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工太多、服務太少,高齡照顧有解嗎?

 

在臺灣,外籍看護工逾 22 萬人。臺灣國際勞工協會(TIWA)表示,仰賴外籍看護的長照體制,不僅損及勞工權益,也無法發展合理、更完善的長照服務體系。新政府無可迴避,必須回應,造就此現狀的「個別家庭聘僱外籍看護工制度」是否仍要持續?

國家長期照顧服務不足,不少家庭選擇所謂「便宜又好用」的外籍看護,然而外籍看護濫用、惡劣的勞動條件時有所聞,尤其知名富豪、藝人濫用、虐待外勞的新聞,讓臺灣惡名遠播。

新政府閣員布局一一定案,也確立長照 2.0 之藍圖,其財源捨過去政策規劃的保險制,以指定稅收設置基金,完成社區長照基礎建設。臺灣國際勞工協會(TIWA)研究員陳素香表示,擴大居家服務、在地養老等主張,民間團體皆支持。然而實質的建設、服務需要多少錢並不明朗。

過去提出以保險支應長照經費的估算,一年 1100 億,相較如今民進黨提出的稅收支應,一年則為 300-400 億,差距甚大,姑且不論新政府是否能順利改革稅制、增加稅收,民間團體也擔心,一年 300-400 億經費是否足以發展長照服務?另外,若一直將長照問題關注在財源,也忽視長照真正的核心問題是人力。「要去哪裡找人」?才是當務之急。

12190911_904163369637511_8424843049314048809_n

本篇圖片皆取自 TIWA 粉絲團

過去十年的長期照顧政策,只照顧到一成的需求者,剩下九成的照顧重擔由人民自行承擔,也是長照悲劇一再發生的主因。而不少經濟許可的家庭又將照顧重擔,移至外籍看護工身上,超過 22 萬個別家庭所聘僱的外籍看護中,極高的比例淪為近 24 小時工作、待命的奴工。

陳素香說,新政府不應再忽視家庭照顧者、外籍看護面臨的血汗長照處境。實際上,現有長照服務不足、不好用,才是家屬傾向聘僱外勞的原因。她強調,個別家庭聘僱外籍看護工制度,對臺灣發展、規畫長照極度不利,因為再怎麼樣「反正都還有外勞用」的不健康心態。

外籍看護的勞動環境,就是在個別家庭,難以受勞動法令規範、保障,多數外籍看護承擔非看護的責任,或承擔超出負擔的看護工作。試想,當個別家庭有「好用的」外籍看護工可聘僱,政府或民間又怎麼會有壓力,更積極催生完善的長照體制?沒有長照制度的迫切壓力,「政府的長照服務要怎麼長出來」?

在長照人力不足的現實下,陳素香說,臺灣必定要繼續仰賴輸入人力,由外籍看護工彌補長照人力的缺口。但是,要同時發展長照服務、建制完善的長照體制,「就必須廢除個別家庭聘僱外籍看護制度」,迫使政府不再躲避、發展更適當的長照服務,讓家庭不再需要仰賴個別外籍看護工,而有更多因應不同照顧需求的服務選擇。

11200610_819360448117804_5238378337183930947_n

TIWA 主張,外籍看護工應逐漸不再由個別家庭聘僱,不需要住在雇主家中,而是由國家聘雇、機構管理,透過勞基法保障勞動條件、工時,另一方面可透過國家進行整體規劃,媒合需求跟服務,提升照顧的品質。

目前亦有民間團體的照顧經驗可參考。弘道老人基金會的「All in one走動式服務」,除了國內的照顧專員,還包括少數外籍看護,他們居住在機構提供的宿舍,與國內照顧專員一般,提供長照居家服務,即因應個別家庭需求,至個別家庭提供彈性的服務,諸如翻身、協助洗澡、備餐、清潔、陪伴就醫、採買等,目前為自費服務,照顧者、被照顧者皆有極佳的回饋與成果。

陳素香提醒,長照服務不彈性、不好用,是極需翻轉的現狀。因此未來國家提供的長照服務,不僅要迅速成長,還需要更彈性,保障從事照顧工作的國內外工作者勞動權益,同時也是保障、提昇被照顧者的生活品質。


NPOst公益交流站4月選書

 

《北歐經驗,台灣轉化:普及照顧與民主審議》
國內托育、長照、就業問題的最佳解決方針

執政者安老托育的社福政策錦囊妙計

本書作者群對於北歐經驗的省思
沉澱為「托育、長照、就業三合一政策」
預設為未來二、三十年間我國育幼養老的棘手問題提供錦囊妙計

-購買4月講座知性票,即可於入場時獲贈一本-

  • ● 編著:劉毓秀
  • ● 出版社:女書出版
  • ● 發行日期:2015年12月25日
  • ● 馬上購買

NPOst公益爆米花4月講座

  • ● 時間:4月25日(一)19:00-21:00(18:30即可入場)
  • ● 地點:社企聚落(台北市大安區金華街142號) (捷運東門站4號5號出口步7分鐘)
  • ● 講者:
    劉毓秀|台大外文系教授、普及照顧政策聯盟召集人
    吳玉琴|民主進步黨全國不分區立法委員
  • ● 主辦單位:NPOst公益交流站
  • ● 協辦單位: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社企聚落、生態綠股份有限公司
  • 活動報名網址
  • FB粉絲專頁活動頁

公益爆米花34-活動cover03

 

劉惠敏

NGO 工作者、醫藥記者。好奇型,過敏座。小小腦袋趕不上好奇心,人生不甘於一種選擇,採訪書寫是社會參與之其一。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