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孩子的「第二輪班」:課外活動中的階級、性別與社會界線(下)
文/輔仁大學社會學系石易平副教授
接上篇:〈台灣孩子的「第二輪班」:課外活動中的階級、性別與社會界線(上)〉。
將研究資料中調查的七項課外活動,進行二元邏輯迴歸分析後,根據統計結果,描繪出目前台灣兒童在課外活動中所形成的社會劃界如下:
音樂課:學鋼琴作為一種家庭地位指標
學習音樂,在大多數台灣才藝班的脈絡下,指涉的大多是兒童到音樂教室學習西洋古典音樂鋼琴的技藝訓練。由於鋼琴與其相關課程大多要價不斐,也因此「學鋼琴」竟然成為七項課外活動中,最顯著的家庭社會經濟地位指標。分析結果顯示,台灣上層白領子女學習過西洋古典音樂的機率,是勞工階級子女的兩倍,也是七項課外活動中,唯一顯著與家庭收入水準呈現正相關的課外活動。
換句話說,兒童在課外時間學習西洋古典音樂的經驗,隨著父母的階級地位、家庭的經濟條件、以及父母的文化資本,有顯著的影響。在台灣,音樂型的課外活動是家庭高社經地位的象徵。
藝術課:高教育程度母親的文化投資
書法與藝術課程的階級性和學鋼琴不相上下,可以說是中上階級白領父母偏好的才藝活動,尤其是高教育程度的母親,子女參與過這兩種才藝課程的機率,比起其他群體明顯高出許多。比較書法與藝術課程,發現偏好服從教養觀的父母,比較不會讓孩子參與強調自由創意的藝術課程;女兒參與藝術課程的經驗也顯著地高出兒子。
而書法,雖然是藝術,但也兼負著練習寫字的功能,是七項課外活動中唯一沒有任何性別傾向的課外活動。在這裡我們發現,除了階級,父母的價值取向,也明顯地影響著其子女參與哪種類型的課外活動,不僅僅是經濟地位的結構位置與資源,文化價值觀也左右著父母為子女選擇什麼樣的課外活動參與,同時影響了孩子童年的社會化過程。
性別社會化的展演 —— 舞蹈與棋藝課
舞蹈和棋藝是分析裡顯示最冷門的才藝活動,前者僅有 7.1% 的受訪學生有經驗,後者也僅 6.6%,有趣的是,偏好民主教養價值的父母也偏好讓孩子擁有這兩種才藝課程的經驗。除了晚近興起的雲門律動教室,在台灣大部分的舞蹈才藝課程,意指的是古典芭蕾舞或民族舞蹈的訓練,而棋藝則是同樣為中西文化兼備的內容。
值得注意的是,這兩項冷門才藝的性別隔離狀態十分明顯,男童參與舞蹈課程的機率僅為女性的 8%,但參與棋藝活動的機率卻是女童的 3.5 倍。大眾很容易將舞蹈訓練中的芭蕾舞蓬蓬裙,與傳統的女性化氣質連結,但下棋與雄性氣質的關係為何?
筆者觀察坊間棋藝課程的廣告詞彙,發現這類活動經常標榜訓練孩子的數理邏輯能力與策略分析能力,甚至延伸到未來職場與教育制度中的競爭優勢,在後續的分析也發現,棋藝課程很明顯受到中上階級白領母親的喜愛,這類強調競爭與邏輯的能力,也的確呼應了父權制度中肯定的男性雄風。
結果顯示,中上階級秉持民主教養的白領母親,有明顯較高的機率將兒子,而不是女兒,送到棋藝班進行校外學習。可見,舞蹈與棋藝的才藝學習,可以說是台灣兒童性別氣質社會化的活動之一。
體育課:跨越社經地位的男孩活動
和其他課外活動不同,體育類的課外活動參與模式,幾乎不涉及家庭社會經濟地位、文化資本、甚至是教養價值的影響,在所有課外活動中,是最普遍且跨越階級界線,開放多元的一個活動選項。
但進一步分析顯示,台灣國小男童參與課外體育活動的機率,是女童的兩倍,台灣學童課外體育活動的參與模式,具有顯著的性別差異。其中,不知道是否因為父母害怕子女在體育活動受傷,或者因為台灣體育產業的不發達,身為長子與長女的孩童,甚至會降低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機率。
過去西方文獻對於體育活動增進學童身心健康、降低中輟比例,以及增進學生同儕歡迎度,甚至申請入學的相關社團經驗,皆持有正面的肯定,但由於台灣體育產業的型態與歐美國家不盡相同,並且在本份原始調查中並未詳細詢問受訪者參與的體育活動類型,也因此本文對於參與成本較高(例如高爾夫、網球等)或較低(例如棒球等)的體育活動,無從比較,留待未來研究者蒐集更細緻的資料,做進一步的探討。
電腦課:高社經學霸男孩的課外優勢
最後,讓人頗感意外地,國小學童的課外電腦課程,在本分析中呈現相當程度的階級、性別、甚至學業成績的界線。在分析「台灣學童總體才藝活動」的量時發現,國小成績越好、排名越前面的學童,其實是才藝活動相關經驗越豐富的孩子,換句話說,成績不好的孩子,很可能參與過的才藝活動也相對較少。
其中可能的解釋,就是我們的家長仍舊把國小學童的學業成績當作是子女的主要責任,才藝學習是一種額外的負擔,當一個孩子的學業成績不甚理想時,父母會傾向補強他的學業能力,而不是投資在他的才藝發展。
在這次的邏輯迴歸中,台灣學童參與課外電腦課程的經驗,也呈現類似的模式。在調查中勾選自己在班上排行前五名的「好學生」,參加過校外電腦課程的機率,是其他同學的 1.3 倍,男孩參加電腦課程的機率,是女孩的兩倍,而以藍領勞工階級為基底,其子女參與校外電腦課程的機率,隨著父母的階級地位(勞工階級、服務業、中產階級、中上階級白領)上升,也跟著提高。由此可見,台灣下一個世代的「數位落差」,不僅是階級的、性別的,更是以學業成績為區分的秩序。
當然,在現今的台灣仍有許多課外活動是這份資料分析無法涵蓋的,本文也無意進行全稱式的論述,但光是從這七種較為普遍的才藝活動分析來看,課外活動作為理解台灣當代家庭價值觀代間傳承,有其重要的研究意義,在學童才藝活動的參與「量」上,肯定了父母教養價值對國小學童活動參與的顯著相關,在不同活動的「質」上,發現台灣人在不同文化品味、性別社會化、甚或「好學生」的劃界思考。
翻轉課外活動:帶著孩子劃界或跨界?
又到了新學期的開始,眾多國小家長們或許也正在苦惱規劃新學年中,子女的課外活動與繳費。各位爸爸媽媽們想要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課外活動時間?在發稿之際,恰巧發生美國有線電視網「早安美國」節目主播 Lara Spencer,訕笑年僅六歲的英國喬治王子,對於芭蕾課的喜愛,說出「看看他能維持多久」的評語。
此舉引發超過三百名男性舞者,在時代廣場上跳舞表達支持與抗議,此位主播同時也在個人 IG 帳號上表達「誠摯的歉意」,並且表示:「不論芭蕾或生命中的任何事物,我相信我們都應該擁有自由地追求熱情的權利」並承認自己嘲笑對喬治王子的舞蹈熱愛是「麻木不仁」,在請教眾多舞蹈社團後, Spencer 承認:「我終於瞭解在這個時代,男孩需要多大的勇氣,克服難關,去熱愛學習舞蹈」
讓我們這樣翻轉才藝補習的思考:也許,我們不是英國皇室,但作為父母,丟掉效率式的思考,讓你的孩子成為王子,自由地追求他的熱情吧!
如同玩芭比娃娃的吳季剛,遇上了能夠支持他做自己的母親,從本文的分析出發,建議認同多元文化的家長或者青少年們,可以打破對才藝學習的個人式思考,以社會學的想像去突破自己家庭的舒適圈:選擇參與體育活動或許能夠提供給孩子,更多與不同社經地位家庭子女接觸的機會,若讓男孩能夠自在開心的學習舞蹈,或是鼓勵女孩嘗試理解棋藝與電腦相關技藝,也可說是對於現存性別隔離課外活動的挑戰。
在公共政策的結構面,更期待在我們的教育體制中,能夠致力打破階級的界線,讓課外活動不再只有商業化市場的選項,能夠提供勞工階級家庭子女更多、更平價學習各式才藝的管道,讓孩子自由自在的在教室外的時間與空間,尋找屬於自己的熱情與夢想,讓孩子做自己,不做性別,不做階級。在課後,在週末,在寒暑假時,期待新世代的父母,能以親子活動做為日常公民參與的橋樑,建立跨越階級性別界線的社區共生部落,共同尋求打破框架與界線的可能。
本文轉載自巷仔口社會學〈台灣孩子的第二輪班:課外活動中的階級、性別與社會界線〉, NPOst 編輯修訂。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