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人社區經營協會(上篇):用教育,修補新移民破碎的心
「如果重新選擇,你會願意嫁來台灣嗎?」
『不會。』『不願意。』『怎麼可能……』『根本是被騙來的……』
伴隨著怎麼也止不住的淚海,三十位新移民,沒有例外的,表達了她們當初選擇嫁來台灣的懊悔;但此時的她們,也已回不去祖國了。
成立近十五個年頭,海口人社區經營協會在屏東東港地區挖掘了無數新移民的辛酸故事,並以最包容的心,為新移民(舊稱外籍新娘[1])及新移民的子女、丈夫、婆婆公公,提供全方位的教育及照顧服務,一點一滴地,彌補新移民下嫁台灣後,破碎的心。
遠渡重洋到台灣,心,為何而碎?
民國八零年代末、九零年代初,隨著「台灣錢,淹腳目」的口號遠揚國際,大量錢潮與商機湧來,一批批從東南亞,尤其是印尼,遠嫁來台的外籍新娘也跟著浪潮落腳屏東東港。
懷抱著當台灣富家子弟少奶奶的夢想,一生中應該是最浪漫的大喜之日,卻瞬時成為無數印尼新娘們夢碎的時刻……為什麼?從這位海口人照顧的印尼新娘的例子可以窺見一二:
「『妳要嫁的這個老公很好,住的房子很大、有冷氣、有車子。』……我過來的時候,仲介是這樣信誓旦旦的跟我掛保證的。」
但事實呢?
來到台灣後才知道,這位台灣老公的確有車,但卻是幫老闆開的車;的確有住的地方,但卻是很大的工廠「旁邊」的警衛室;警衛室中的確有冷氣,但卻是終年故障、無法使用的……從少奶奶變成警衛妻,這要正值青春年華的外籍新娘情何以堪?更殘酷的是,這不是個案,是八零年代末下嫁台灣的外籍新娘們,共同的辛酸記憶。
利用對台灣經濟起飛的片面印象,婚姻仲介編織瞞天大謊,把漁夫、守衛丈夫包裝成富有台商來賺取媒合酬庸,而誤上賊船的外籍新娘礙於當初風光出嫁台灣的情面因素[2],也不敢回國或回報家人。但同時,這批漁夫或守衛丈夫的經濟能力、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外籍新娘努力適應異國文化、語言時,也需要出外工作並兼顧家事,並隱忍丈夫酗酒或家暴的習慣──生存、婚姻、工作等種種壓力襲來,讓八零年代末的東港外籍新娘,幾乎都擁有一段以淚洗面的共同記憶。
用包容與教育,海口人逐步彌補破碎的心
那,海口人又是怎麼與「新移民」這個族群相遇的呢?
民國八十九年,曾鴻志牧師成立海口人社區經營協會之初,其實是以推動東港「在地成人」的教育為主要宗旨,包括民國九十年成立婦女書院、九十一年成立社區大學等;但,從一次東港鎮長的短期計畫請託後,意外地,新移民成為海口人往後十數年的服務核心。
▲海口人創辦人曾牧師談起,十多年來與新移民家庭的緣分與互動。
階段一 >> 服務對象為「新移民」
「我想請你幫東港這邊一群新面孔,辦一場母親節活動。」
~東港鎮長
民國九十年四月,一通來自東港鎮長的電話,開啟了曾牧師與新移民的緣分。鎮長主動提及,「新移民」在東港的人口雖然逐漸增加,但不論政府或民間都未有專責單位為她們謀福利或辦活動,鎮長希望透過海口人的在地資源與人脈,讓這群被忽略的年輕東港新娘、東港媽媽,也能過一個溫馨的母親節。
於是,認真的曾牧師在鎮長的特准下,開始勤跑東港分局外事組,研究東港的新移民背景並進行大量家訪,這才挖掘出一個個新移民背後被騙來台灣、辛苦生活的故事──這,堅定了曾牧師「鼓勵新移民從家中走出來、參加活動、融入東港」的決心。
五月初,在鎮長牽線的私人基金會三萬元資助下,海口人籌辦的歐式自助餐、卡啦OK母親節活動順利落幕,但對曾牧師來說只是個開始,藉由婦女書院的籌備會場合,曾牧師開始主動向縣政府爭取新移民的權利與福利,並在同年底取得縣府的十萬元撥款,籌辦《外籍新娘生活適應輔導班》,每年舉辦三個月共十二次的課程,輔導新移民適應台灣風俗習慣、文化差異,也教授彩妝、網路、台菜烹飪、親子溝通等技能,並搭配「通譯人員培訓」增進新移民的語言及工作能力。
階段二 >> 服務對象轉化為「新移民家庭」
「但,我卻越做越覺得不夠。」
~曾鴻志牧師
適應班十二堂課,對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新移民生活改變太微小了,民國九十三年,在與縣府的強力爭取下,海口人在東港成立第一個服務新移民的常設機構《外籍及大陸配偶家庭服務中心》[3]。匯集四個社團,負責東港七個鄉鎮(新園、琉球、東港、崁頂、南州、林邊、佳冬)及兩個山地鄉(春日、來義)的新移民生活問題,在社區中挖掘新移民的困境,並協助轉介資源加以解決──自此,海口人的服務對象從新移民個人,擴及新移民整個家庭;從間歇的課程,轉化為常設性服務。
然而,問題卻開始逐漸浮現:由於海口人沒有配置社工,縣府把服務中心定位在「轉介單位」,海口人收到個案後轉給家暴中心處置,結案;但對曾牧師來說,怎麼可能滿足於此?家暴中心的處置往往遠水救不了近火,案主就在社區內,結案後海口人仍持續關懷案主。這樣的舉動引來家暴中心「管太多」的反彈。為了治本,甫從神學院畢業的郭慈愛牧師娘,決心一起坐上海口人這艘不斷進化的船,以身作則修習屏科大社區學分班,進而花四年時間取得屏科大社工系的資格;同時透過外籍配偶照顧輔導基金的資金補助,海口人終於解決沒有社工員的問題,除了轉介,得以進行更完整的個案服務。
階段三 >> 服務對象擴及「新移民的子女」
「新移民的小孩特別調皮、作業不寫,是我們很大的困擾。」
~任職東隆國小的老師
民國九十七年,在多元就業方案的配合下,外配中心一年的個案訪視量已達到一千兩百戶,東港四千八百個新移民約三、四年會輪訪一次;其中,一年會真正開案輔導的約有六十案。曾牧師特別強調用「實際家訪」取代「電話訪問」,克服電訪時丈夫、婆婆在身邊不敢說真話的問題,並在面對面的談話中建立和新移民個案的信任關係。
大量的個案家訪經驗,及東隆國小老師們的回饋,讓曾牧師發現:許多新移民媽媽、漁民爸爸都不識字(有些漁民爸爸還會酗酒!),阿公阿嬤在教育上又使不上力,讓許多聰明的新移民小孩回家後只能對著電視發呆,陷入課業越來越跟不上的輪迴。
秉持著「發現問題,就不能視而不見」的態度,九十六年七月,曾牧師在地檢署主任夫人的協助下取得緩起訴處分金的經費,開辦《兒童課後輔導照顧服務》,每週六下午一點到五點、每週二到五下午四點到八點,新移民可以安心的把孩子們留在海口人協會,寫作業、與同齡朋友交流……注意到了嗎?照顧服務的時間會持續到「晚上八點」,這意味著,海口人甚至會免費提供晚餐給孩子們!讓新移民孩童免去爸媽因工作晚回家受飢的困境。目前服務量雖已達五十人、形成協會一定的經濟負擔,但「提供晚餐」、「孩子們成長過程不可以挨餓」仍是曾牧師多年的堅持。
階段四 >> 服務對象延伸至「新移民的公婆」
「當公婆還是稱媳婦叫『外勞』,新移民怎麼可能真正認同台灣這塊土地呢?」
~曾鴻志牧師
長期耕耘新移民、新移民子女的教育與照顧服務,兩年前,曾牧師又一次對海口人進行反思與檢討,也又一次開啟了海口人新一階段的服務冒險旅程:曾牧師發現,因為時常站在新移民方爭取福利,與台灣丈夫、台灣公婆對立,海口人的評價在東港參差不一;尤其許多新移民的公婆到現在還是會有「我的外勞媳婦啊,管不住啦,總有一天錢賺夠了就會拋棄丈夫、小孩偷跑了啦!」的刻板觀念。
這些話,總像是一把把刺刀刻在新移民心上,叫人情何以堪,下嫁台灣十餘年,依然被認為是外國人,是隨時會逃走的外人。為了更實質的改善新移民的處境,海口人決定將教育與服務的對象擴大至「新移民的公婆」,進行社區宣導、老人訪視、每週三開設《老人健康促進活動》,每週協助老人加量血壓、做體操之餘,也安排課程,解釋新移民的國家習俗(例如:為什麼新移民一天要洗四次澡?[4]為什麼越南籍新娘的日常服飾那麼貼身?[5])。自民國一百零一年起,甚至開設了《東港鎮樂齡學習中心》,每週二、三、五固定開設的課程中,也邀請社工系的老師納入多元文化的教學內容,利用長輩對博士、教授尊敬,推展對新移民應有的尊重態度。
一次又一次,從孩子的課後輔導、太太的生活適應輔導班到公婆的樂齡學習,海口人證明了:利用教育,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將東港改變為一個對新移民更友善的城鎮。
看到了問題,你,怎麼忍心視而不見?
在採訪的過程中,聽著曾牧師平靜地口述不同階段海口人的服務進化,不禁想問:在十數年的努力中,海口人必定碰過許多困難,為何曾牧師能有這樣的毅力與決心堅持下來,並保持著擴大服務的動能?以企業來說這尚且不易,更何況是經濟、人力資源都更貧濟的NPO?
「困難……當然也是碰過很多……但看到了問題,怎麼可能視而不見呢?」
「當你看到當年救助的小朋友,在協會逐漸長大、放下叛逆,真心的呼喊你『爸爸』……一切的辛苦,我知道一切是都值得了。」
深吸一口氣,用這兩句話做為起頭,曾牧師緩緩地談起海口人這幾年的經營困境、財源危機、艱困抉擇,以及讓他支撐下來的,那些可親、可愛的人事物。這段令人動容的故事,就留待海口人採訪記錄:下篇,來為大家揭密囉!
[1] 民國九十二年起,在婦女新知基金會的倡議下,「外籍新娘」這個稱呼逐漸正名為「新移民」,截至今日,縣市政府社會局、移民署等政府網站皆以新移民、新住民來稱呼此族群。
[2] 民國八零年代末嫁來台灣的印尼女子大多是華僑,生活水準普遍高於印尼土著,甚至許多是大小姐;嫁來台灣後,更顯出與原先生活的落差。
[3] 與海口人共商後,屏東縣府決定在屏東成立四個「外籍及大陸配偶家庭服務中心」,分別位於屏東、東港、潮州、恆春,並由海口人負責東港區的經營。
[4] 由於越南氣候悶熱,當地人一天會洗四至五次澡,並非如長輩們所想,是新移民「故意浪費水」。
[5] 越南女生的傳統服飾「襖黛」即是貼身、類似旗袍的款式,並非如長輩們所想,是新移民「故意穿的火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