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都在設計你老後的家!從銀髮住宅到青銀共居的第三人生/《第三人生自己設計》書摘

0
圖/https://www.pexels.com

編按:

太雅出版社本月出版《第三人生自已設計:人生中途之後的幸福是自己的責任》,身為太雅出版社總編輯、「熟年優雅學院」總監的作者張芳玲認為,過去我們將人生下半場稱作「第二人生」,這在平均壽命達 80 歲的臺灣已經不敷使用,「第三人生」於焉出現,指的是退休後邁入老年的生活階段。

臺灣即將在 2025 年邁入「超高齡社會」(65 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達 20%),意味著若以平均壽命 80 歲計算,一個人的老年生活可以有至少 15 年,而張芳玲提醒我們一件重要的事──熟齡、高齡生活是一個可以提早掌握、設計的未來,包括人際關係、生活目標、居住形式等皆值得重新思考,活出有意義的暮年。

本篇為書籍第 2 章,題為「未來的家?新家人關係和居住創新」,張芳玲帶領讀者探討老年生活的「居住」議題,她列舉諸多中高齡居住社群的參考典範,而不管是哪一種型態的高齡居住形式,在在顯示維持社會關係網絡的重要性。未來的「家」,脫離不了「關係」的持續。

 

從高齡化走向超高齡化社會的臺灣,會出現怎樣的居住設計,以及你可以做什麼選擇?這跟換房一樣,要考量需要怎樣的條件去換房?年紀越大越難適應新環境,而且還要建立新的人際關係,所以我個人認為在 60 歲左右做最後一次的居住選擇,看是要換或是留,會是滿好的時間點。

中高齡之城:共生與互助系統完善

英國社會企業 Participle(註 1 )為中高年齡建立的社群互動創意方式,叫做「Circle 互助圈」。只要達到 50 歲,就可以用 1 年 30 英鎊(約 1,200 臺幣)入會的方式, 加入這個互助圈,大家互相提供各種服務,而且是自營收費。會員只要讓 Circle 的管理團隊知道你擅長做什麼,他們就能每日調度這個 Circle 內的人,互相解決問題,付費給彼此。同時,他們還提供全年度的社交與健康促進活動,建立人與人之間真實的信任關係,遇到有急需時,還可獲得夥伴們的支援。

這樣完美的創意,當然不是靠會員費就能運作,部分仍需要政府支持。如此完美的創意當然也不是全英國都有,為了能夠營運,每個 Circle 至少要招募到 500 人的規模,這表示,該地區有足夠多的中高齡需要這些服務。所以目前成功的 Circle 設立在生活功能受限的小島嶼或是郊區,這樣的區域極度需要人們互助與維繫社交生活。

想像一下,這個 Circle 內的人有各種才藝,有人懂保險理財,有人會瑜伽,有人會做心理治療,有人會修理電器和木工⋯⋯我們擁有這些資源,並且也是其中一位自營者,無形中我就進入了一個互助的經濟圈和社交圈,這樣的服務換到臺灣,我直覺認為經營「人」才是關鍵。

這個團隊要能瞭解戰後嬰兒潮、經歷高度經濟起飛的中高齡,並且了解什麼是樂趣、什麼是開創性的生活、什麼是信任與適度距離的社交。還有,怎樣創造工作給大家、讓大家繼續有收入?我暫時不會期待臺灣長照政策中的社區支持可以到達這個境界,我們的黨派鬥爭文化很難培育出 Circle 人才,只能期盼社會企業或商業創意可以辦到。

當我們不再適合獨居時,希望能有安全又溫馨的「家」可以住。圖/太雅出版社

健康與亞健康的「銀髮共居住宅」

日本有一棟銀髮分租住宅,經營者是 70 多歲的田中夫婦,包括他們在內目前住了 5 戶長輩,其中喪偶男性居多。他們讓這些還算健康只是不願意孤單生活的長輩進來分租房間,讓每個人可以找到說話的對象、一起到菜園種菜、晚上一起做飯吃飯……簡單說就是彼此照顧。這些長輩通常有子女,接受子女的建議,在喪偶之後住到這個地方。

將中高齡的專屬住宅設在都市,其實是更好的構想。健康和亞健康的中高齡,通常很排斥跟一大群同樣高齡的人在一起,反而比較希望能常常接觸到不同年紀的人。

假設這樣的社區出現在市區,住民中午可以選擇到上班族常光顧的餐廳,下午可以坐在星巴克和麥當勞這類的地方,也可以隨時到全聯、頂好去買東西,附近會有婦女常帶小孩去玩的公園,晚上去看場電影也沒問題。每天可以接觸到各種年紀的人,就不會感到自己被隔離起來,對於行動自如、活動力旺盛的夫妻或單身的中高齡者來說,換屋到這樣的地方是滿理想的。

青銀共居:看得見的創舉

2013 年透過國內知名的《康健雜誌》報導,我們知道了在東京都多摩市的聖蹟共居住宅(Collective Housing Corporation)(參考:日本採訪圖輯|聖蹟共居住宅:鄰居以上,家人未滿【照顧我們所愛的人】日本新家人關係:老了就和別人住在一起),讓無血緣的租屋客,以類家庭生活的方式共居。裡面總共 20 戶,成員從老人到小孩,單身至小家庭都有,他們有自己的獨立起居室,但是共享廚房、餐廳、洗衣等公共空間。比較特別的是,屋頂有大家一起栽種的菜園,偶而還舉辦烤肉活動。

聖蹟共居住宅每週有 2~3 次的晚餐共食。圖/康健雜誌(https://goo.gl/wa2xiy)

聖蹟共居與青銀共居已經引起臺灣有志之士的仿效,最新消息是新北市已經選定三峽某社區,預備跟「玖樓共居」合作,規畫進行青銀共居的實驗,初步階段要招收低於 10 戶的青年和長者,並設計互動空間與機會,讓他們一起生活看看。

其他研究中的計畫還包括「代管與換屋」:解決擁有房產卻不想獨居的老人,將房屋委託政府修繕、管理、出租,然後免費換宿到有通用設計的社會住宅。你可以想像臺灣各地有多少空屋、荒廢的校舍、老宅,有可能因為因應高齡化產生各種共居形式而活化起來,而且若經營得善,就不需要政府花什麼經費也能自給自足。

新北市城鄉局 x 玖樓共生公寓所打造的共同住宅一隅。圖/玖樓 FB 專頁

就地改造高齡居住條件

一個數百人到上千人的社區,一定是混齡住宅,如果我們為自己的老年幸福著想,現在就該丟掉孤僻的習慣,大家商討一下。例如,前面講的夢幻住宅,是否在自身社區內,花點錢、多開幾次說明會,就可以落實在現有的社區中?例如──

1. 設計一些互動空間,讓婦女、小孩、長者可以在白天一起活動,增進彼此認識的機會。
2. 花錢裝修,讓通用設計、無障礙空間取代障礙重重的地方。
3. 頂樓或是花園改造成小農地,大家分工照顧,一起享受蔬果。
4. 提供共餐環境,每週一次大家一起做菜吃飯。
5. 共同聘僱照護員,分攤費用,這對有中輕度失能者的家庭來說,相當有幫助。通常中輕度失能者,或是慢性疾病的長輩,一天只需要幾次、短時間的照護,大家又住在同一個社區,靠著短距離的走動,一位照護員可以服務 3、4 位老人應該沒有問題。

更現實的一個問題,就是輕度的失智老人,有可能因為社區轉型成功,而可以在社區的圍牆內趴趴走,家人不必全天候緊張盯著。如果大家知道哪幾位是失智老人、是誰家的長輩,也可以主動去攀談、陪伴,還可以用手機回報家屬,「你爸爸現在在哪裡」、「正在做什麼」等。

這樣的祖孫背影,會不會過 10 年後,變成「青銀共居住宅」內新家 人關係,一起逛街購物的模樣?圖/太雅出版社

臺灣的社會,特別是都市高樓住宅,已經幾 10 年,建立了孤僻、不信任、防衛性的去鄰舍文化。大家都跟門口的管理員很熟,但隔壁鄰居就不會認識。在此所提議的社區改造,前提是我們願意破除孤僻、防衛心態,才有可能跨出這一步。所以任何社區,只要有幾個人願意先共生、互助,之後透過 Line 群組來推廣和成果分享,相信參與的人會逐漸累積起來。

與其等長照政策把需求填滿,或是等有人引進國外的成功模式,不如從自家社區開始動手改變吧!越小的單位動員起來越有效率! 


註 1:臺灣的「銀享全球」曾舉辦過小聚,透過越洋視訊,請 Participle 的行銷專案經理 Kate Bagley 跟我們介紹 Circle 運作的方式。

 


延伸閱讀:

人生已多出 30 年,你將如何運用它?

三代同堂不再是主流,2015 龍吟研論談到的銀髮高齡商機

重修一堂社會課,打造在地安老的活社區/專訪雙連社福基金會蔡恩典

國際:荷蘭中央政府縮減老人預算怎麼辦?阿姆斯特丹政府與住宅組織合作,打造完善老人生活空間

作者介紹

NPOst 編輯室

NPOst 公益交流站,隸屬社團法人臺灣數位文化協會,為一非營利數位媒體,專責報導臺灣公益社福動態,重視產業交流、公益發展,促進捐款人、政府、社群、企業、弱勢與社福組織之溝通,強化公益組織橫向連結,矢志成為臺灣最大公益交流平臺。另引進國際發展援助與國外組織動向,舉辦實體講座與年會,深入探究議題,激發討論與對話。其姐妹站為「泛傳媒」旗下之泛科學、泛科技、娛樂重擊等專業媒體。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pos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