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就考上,社工學生的考照與專業之路?

0
photo via I-Ta Tsai@Flickr, cc License

 

(本文為匿名投稿)

還記得大四那一年,看見系上貼滿了學長姐考上社工師的紅榜,彷彿回到高三的那一年,即將畢業的我,還不確定要不要當社工?要當哪個領域的社工?我的能力真的夠了嗎?似乎都得戰戰兢兢的準備「社工師考試」,因為大家都說:「趁你剛畢業就趕快去考,比較好考上!」、「考上社工師,你才能去醫院、學校當社工,未來進入公部門才有機會考公職社工師,薪水才會比較高。」

好想問學長姐,怎麼考上社工師?

同學們開始揪團報名補習班、團購函授教材、組讀書會,如果沒有這麼做,彷彿就是確定了你將來不會走向社工之路。因此,我開始規劃讀書進度、寫考古題、詢問學長姐的考試經驗、與同學們組成考試支持團體,希望這些努力可以換來一張社工師證照。

準備考試的那段日子,我與同學經常站在滿滿的榜單前,看著榜上學長姐的名字,不禁感嘆,多麼希望幾個月後我們也都榜上有名,好想詢問學長姐如何考上社工師?申論題要怎麼寫?要寫得精采豐富,還是精簡扼要?研究法會不會很難?沒有做過實務工作,直接服務寫得出答案嗎?

考試當天,拿著補習班在考場外發的考前猜題惡補了一下;打開試卷,沒想到有幾題被補習班猜中了,有幾題我在寫考古題時也看過,但有更多題是不知道從何作答,寫到申論題時更是滿頭大汗,我天馬行空的想像著個案的模樣、我會如何制定處遇計畫?又該如何將理論結合唯一的實務經驗—實習,我彷彿是個小說家,個案的生命、家庭、處境、需求、資源連結……都來自於我的想像,一篇洋洋灑灑的故事完成,還讚嘆自己掰得不錯!

¦Ò³õ°t¸m¹Ï

photo via I-Ta Tsai@Flickr, cc License

三天的考試結束,步出考場的那刻,我覺得脖子僵硬、手腕痠痛,心想「這次應該是考不上了吧?」等待放榜期間,總是有著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期待考上後就可以脫離考試的苦海,但又害怕沒考上得再次進入準備考試的循環,帶著這樣的焦慮直到放榜的那一天……

「恭喜您錄取專技高等考試社會工作師!」看著考選部網站的恭賀訊息,我先鬆了一口氣,我終於不用再為了考這張證照花大筆報名費和這麼多的心力了,此時,電話、簡訊、臉書開始湧入各式各樣的祝福,隨著跟大家道謝的次數增加,心中的空虛感也不斷湧上,只能說「我是幸運考上的啦!」,再趕緊發個文滅火「我其實才剛開始練習會談,團體也不太會帶,紀錄更是寫得零零落落,很多技巧根本都不純熟,『社工師』這個頭銜真的是不敢當。」我感到五味雜陳,明明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情,但我卻開心不起來,證照明明是要證明我的專業,但我卻需要澄清我一點都不專業。

證照一定代表專業嗎?

我開始思考,我為什麼需要這張證照?我修這麼多符合考試資格的學分是為了什麼?修過這些課程、考上這個證照,真的代表我成為一個「專業的」助人工作者了嗎?這真的是我大學所學知識所整理出來的結果嗎?我甚至懷疑自己根本就是個考試機器。

拿著這張證照,我感到很心虛,考試考的題目我明明都不會寫,案例也都是掰的,「助人」到底是什麼?我真的可以助人嗎?但另一方面又想,即便會談、團體、記錄我還不太會,可是對助人的熱忱我絕對有自信、對社會的改革我絕對有熱情、社工要與弱勢站在一起我絕對想做到,可是這代表什麼呢?這考試沒有考啊!到底是什麼讓我考上了?我憑什麼拿到這張專業證照?我的專業是什麼?是考試、念書、理論嗎?社工的專業又是什麼?是技巧、價值、理念嗎?

徬徨地站在自己的榜單前,想起當初的自己,一心只想著詢問學長姐如何考上社工師,而不是詢問學長姐如何當一個社工、如何實踐的他的助人專業?如果我是先思考社工是什麼,如果有人跟我討論這張證照代表什麼,如果我先看到自己想成為的社工樣貌是什麼,如果我花更多時間去追尋我想要的社工專業,那我是不是就不會感到這個心虛和無力?我覺得我對社工專業的認同,被證照考試的內容給混淆了。

社工人都說莫忘初衷,當初選擇社工系是想要學習如何助人,達成可以幫助別人、回饋社會的夢想,但是在我拿到社工師證照後,我感到困惑,這張證照好像窄化了我對社工的夢想和想像,讓我離助人越來越遠了,我現在真的有條件、有能力、更勇敢地去做夢嗎?我不想當個考試機器,但不可否認我當初真的想得太少了,當考試綁架了教育,限縮了社工學生在養成教育中的多元想像,社工除了考試、書本裡的那些領域,我還有哪些創意去開創社會工作的可能?我還能做什麼樣的社工夢嗎?如果我想做一個不同於考試、書本裡的社工,我還是社工嗎?

無關證照,但依然有力量

拿到證照的這刻,我就清楚知道,這張證照不等同於我這個畢業生具備的專業能力,然而,我又該如何重新建立對這張證照失去的專業認同?社會工作教導我們「人在情境中」,我想要真誠的陪伴和同理每一個獨一無二的生命,去理解他的處境和限制,但我要怎麼培養這樣的助人價值?我想要看見這個社會結構所帶來的壓迫、改變不適的政策與法規,但我要怎麼樣進行政策倡議與社會運動?社工專業的本質應該回歸到我想當一個什麼樣的社工,從中培養自己的能力、價值、信念,做一個有生命力、有社會性的社工。

拿到證照的這刻,我也猜想它應該有機會為我帶來更好的薪資條件吧?然而在目前的社工界中,卻只有公職、醫院、學校等領域有較好的薪資水準,原本期待拿到證照,可以讓我有更多條件去追尋夢想,且帶來平穩、充裕的生活,然而,在多數民間單位、偏鄉、社區中,證照的考取並未反映在薪資條件上,我明白自己要去努力創造更高的價值,也了解當初選擇這條路就不是為了賺進大筆財富,但是當我面臨攸關於經濟、生存等務實的考量,我卻好像只能選擇繼續考公職、進入特定的工作領域,當證照只有在某些領域中才重要且帶來薪資條件的提升,卻也限縮了我的未來出路、狹隘了我的夢想

我並非否定所有考取社工師證照的人沒有足夠的專業能力,也不認為證照是「要」或「不要」的二元對立,但是如果我在考取這張證照之前,我可以多思考社工專業對我的意義、看見證照綑綁住社工的養成教育、工作權或是資源,是否在我面臨證照與專業之間的拉扯時,可以更有勇氣和力量去做我想做的社會工作?幾次考上社工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去意識到當我帶著社工師頭銜去做社會工作,我能不能做出無關證照但依然很有力量的社會工作,並進而質疑這個社會結構和制度所帶來的綑綁和限制,一同與在「社會」中「工作」的每一個人,創造更大的生存空間和無限可能。


延伸閱讀

  1. 已經離開社工界的我,提醒自己勿忘初衷
  2. 一個社工員10多年的心得──我應該,所以我能夠!
  3. 《我往那裡走,因為那裡看不見路:我的十年社工小革命》── 社區社會工作貼身紀錄
  4. 實習行不行?如何培養「對」的社工 | 滕西華vs. 莊耀南
  5. 基層社工無力攀爬的神魔之塔─談「社工師證照」制度

作者介紹

NPOst 編輯室

NPOst 公益交流站,隸屬社團法人臺灣數位文化協會,為一非營利數位媒體,專責報導臺灣公益社福動態,重視產業交流、公益發展,促進捐款人、政府、社群、企業、弱勢與社福組織之溝通,強化公益組織橫向連結,矢志成為臺灣最大公益交流平臺。另引進國際發展援助與國外組織動向,舉辦實體講座與年會,深入探究議題,激發討論與對話。其姐妹站為「泛傳媒」旗下之泛科學、泛科技、娛樂重擊等專業媒體。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pos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