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你的痛苦耐受度,選對時機再做決定

 

編按: 

生活充滿了太多辛苦,社會上傷心痛苦的事也太多。本篇訪問馬偕醫院臨床心理師陳淑欽,解析一個人若懂得訓練自己的「痛苦耐受度」,對生命與未來將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

 

「重複輕生的個案在情緒突如其來時,不知道自己的情緒是怎麼一回事,通常會害怕,覺得『又來了』,」在馬偕紀念醫院自殺防治中心任職 8 年的臨床心理師陳淑欽指出,「但若是學會記錄、監控自己的情緒與行為之間的關聯性,就不一定要用住院或是完全逃開(自殺)來處理。

馬偕紀念醫院 2005 年成立自殺防治中心,隔年引進美國發展的一套「辯證行為治療」,針對重複自傷、自殺或高危險群的病人可能會有「表達憤怒」與「情緒處理」的困難,採取「push 你去學壓力處理技巧」的方式,讓個案度過情緒滅頂時的淹沒感。

個案盼盼在參加過一年的辯證行為治療後,投稿分享,學會體察情緒,並運用心理師所教授的技巧,無論是自己思考問題或如何執行目標都更明確而清晰。他寫道,在學習的技巧中,「痛苦耐受」教導危機處理及接受現實的方法,他最常使用「想想優缺點」。比如蹺課前,先分析蹺課的優缺點;遇上感情困惑,先思考這人值不值得喜歡。而「情緒調節」則協助他認識不同情緒與其對應的生理反應及引發的表達行動,先核對情緒與事實之間的真實性,再決定要採取什麼行動因應。

臨床心理學研究顯示,訓練痛苦耐受度也就是學習判斷「我現在做這個決定是最好的時間嗎?會達到長遠的期待嗎?」也許很多人當下的衝動就是要脫離現狀所給予的壓力,但若是當下採取了極端的行動,就要想清楚長遠的生活目標是否可以達成,在辯證之中,心理師會幫助個案同步思考。

陳淑欽進一步說明,訓練痛苦耐受的技巧其實是指「你很想要做一件事,但做了之後可能會造成長期的負面影響,所以需要學習忍受直到能讓思考來做決定,而不是用情緒來做決定。

她舉例,可能有個案當下因情緒強烈而自殺,然後中間後悔了求救,在這段來回過程中,生活卻有可能因為這前一個「自殺」的決定而遭受更多困難,「可能住院時工作掉了,或是遭受更多干擾式的關心。」

「有的人很難講出來,但我不覺得有人會沒有長期目標。」陳淑欽說,心理師的主要工作,就是幫助個案釐清目標,特別是陷在痛苦情緒中很久的人。有時個案會說「就是不知道目標」,陳淑欽就會提醒他先不要把目前的生活毀掉,再慢慢尋找未來。

曾有個案談了很久很久仍說不出目標,最後才用很小的聲音說,可能可以快樂一點嗎?「這也是目標啊。」陳淑欽協助個案釐清,如果之後的想望是「快樂一點」,「那現在就不能製造太多未來會讓你生活有麻煩的事。」

人在情緒下的衝動反應,可能都會讓未來的痛苦增加。回歸現實面,陳淑欽提醒,人在壓力下可能會希望「現在就要馬上快樂一點」,但同時也需要有足夠的理性來分辨「現在不能持續累積未來的痛苦,所以要先有技巧來忍受一些東西,接下來才能慢慢享受生活。」包括常受患者排斥的藥物,其實也是協助情緒穩定,回歸生活常軌的一種方式,如果醫生判斷有服藥需要,陳淑欽建議與心理治療雙管齊下,「學會如何掌控情緒後,往往也就可以討論減藥。」

一般社會大眾可能比較難像專業心理師一樣,重複傾聽個案同樣的問題,或是一聽到想要尋短就嚇到了,在社會的保護網不夠細膩、專業時,有時個案待在熟悉的社群中本身就是種壓力。

也有個案分享,說自己常被周遭環境指出「就是不夠努力」、「就是在裝病」、「一定是有業障」等。站在第一線守衛個案的陳淑欽不忍的說,單一化的歸因是危險的,當大眾以為找到一個簡單的理由,就能快速「解決」問題,其實並非如此容易,「當個案無法防範社群持續的壓力,再加上這些強加的罪惡感,就足以使人崩潰」。

陳淑欽提醒,生活在個案身旁的人,需要知道他已經在努力,只是努力的效果不會那麼快出來,但還是持續在努力中。一般人也許無法給予專業協助與分析,但至少可以做到「聽他說就好」,或是若判斷有危險性,「就堅持一定要他就醫,讓專業介入,我們就是他們的後援。」

 

延伸閱讀:幫助想輕生的他,你能做的比你以為的更多

白宜君

曾任《四方報》、日報記者,關懷異鄉人、非營利組織與地方情感認同。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