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孩子的「第二輪班」:課外活動中的階級、性別與社會界線(上)

文/輔仁大學社會學系石易平副教授

你是否曾在下午 4 點 10 分時,路過社區附近的國民小學門口?那是台灣大部分國小學童放學的時間。倘若你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在門口上演的劇碼,不單純是溫馨接送的親子團圓場景,還有更多,是急著招呼孩子搭上安親班大型遊覽車的補習班老師、父母雇用的課後保母,以及遛狗的外籍家務移工們,拉長身子在圍牆外等待。

觀察從校園邁步出現的小學生,肩頭上除了沉重的書包,幾乎男男女女都拿著另外一個,標誌著才藝安親班招牌的第二個包,他們排著隊,跟著安親班老師,從一個教育機構進入另一個教育機構:才藝補習班做為台灣孩子的日常,童年學習的「第二輪班」

Akshay Chauhan@unsplash

當教育成為一種較勁

近年來,東亞社會的非正式教育機構,由於教育競爭的白熱化、階級次文化的浮現,以及教養焦慮的升高,逐漸受到社會學相關研究領域的重視,包括南韓的 Hagwon日本的 Juku、台灣的補習班,中國的興趣班,甚至是亞裔美國家庭參與的「影子教育(類似台灣補習教育)」,逐漸成為家庭與學校制度角力的焦點。

在台灣,過去十年教養書籍出版蓬勃,教養指導書已成為書店展示中,新開發且受到肯認的一個獨立類屬(genre)。課外活動的教養元素與隨之而來的代間複製不平等,甚至是親子關係的緊張,更成為流行文化的題材,諸如:韓劇《SKY castle》、 台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或是日劇《下剋上受驗》等。然而,我們對於台灣國小學童的課外活動理解,仍舊十分有限。

CDC@unsplash

讓孩子參與各式各樣的課外活動,其實已經成為歐美社會中上階層的教養理想,美國學者早在 80 年代,就指出中產階級家庭將子女的課外活動當成是一種「嚴肅的事業」在經營,隨後 Annette Laureau 的研究,在分析中產階級密集母職的家庭生活日常形式時,也將此現象概念化為「精心擘劃(concerted cultivation)」類型,意思為:家長藉由日常生活中的各種互動,轉化為學習機會,意圖訓練孩子的學術與社交能力,進一步培養出有自信、習慣與大人互動的孩子。

隨後的研究也再度肯定了相關的論述,中上階層的家庭,藉由課外活動從小建立孩子秀異的履歷表,除了將自身的階級優勢代間傳承給下一代之外,更期待藉由課外活動,建立起孩子的自尊、自信與權威感,進一步鞏固他們在教育以及職場的優勢文化地位。

歐美社會強調個體性的自信,在個人主義與高等教育申請入學的制度環境中,我們不難想像才藝活動所彰顯的個人天賦與文化資本,的確可能在西方教育制度裡得到更多的競爭優勢。但是在一個獨尊智育、考試導向的教育脈絡下,加上台灣父母傳統教養觀,強調長幼有序的威權關係,兒童常常被斥為「有耳無嘴」,如無嘴貓 kitty 一般的存在。

Kristina Flour@unsplash

台灣的父母親為何要讓國小階段的孩子去學所謂「沒有用」的才藝呢?這其中,難道台灣也有父母偏好培養兒童自主性的教養觀在形成?抑或是台灣兒童課外活動的內涵是強化對於團體秩序的規訓,而不是滋養孩童個人特色與意見的發展?

本文藉由分析「台灣青少年成長歷程」研究計畫中的長期追蹤資料,試圖勾勒北台灣兒童在資料中呈現的才藝活動學習狀況,並分析其與父母教養價值的關係。簡而言之,我們的研究發現:課外活動具有相當顯著的階級性,而且根據不同的活動內容,呈現相當歧異的分布,此外,課外活動也有相當明顯的性別區隔,以下分別對照了台灣父母對於女兒與兒子,性別社會化的區隔想像。

「教養價值」的階級差異

首先,台灣父母的教養價值的確有階級差異。以兩組指標進行因素分析,結果發現:中上階層白領父親偏好發展孩子的自主性,但藍領階級父親則偏好服從價值(此處的階級以職業來定義)。代表自主性價值的指標為:期待孩子對任何事情都抱持好奇心、期待孩子擁有想像力、以及期待孩子探索事情發生的原因。

此發現也再次肯定了美國社會心理學家 Melvin Kohn 的教養價值假設,即使是在我們另外計算出的「民主教養指標」裡,台灣父母仍舊呈現出白領與藍領顯著的階級差距,白領父母的民主教養指標明顯地高於藍領父母。可見,固然台灣社會仍舊強調升學競爭的重要性,但台灣父母的教養價值觀念,仍存在明顯的階級分歧。

Kimberly Farmer@unsplash

結果發現,白領與富裕家庭子女,在調查中回報的才藝學習種類,也明顯地多於來自藍領與非富裕家庭的兒童,而且成績較好的兒童,學習過的才藝種類越多。假若控制了父母的階級地位與教育水平,擁有偏好服從權威教養價值的父母,其子女學習才藝的種類也較少

至此幾乎可以確認,台灣兒童的才藝學習,是一個具有階級複製機制的競爭場域,而且具備傳統教養價值觀的家庭,在實質的教養實踐上,也可能比較缺乏多元文化的接觸與體驗。

然而,以上分析是以學習才藝活動的「種類」,也就是「量」作為分析標的,所得出的結論。如果將每一種不同的才藝,拆開來做一個「質」的檢視,這當中的細節,則透露出更多的故事。

接下篇:〈台灣孩子的「第二輪班」:課外活動中的階級、性別與社會界線(下)〉。

本文轉載自巷仔口社會學〈台灣孩子的第二輪班:課外活動中的階級、性別與社會界線〉, NPOst 編輯修訂。


延伸閱讀:

世新社發所的數字教育學:以績效主義「評估」成果,高等教育還要失去什麼?

生活滿意度創 3 年新低?《2019 兒童福祉調查報告》出爐

作者介紹

NPOst 編輯室

NPOst 公益交流站,隸屬社團法人臺灣數位文化協會,為一非營利數位媒體,專責報導臺灣公益社福動態,重視產業交流、公益發展,促進捐款人、政府、社群、企業、弱勢與社福組織之溝通,強化公益組織橫向連結,矢志成為臺灣最大公益交流平臺。另引進國際發展援助與國外組織動向,舉辦實體講座與年會,深入探究議題,激發討論與對話。其姐妹站為「泛傳媒」旗下之泛科學、泛科技、娛樂重擊等專業媒體。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pos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