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死亡,善願協會陪亡者走的風光體面/《我和我的老朋友》Podcast

文/陳玉梅(鏡好聽節目主持人)

《我和我的老朋友》節目介紹

由鏡文學文化組主筆陳玉梅所主持的《我和我的老朋友》系列 podcast 裡,我們將一同探索這些老後問題:其中分享陳玉梅認識、採訪的一些長者朋友的生命故事,這些故事展現了多元的樣貌,充滿了創意、想像力和活力,也有著深刻的悲憫跟智慧,讓人驚訝生命下半場還能延伸到如此意想不到的邊境,改變我們對老後的想像。

歡迎收聽由鏡好聽與鏡文學共同製播的《我和我的老朋友》,我是鏡文學文化組主筆陳玉梅。

以下兩集節目,我會介紹一群默默無名的中高齡志工,他們在人生下半場投入志工的工作,幫助底層人。這兩個月,當大家為了新冠疫情,安全的關在家裡隔離時,他們正冒著風險,在為因為新冠肺炎死亡的人處理遺體,辦理告別式。這是一群怎樣的志工,我們透過下面兩集來認識他們;還有為什麼他們會選擇在人生下半場,或退休後,原是可以享受、過好自己生活就好的時光,撥出時間跟金錢來做這些利他的事情?

圖/《鏡好聽》提供

我記得我很年輕的時候,初次聽到「人生下半場」這個詞彙,覺得它離我好遠,因為懷想著未來,覺得還看不到盡頭;現在來到中年,我隱約感覺到前方的盡頭了,也到了面對人生下半場的時候;很快地再沒幾年,我離開職場退休,我就要面對我的第三人生了。

重新審視「人生第三幕」

所謂第三人生,是指長壽革命後帶來的「人生第三幕」,因為現代人壽命的增長,如果一個人六十歲退休,如果按現在平均壽命超過八十五歲,等於之後約有25-30年的時光,幾乎等於第二段成人期的時光。人生第三幕,the third act,美國奧斯卡兩屆的影后珍芳達在Ted的演講裡提到了這個概念,她認為,舊式對生命歷程的想像是鐘型的,就是拱形(arch),人在中年時達到高峰,然後一路衰退走下坡,根據的是病理學式的看法。

但是,越來越多醫生、科學家、哲學家跟藝術家對中年之後的三十年,也就是珍芳達所說的「人生第三幕」有新的看法。我們對六十歲以後人的心智和狀態開始有更多的理解,如果從潛力開發的角度來看這段人生,我們會有機會可以用非常不同的眼光,來真實的面對這一個階段的自己。珍芳達因而提醒,我們每個人都該好好思考,要怎麼運用這些時間?

善願協會 陪逝者走最後一段路

從人生下半場到第三人生,我的老朋友郭志祥跟吳倪冬月走過的經歷,或許可以給我們一些參考。

我十多年前,因採訪認識郭志祥時,他還不到五十歲。他三十五歲創辦了善願協會協會,原本也只是想在工作之餘,號召幾個理念相同的朋友每週幫助兩三個經濟陷困境的家庭重新站起來,沒想到參與的人越來越多,如今他快六十歲了,善願協會的志工人數高達8千多人,每週除了幫忙上百個貧困家庭,也義務幫忙沒有能力幫家人辦後事的家庭辦葬禮。

圖/《鏡好聽》提供

去年我在一場討論尊嚴善終的研討會遇到郭志祥,我感受他也逐漸步入他的第三人生。他跟我說,他回大學念研究所了,雖然年紀這麼大才回去讀書,心裡有點怕怕的,但是為了協會的發展,他接受了正在唸博士班志工的建議,鼓起勇氣去報考非營利組織碩士班,也考上了,正開始他的研究生生涯。

而另個朋友是今年七十八歲,善願協會協會的執行長吳倪冬月。個頭很小的吳倪冬月外表看起來就是個溫暖慈祥的奶奶,但是做起事來非常俐落果斷。她從五十多歲退休,義務投入善願協會的工作,十年前,她六十多歲時,我那時在報社工作,年輕記者同事去採訪她,當時那篇報導讓我印象深刻,她提到為何退休投入這工作?如何克服禁忌?到後來連自己的婆婆也接納她做這工作,不時還掏出零用錢出來給她幫助人。為了減輕一般民眾對死亡的恐懼,吳倪冬月跟善願協會志工還曾在殯儀館附近舉辦快閃行動。哪能想到六十多歲的人能如此不受制於傳統觀念,這麼有行動力的參與社會。

如今,吳倪冬月七十八歲了,20多年來,善願協會送走的死者累積已經超過三千五百人,其中有獨居的貧困老人、久病厭世自殺者、家人付不起喪葬費的弱勢者、受虐兒,還有離家多年,最後孤身死去的父親,⋯⋯等等。善願協會幫忙這些死者完成最後遺願。在每場善願協會舉辦的葬禮上,幾乎都可以看到吳倪冬月的身影。這些死者通常沒有什麼家人參加告別式,靈堂經常只有吳倪冬月跟志工,偶爾有兒女或家人,人數也相當稀少,吳倪冬月陪著他們,誦經、封棺。

圖/《鏡好聽》提供

圓滿、沒有遺憾地看待死亡

去年年底,在板橋殯儀館,我看著她站在獨居老人謝先生的靈前,參加整個告別儀式,來參加告別式的除了謝先生久未聯絡的八十歲大哥和侄子,就是三、五個工人朋友。謝先生大哥拄著拐杖從南投來,經濟狀況也不好,幫不上弟弟的忙。謝先生的工人朋友公祭完後,在外面對著我頻頻嘆氣,唏噓的說著,「謝先生單身,少年時(指年輕)賺錢不會想,也不會存錢,後來老了,工作不穩定,勞保也領完花光了,所以也沒錢租房子,只能住在八里的工寮,環境很不好,他過世半年前身體就很不舒服了,但是也沒錢就醫,拖到後來送急診,醫院社工才介入幫忙。」這樣的人生故事,吳倪冬月遇過很多,但是她都抱著一個想法認為,不管這些人經歷過什麼,經過這些送行儀式,他們都得到轉化,圓滿了。

謝先生的告別儀式進行完,工人朋友紛紛走了,當最後志工推著棺木出來,並將棺木送上車要送去火化,吳倪冬月最後還在車後對著謝先生的棺木深深地彎腰鞠躬,那樣沒有條件的禮敬一個生前未曾謀面的逝者,令人非常動容。

吳倪冬月執行長常說,「事情讓它圓滿,沒有遺憾。」我感覺,他們在送行的過程中,因為幫亡者或家人完成最後一件事,彌補了彼此間的遺憾,而感到一種平靜跟滿足。

過往,社會對年過五十歲之後的人就是忽略,吳倪冬月當年五十多歲投入善願協會當志工時,可能也沒想到經過二十年,自己能完成這麼多人的遺願,感受到這麼多平安,並且廣受志工跟家屬的敬重。這是吳倪冬月「老後」開出的花朵,他不把「老」想像成手扶梯般一步步進階走到死亡的疾病,而是去探索,到死亡為止,這中間的未知之路⋯⋯如果她當初受限於,「幾歲就做不到什麼」或是「幾歲就不能做什麼」,她不可能有今天這麼多體驗跟收穫。

圖/《鏡好聽》提供

完整內容,請點擊收聽Podcast《我的我的老朋友》EP3EP4

作者介紹

NPOst 編輯室

NPOst 公益交流站,隸屬社團法人臺灣數位文化協會,為一非營利數位媒體,專責報導臺灣公益社福動態,重視產業交流、公益發展,促進捐款人、政府、社群、企業、弱勢與社福組織之溝通,強化公益組織橫向連結,矢志成為臺灣最大公益交流平臺。另引進國際發展援助與國外組織動向,舉辦每月實體講座與年會,深入探究議題,激發討論與對話。其姐妹站為「泛傳媒」旗下之泛科學、泛科技、娛樂重擊等專業媒體。NPOst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pos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