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 億會怎麼花,你知道嗎?──長照預算全民盯,不做血汗移工島

 

2016 年,是新政府即將上臺的一年,也是臺灣 65 歲以上高齡人口首次超過 15 歲以下幼年人口的翻轉元年。人口比例的老幼翻轉,顯示臺灣勞動人口越來越少,而扶養老人負擔比例則越來越龐大,極需有效能的社會福利出口。

自 2007 年通過的長照十年 1.0,一路令人無感的走到接近終點,階段性的成功是讓 48 萬的失能長者中,有 8% 得到照顧服務(居家照顧服務人數約 4 萬人、日間照顧約 2600 人、家庭託顧 258 人),即將推出的長照 2.0 要如何令普羅人民有感,是新政府長照政策規劃與執行能力的一大考驗。

1463170_588205631233288_1695904164_n

圖片取自 TIWA 粉絲專頁

自選舉期間,國民兩黨候選人不斷就長照預算財源爭辯,然而,「預算的爭辯是選舉攻防的事情」。臺灣社會福利學會政策部主任王兆慶直言,在選舉語言中,「錢」是最令人敏感的議題,所以雙方陣營不斷就錢多錢少來吸引民眾眼球,以「精算」除到每個人身上可以分得多少來爭取認同。但對於第一線的社福團體而言,「平均每人」可從長照獲得多少錢只是政治話術,能不能把資源投在刀口、有沒有浪費公帑,才是大家對於國家財政最大的擔憂。

蔡英文當選,代表長照財源正式確認,以房地合一稅及贈與稅為主的稅收制勝出,政府所規劃的一年預算 330 億比現在的 50 億要多出 280 億,這筆錢要怎麼花?「我們應該可以開始問細節了」,王兆慶指出,民間團體有幾個版本的猜測,其中,外勞與家庭照顧者的喘息服務應該要列為經費支出的大宗。

24 小時待命移工拖垮長照品質

「長照十年 1.0 最讓大家詬病的事,就是雙軌制:用外勞不能用長照、用長照不能用外勞。」臺灣成為血汗移工之島的主因,在於用移工 24 小時待命照顧失能長者,「大家認為外勞便宜、好用,其實應該正名為『方便濫用』」。

臺灣依賴移工照顧家戶內老人的比例逐年提昇,現有近 22 萬的家庭看護移工,分擔掉臺灣幾乎一半的失能長者,而長照政策卻看不到這 22 萬家庭的需求。

然而,不依賴政府支援,「24 小時移工吃到飽」的長照模式值得信任嗎?王兆慶坦言,照顧老人是勞力密集的工作,但家戶內的移工照顧難以被看到,「看到的時候又會覺得她很閒,再分派其他家務勞動」,讓服務老人所需的專業度難以成為主流需求,反而讓「品質很粗的照顧系統」占據大部分的照顧市場。

1911252_625210070866177_888843107_o

圖片取自 TIWA 粉絲專頁

喘息服務應列為經費支出大宗

另一方面,如今不聘僱移工、不送養護機構,由家庭成員自行照顧的失能長者,大約有 15 萬戶, 15 萬戶的政府支持系統在長照 1.0 版本中,只有一年最高 21 日、一日最高 1200 元的喘息服務補助。

「喘息服務」意即直接派合格的照顧服務員到你家,接替照顧工作,讓每天照顧失能長輩的家人可以有「暫時喘口氣」的機會。王兆慶表示,一週一天的喘息休假也許無法一蹴可幾,但透過預算投入、訂立執行方向,起碼是一個新的、善的照顧模式,改善勞動現場沉痾已久的困境。

在家人因為不捨或沒有其他資源協助而只好自己辭掉工作、自行照顧、陪伴失能長者的循環中,政府需要關注的不單單是現行的喘息補助太少,更應關注的是「臺灣社會需要扭轉以家庭為中心的照顧文化」。

3559959656_afbcab8e86_o

王兆慶提醒,臺灣傳統價值觀強調「照顧家人、不假外求、孝道立國」,在大家族緊密繫帶已經斷裂的現代社會之下,輕則家人難以走出長期貼身陪伴、最終面臨死別的失落,最糟糕的結果還落入「家人虐待家人」的惡性循環,甚至「家人殺掉家人」才能解脫的社會悲劇。

「老人對於專業養護的需求認定與抗拒是在其他照顧中看不到的。」同時關注兒童托育與老人照顧的王兆慶就實務經驗提出比較,表示大部分的人都會同意兒童需要專業的照顧與學習,才能妥善成長,且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每一個階段都會因為孩子的成長而得到成就感與滿足感。

反之,臺灣社會的老人習慣性會說「我不需要、我要在家」,子女則普遍認為對外求助是一種「不孝」與「家醜」,再加上「可以完全外包的移工政策」,種種文化與政策限制,讓真正的需求遲遲在各別家戶中若隱若現,難以討論,「也讓民眾對於長照政策的發展沒有關切、沒有認同」。

2724430853_eb63ea6843_o

對於有失能長者的家庭而言,不論是選擇聘僱移工,還是家人自己照顧,「喘息服務都是馬上能讓民眾有感的政策」。也許比照居家服務員的模式,一般使用者自付 3 成費用,7 成由政府補助,讓家人跟移工都有更多喘息空間,也讓本籍照顧服務員有更多工作機會,達到良性循環。

「長照將是所有稅收制社會福利中,最巨大的一塊預算。」王兆慶呼籲,人民需要真的關心預算落實,甚而讓長照成為日常生活中都會談到的話題,「需求被召喚出來,政策才下得去,人民才會真正有感。」


NPOst公益交流站4月選書

 

《北歐經驗,台灣轉化:普及照顧與民主審議》
國內托育、長照、就業問題的最佳解決方針

執政者安老托育的社福政策錦囊妙計

本書作者群對於北歐經驗的省思
沉澱為「托育、長照、就業三合一政策」
預設為未來二、三十年間我國育幼養老的棘手問題提供錦囊妙計

-購買4月講座知性票,即可於入場時獲贈一本-

  • ● 編著:劉毓秀
  • ● 出版社:女書出版
  • ● 發行日期:2015年12月25日
  • ● 馬上購買

NPOst公益爆米花4月講座

  • ● 時間:4月25日(一)19:00-21:00(18:30即可入場)
  • ● 地點:社企聚落(台北市大安區金華街142號) (捷運東門站4號5號出口步7分鐘)
  • ● 講者:
    劉毓秀|台大外文系教授、普及照顧政策聯盟召集人
    吳玉琴|民主進步黨全國不分區立法委員
  • ● 主辦單位:NPOst公益交流站
  • ● 協辦單位: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社企聚落、生態綠股份有限公司
  • 活動報名網址
  • FB粉絲專頁活動頁

公益爆米花34-活動cover03

 

白宜君

曾任《四方報》、日報記者,關懷異鄉人、非營利組織與地方情感認同。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