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Ost 週報 No. 55:國慶日,公民覺醒的第一課
今年的國慶日,人民一如以往聚集街頭,但,不是歡慶國慶、參加升國旗典禮,而是為了爭取還未實現的天下為公,升起公民旗,出席一場扎實的公民自我教育課程。
兩個月前,因洪仲丘案而成軍的《公民1985行動聯盟》(以下簡稱為1985),在成功號召二十五萬人上街、促成軍審法修法後,企圖由關心單一議題的短期組織,轉型為長期經營的公民團體,關心更多元的社會議題。國慶日當天,透過「十月十日,天下為『公』」活動,1985再次號召公民上街,宣告成立《公民覺醒》,組織轉型正式啟動。
街頭現場:畫面行銷添亮點,公民沙龍新嘗試[1]
配合轉型後「關注社會重大議題,推廣公民意識覺醒」的宗旨,1985定調本次上街為「公民教育課」[3],整日活動可依時間區分為兩階段:
上午,透過升公民旗達到集會人潮高峰,以人數吸聚記者,透過布條大合照等方式讓主要訴求有效現身於各家媒體;下午,隨著人數漸減,1985順勢將目標族群由外轉內,由面對媒體回歸公民自身,透過公民與社運團體面對面交流的議題沙龍,進行公民教育珍貴的第一課。
已是第三次組織街頭行動,1985本次的行動已可看出漸趨成熟的操作,但也不乏實驗性的新嘗試:
-
「畫面式」行銷操作:升公民旗時「旗隊列隊入場」、「降兩黨旗」不只為現場帶來呼聲高潮,具有亮點的畫面也成為眾家媒體的鎂光燈焦點;而從立法院升旗現場轉移至中正紀念堂時雖流失大量人潮,但透過圍聚階梯的攝影構圖,為1985繼八零三的手機螢光海,再次創下新的媒體名畫面。
▲1985善用「畫面式」行銷,成功登上各主流媒體版面。
〈圖片來源:蘋果日報〉
-
「象徵性」訴求:本次活動以「下修公投法門檻、下修罷免門檻、下修不分區立委及政黨補助門檻、重啟服貿談判」為四大訴求。前三項訴求直接牽涉當權者既得利益,1985也直白說明立委必將無動於衷,但採取此種象徵意義較大的訴求,除了揭示「還權於民」的公民覺醒宗旨,也因此係各大社運團體的最大公約數,讓1985取得與各社團合作的先天良好基礎。
-
「實驗性」公民沙龍:以「核能議題」、「土地正義」、「黑箱服貿」、「人權與監聽」、「憲法與公民權」為主題,進入下午場,1985邀請綠盟秘書長崔愫欣、司改會執行長林峯正、台權會執委賴中強等專家學者,將現場公民帶到自由廣場的不同角落,進行面對面的各議題交流。此階段各組人數約莫餘數十人,各專家得以各自擅長的方式,沒有時間壓力地,或漫談、或帶領對辯,讓公民建立各項議題的基礎知識與爭點理解。
-
「具體化」後續行動:訴求短期達成可能性低、實體公民沙龍成本高不易持續舉辦,「這次上街後我可以做什麼?」成為公民心中的疑問。對此,1985在現場及活動後的公告,都清晰表達近期計畫:「建置公民覺醒網站、公民運動人力銀行」。藉由g0v的技術支援,為社會議題提供討論、資源媒合平台,將戰場再次拉回1985發跡的起點:網路世界。
各界評論:質與量的爭論,凸顯資訊空缺
挾著前次號召二十五萬人上街的紀錄,「1985能否繼續保有高度影響力」為各界所關注。若以「量」為影響力判準,本次上街人數僅二萬餘[2],公民沙龍場次甚至僅留下百餘人,實體動員人數的影響力的確在下滑;但筆者私自認為此次活動既屬1985轉型為長期組織的第一戰,「質」的評估或許是更重要的。
▲人數成為PTT鄉民的關注焦點,但活動品質也應是不可忽略的評估標準。
〈圖片來源:PTT八卦版〉
如筆者在NPOst No.52週報所談,當組織目標從為單一、短期社會事件發聲,轉化為多面向、長期的公民參與推動,1985勢必得開發出「上街遊行以外」的經營模式。本次國慶雖仍為上街型式,但已見其與各社運團體接線(即使後續合作模式尚不明確,本次活動至少已展現1985有能力串聯線上重要議題的核心組織及人物),也在議題沙龍中顯現促成公民理性討論的企圖心;雖然參與人數少,但如這篇、這篇鄉民心得,實際參與沙龍的公民回饋近乎一面倒的好評,筆者個人認為,就「組織轉型」的角度來說,算是跨出成功的第一步。
又,針對公民沙龍「去現場的人皆稱品質好,未出席者皆以人數稱活動失敗」的現象,相當程度凸顯出1985在資訊推播上的空缺,不論是活動前或活動後,官方粉絲團皆無沙龍相關宣傳或紀錄,影像、錄影、文字皆無,這讓活動整體「公民教育課」的實質形象難以觸及未到現場參與的公民,至為可惜。
除了資訊紀錄與推播尚有改進空間,網路上另有活動行政過於鬆散、內部前成員爆掛的負面評論,同時,1985的品牌強度仍遠大於公民覺醒,未來鼓勵公民關心議題時1985是否本身會帶有立場(如本次公開反對服貿協定),抑或僅作為中性、中立的討論平台……這些都是1985仍待改善、解決及思考的議題。
作為「網站平台、上街遊行」虛擬及實體策略交錯使用的新世代公民團體,1985在國慶日的第一堂公民覺醒課交出了值得稱許的成績單,未來,他們將如何為多元歧異的台灣公民調配新教材、教法?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NPOst 每週會整理台灣 NPO 的重要動態跟焦點議題,若你想提供資料,請寄到 npost.tw@gmail.com,標題註明「NPOst 週報」。
[1] 本段感謝活動參與者Jason Hou接受筆者訪問、提供資訊。
[2] 向中正一分局提出的集會遊行申請即以公民教育講座為目的,活動全程所有講者皆被稱呼為「老師」。
[3] 關於人數的估計,各家報導不一,新頭殼報導人數為兩萬,蘋果日報則稱有六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