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意之外,再多一點調查與評估/再談非洲二手衣鞋捐贈

文/徐沛然

最近資深 NGO 工作者褚士瑩在 NPOst 的專欄【阿北私會所】中主張,捐贈二手衣物無法幫助到第三世界民眾,並且批評「舊衣救命」這類的活動觀念落伍,行善觀念跟時代脫節(參考:褚士瑩專欄【阿北私會所】舊鞋救命救非洲?東非國協:盼立法禁止二手衣鞋捐贈)。他認為「免費的永遠最貴」。因為這些大量的免費二手衣物、二手鞋進到非洲,會打擊非洲的紡織產業,讓許多人失去工作。而送鞋子,不會改變根本的貧窮問題,創造就業機會才有可能治本

褚士瑩的說法,不僅抨擊了捐贈二手衣物這類普遍的公益活動,也挑戰了一般民眾行善的思維。而被點到名的「舊鞋救命」組織,日前也於臉書粉絲團中貼出回應 。回應中強調在東非當地親眼見到許多貧窮與匱乏的現象,因而希望能夠募捐舊物資,並發起數個專案,協助當地民眾改善生活。他們認為各界的質疑是「善意與善意的爭執」,並「期許與每一個努力改變世界的人一起同行」

很明顯,雙方的說法並沒有交集。如果要探究這起爭議,我們可能得先試著回答這個關鍵的問題──究竟捐出二手衣物,對第三世界國家的民眾是幫助還是傷害? 然而,這個問題沒有這麼容易回答。

充滿商機的二手衣,是貿易還是協助?

首先,要知道二手衣貿易在全球已經是一門商機豐厚的產業,根據聯合國(United Nation,UN)數據指出,2013 年的全球二手衣貿易總值高達 43 億美元。官方記載的跨國二手衣貿易總重量為 390 萬公噸,相當於 75 億條牛仔褲,或是 318 億件 T 恤。這麼龐大的數量,主要來自歐美等工業先進國民眾捐贈或淘汰的二手衣物,這些衣物由商業公司或慈善團體收集整理後,出口賣給第三世界國家的進口商,然後再進入大盤商、中盤商、零售與小販的層層分銷體制。

也因此,其實大部分民眾捐贈的衣物,並非如想像中的贈送給「需要的人」,而是進入到二手衣市場中販賣給消費者。慈善團體樂施會(Oxfam)也評估,全球捐贈的二手衣,約有 70% 最終流向非洲。這些來自富裕工業國民眾所淘汰的二手衣,因為其價格多半為當地新品的一半以下,且品質更佳,因此頗受歡迎,成為非洲大部分民眾衣著的主要來源。烏干達製造商協會(Uganda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也估計,二手衣足足占了 2003 年烏干達全國衣物採購的 81%

你所捐出的二手衣旅程

許多論者因此認為,大量廉價的二手衣進口,衝擊了非洲本土的紡織成衣產業,進一步對非洲各國的工業發展造成負面影響,並推論二手衣需為非洲的貧窮與低度發展承擔一定責任。多倫多大學經濟分析與政策副教授高斯.佛雷瑟(Garth Frazer)在 2008 年發表了一份論文,認為在 1981 年至 2000 年間,非洲紡織業產量下跌以及就業減少的現象中,二手衣影響因素分別占了 40% 與 50%,大部分的研究也支持類似結論。

然而,也有論者認為,雖然紡織成衣產業遭受衝擊,但蓬勃的二手衣貿易也創造了許多就業機會與經濟效應。對此,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發展地理學系講師安德魯‧布魯克斯(Andrew Brooks),在其著作《服裝貧窮》(Clothing Poverty)中反駁了這樣的說法。他依據自己在非洲的田野調查研究指出,二手衣交易在當地創造的工作機會並不如想像中多;除此之外,占其中最大比例的街頭小販,其收入也相當不穩定,多半僅只能夠餬口。事實上,因為二手衣貿易意味著第三世界國家進口商向工業先進國購買其衣物,所以相當於每年數十億美元的資金由發展中國家流向已開發國家;且衣物服飾屬於消費性商品,不如進口機械設備或原物料等能夠創造大量後續產值,所以我們恐怕真的很難說二手衣貿易「幫助」了發展中國家

真正傷害傳統產業的兇手:結構調整計畫與自由貿易

事實上,二手衣貿易得以蓬勃發展有其歷史背景,非洲各國也不是一直以來都是低度發展、工業蕭條。1960 至 1970 年代,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的人均收入年成長率約為 1.6%,仍屬穩健成長;然而,從 1970 年代末起,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各國被迫接受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所推動的「結構調整計畫」(Structural Adjustment Programs, SAPs),奉行自由貿易政策,大幅開放國內市場。

這些做法讓非洲各國尚未成熟的產業直接面臨國際競爭,導致工業崩盤,各國只能轉為仰賴農業、礦業等初級大宗商品出口,賺取微薄的利潤。而這些國家實施結構調整計畫後,經濟不只沒有成長,甚至開始衰退。從 1980 年到 1990 年代,撒哈拉南部非洲國家的人均收入以每年 0.7% 的速度下降,雖然在 2000 年後終於開始增長,但一併計算後,1980 年到 2009 年之間,人均收入的年成長率只有 0.2%。也就是說,在採用了這套自由市場政策後,非洲人民的收入水準在這 30 年間可說是原地踏步

圖/@ Max Pixel, CC0 Public Domain

而這段期間,各國也因此陸續開放二手衣進口。以東非的坦尚尼亞為例,在 1982 年被迫接受了結構調整計畫後,坦尚尼亞私有化國企、大幅開放市場、貶值貨幣,試圖以擴大出口賺取更多外匯,接著坦尚尼亞在 1985 年也開放了二手衣進口。然而,結構調整計畫並未改善經濟狀況,反而造成進口總額大增,貿易逆差急速擴大。1977 年坦尚尼亞的進出口貿易逆差為 1.67 億美元,1990 年則增加到 9.55 億美元。此外,坦尚尼亞的工業也因開放市場而遭受打擊。整個 70 年代,工業部門占坦尚尼亞 GDP(國內生產總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的比重平均為 12.2%,這個比例在 80 年代中不斷下跌,到了 1990 年,僅剩下 6.4%,萎縮將近一半。

從這個脈絡來看,固然二手衣進口確實對非洲各國的紡織業造成衝擊,但二手衣進口也只是推動了自由貿易,是開放市場的上位政策邏輯下的產物,而此種政策方針才是全面性摧毀非洲各國工業基礎,造成非洲低度發展的主要兇手。換句話說,就算當年沒有開放二手衣進口,但進口臺灣、東南亞、中國等地生產的便宜服飾,仍會對非洲本地產業造成打擊。

圖片來源https://goo.gl/niWZeo

反思善行:不只做好事,也要做對的事

以本次成為爭議核心的「舊鞋救命」組織來說,他們採取「產地直送」的做法,直接將臺灣募集到的舊鞋運送到非洲發放,而非透過前述所提及的二手衣物跨國貿易體系。舊鞋救命的發起人之一楊宛靜在 2015 年曾表示,每個裝滿舊鞋的貨櫃運送到非洲需要 60 萬臺幣運費,到了 2015 年底,該計畫已經募集了 60 萬雙舊鞋,運出 15 個貨櫃。這固然是相當驚人的成績,也有賴許多人的善心協助促成,卻仍有許多問題值得再細想

例如,既然舊鞋救命宣稱自己是一個只有 10 餘人的年輕組織,那麼要如何處理 60 萬雙鞋的發送?組織所服務的社區究竟有多少鞋子的需求?這樣的量恐怕已經遠遠超過當地社區的需求,那麼多的鞋子怎麼辦?事實上,在過往的案例中,許多慈善團體發送的物資,往往轉眼就大量流入當地的二手市場,也許是供過於求,又或者是當地民眾其實有其他更迫切的需要。組織是否掌握到這些狀況?另外,10 餘個貨櫃,近千萬臺幣的運費支出是否有更好的運用方式?如果這筆錢拿來在當地購買衣物鞋子發送,而不是讓貨運公司賺走,是不是有可能進一步活絡在地社區經濟?又或者將這筆經費用於其他計畫,或是直接發放給極端貧窮的家庭,讓他們自由支配使用,是否會是更好的選擇?

這些都是援助發展組織經常遇到的問題,也都需要組織從事更多的社會調查和方案評估,才可能找出答案。褚士瑩的說法或許過於簡化了這個複雜的議題,也不適合直接將「傷害非洲民眾」或「紡織業蕭條」這樣的帳全都算在公益團體頭上,然而公益團體以及善心民眾確實需要更多、更全面的思考,自己的善心或善行可能造成哪些影響?造成社會問題的原因為何?有效的工作方法為何?以及是否真的能夠達到初衷?


延伸閱讀:

我捐的舊衣,你收的回扣?揭開全球慈善二手衣貿易體系

當我們的二手衣再也無法倒給窮人,你會少買一點嗎?

捐出二手衣是幫助還是傷害?從一件 T 恤看非洲發展問題/苦勞網

徐 沛然

大學時期參與學生運動,就此發掘自己對社會議題的熱情。興趣廣泛,喜歡跨領域批判性思考。近期關注社會行動、貧窮與發展、社會企業等議題。曾任《苦勞網》記者,現為自由撰稿人。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