考自己的籌碼,那就會落入資方裁量的薪資圈套裡。如何權衡之間的價碼,是我們的重要功課

圖/Janko Ferlič @ Unsplash

教育能翻轉貧窮嗎?

又,教育本身只意味著「學校教育」嗎?抑或應該去思考家庭給了孩子什麼想法?我認為「透過教育翻轉貧窮」是有可能的,然而,現今社會不只注重學校的教育,也重視日常生活裡的禮儀指導。畢竟「家」是每個人的第一所學校,我們的孩子都在家中接受價值觀與道德觀的訓練。家長的行為和決定,往往影響著孩子選擇看待事情的角度。

因此,身為社會工作者,我們或許不是深入學校教育的專門,但我們也必須於服務過程中,調整家長的家庭教育思維,避免家長限縮於某幾種成功的模式,忽略了孩子的特性與發展。

最後,我相信「透過教育翻轉貧窮」仍是可以肯定的選擇,只是我們應該更擴大「教育」的範圍與場域,除了學校,更重視家庭與社會教育。要翻轉貧窮,我們需要的是對自我更多的認識,了解自己的優勢與劣勢,並從眾多選擇中殺出自己的一條路,透過專業的學習與個別能力的建立,創造每個人在就業市場中,不可取代的價值


延伸閱讀:

褚士瑩專欄【阿北私會所】「上學就能翻轉赤貧人生」,是教育扶助計畫的天真想像嗎?

未來 15 年,我們給得起一個包容、公平的終生學習場域嗎?/SDGs-4(教育篇)

SDGs 專欄/別用爬樹能力來判斷一隻魚:借鑑芬蘭,思考教育價值

作者介紹

大可

出茅廬的新手社工,對於社會議題和社會工作專業有許多愛好,也相當喜歡向他人介紹自己的專業,喜好與人和文化的議題共處,在工作上看到許多夥伴因為不能做自己而痛苦,希望能藉由自己的所見所聞為他們盡一份心力,告訴大家社工也應該要有血有淚有情緒,並期許自己能夠不斷於生活中自覺與反省,讓身邊的人事物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