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總統大選、國家政策到養寵物,「青民協」讓青年展現話語權 / 2020 NPOwer 公益行動家 5

2014 年起, NPOst 每年舉辦年會,至今已創辦第 7 屆,不僅成為公益界的年度盛事,也讓許多在社會角落默默付出與努力的公益行動者被更多人看見。 2020 年 NPOst 年會主題為「最後,都要變成好事:疫情之下,臺灣的公益變遷」,以期透過「 NPOwer 公益行動家」計畫,邀請公眾舉薦/自薦身邊那些「在艱困時期,以創新思維努力解決問題的人」。

今年,除了由 NPOst 主辦 2020 年會,還多了新的合作夥伴 —— 滙豐(台灣)商業銀行。由滙豐(台灣)商業銀行陳志堅總經理擔任評審團召集人,在歷經初選、超過 6 千人的網路票選,最終於 9/15 進行決選,集結來自學術、社福與企業等各領域的專業評審選出 6 組 NPOwer。而今年也因為有召集人滙豐(台灣)商業銀行的加入,使得獲選團隊,能夠獲得前所未有的「行動金」,讓行動家們能夠運用這筆獎勵,將更多因資源受限尚未完成、甚至胎死腹中的計畫擁有予以實踐的機會。

撰文 /洪于倫(NPOst 特約記者)

一群渴望長大,卻不想成為盲流的青年

2018 年,臺北蟾蜍山聚落一幢擁有眷村紋理的老屋內,一群 20 歲出頭的少年仔埋頭研究國家政策,高聲談論社會議題。在「政治很髒,不要碰!」的成長背景下,他們渴望長大卻不願順應盲流;在人民信服制度化教育,走向失敗主義的時代,他們勇於做出改變。

近年來,臺灣掀起世代覺醒的浪潮,許多年輕人投入公共領域,透過加入政黨、參與倡議行動,致力於推動社會改革與進步,他們以強烈的行動力,為青年世代撐出一個能夠發聲與做夢的空間。

Thomas Peham@unsplash

然而理想與現實間仍存在一道高牆。回顧臺灣的社會發展,當青年公民意識逐漸高漲,年輕人成為政黨間拉攏的票倉,一夕之間許多候選人紛紛祭出青年政策,高喊世代正義。然而揭開選舉行銷的真相,卻發現被中高年族群壟斷的政治場域中,往往缺少對青年聲音的傾聽與尊重。於是世代正義在選舉期間宛如曇花一現,青年的聲音遂而消失。

用世代正義的角度看社會議題,找回青年的聲音

不甘於現狀,是讓自己改變最大的動力。在社會議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氛圍下,有一群學生選擇走出不一樣的路。2018 年 6 月,時任臺灣大學學生會長的林彥廷號召學生組織「臺灣青年民主協會」。

最初,來自不同背景,帶著各自理想的學生集結一起,期待在成熟的公民社會中,促成青年主流化。兩年來,青民協除了政策研究、實踐代議監督,同時展開青年培力與社會溝通。

「對學生而言,投入公共事務很難,有時候往往有想法卻沒有資源。除了資金,在許多倡議行動中,我們也會號召全臺各地的學生。初期許多年輕人給予協會幫助,現在我們也希望能回饋他們。」

現任理事長張育萌回憶協會成立初期,當時 3 位核心成員無薪工作,還必須用自己打工存下來的錢支付蟾蜍山辦公室一個月 2 萬 4 千元的租金。而青民協如此費心盡力,努力串連起青年網絡,並不是要所有人都關注相同議題,而是不讓資源不均、城鄉差距成為年輕人進入公共領域的阻礙。

Jeppe Hove Jensen@unsplash

去年,青民協搬到臺北 NPO 聚落,擁有獨立的辦公空間,也開放公共區域給學生自治團體運用。來到臺北 NPO 聚落,時常能看到學生聚集在青民協辦公室模擬立院質詢,收看國會頻道。除了提供資源,每年寒暑假青民協也會舉辦全國學生自治培力營,帶領學生探究學權法規,培養其經營學生自治團體的能力。

2019 年底,青民協做了更大的夢,把目光直接瞄準了總統大選 —— 聯合臺灣學生聯合會、IVoter 議題立場分析、沃草,以及全臺 38 所大專院校學生會,舉行總統大選青年論壇,邀請 3 位總統候選人與會,促進世代對話。論壇聚焦於青年相關政策,呼籲政府重視青年世代的意見,提出具體的政策方針。同時發布「2020 青年政策白皮書」,針對 18 項國家政策提出青年的主張。

《 2020 青年政策白皮書》以「落實世代正義」、「追求永續發展」與「重視多元價值」為三大主軸,期許讓青年聲音被更多人聽見。圖/臺灣青年民主協會

他們認為世代正義的實踐不是一項青年政策,而是在每一項政策中,納入照顧青年的面向。「2018 年以來,我們都用世代正義的角度去看每一個議題。我們持續監督政府開一道門,讓青年世代能夠走進去為自己發聲。」現任理事長張育萌堅定地說。

透過「為你所支持的價值來投票」,成為溫柔而堅定的公益行動家

身為年輕組織,張育萌認為協會的價值主張是否能在青年世代產生共鳴,是展開社會溝通最重要的基石。「過去我們常用競爭的方式經營社群,但我認為因為相信促成的力量,遠比動員還要長遠。」今年,青民協參與 NPOwer 公益行動家徵選,在投票階段時便以「你可以為你所支持的價值來投票」的口號,取代社群中如出一徹的動員策略,最終也在決選會時獲得評審肯定,成為 2020 年 NPOwer 公益行動家。

今年獲得公益行動家認證,也成為青民協過去承受政治批鬥與抹黑的一線曙光。2018 年九合一選舉前,青民協發起青年返鄉列車募資計畫,幫助超過 3300 位年輕人返家投下重要的一票。然而,此舉卻受到新聞媒體不實抹黑,重擊了團隊的信心與努力。「過去我不明白為什麼長輩總是把我們跟政黨綁在一起,直到我理解他們的世界觀,才發現他們不習慣接受新的觀點或團體,因此要和他們建立起對話,我們需要累積更多評價與認證。」

青民協發起的青年返鄉列車募資計畫,總計募資超過 2 百萬元,停靠站更遍及全臺各地。圖/臺灣青年民主協會

2 年來,青民協建立了穩固的運作模式,張育萌卻說「我們其實不會去定義一年後的事情!」身處快速變動的公民社會,青民協的策略時程以月來計,隨時保持彈性與包容。

「我常說,一個團隊不會真的死亡,但以什麼狀態存在更為重要。」青民協以「時序」的思維面對未來,勇於承接上一個世代錯誤的決策,同時思考下一步如何改善。他們致力於在每一次公民行動中實踐世代正義,正因為所有社會議題都不是一個世代的事,而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在組織公民社會時,需要共同承擔的。

不讓「18 歲公民權」修憲案,成為政壇上的曇花

提及兒少團體長期推動的 18 歲公民權,張育萌侃侃而談。「從 2005 年就有團體開始推動,當年 18 歲不能投票的人,現在都 30 歲了!這個議題的困難點就在於,18 歲的人在意自己的公民權,可是立法者普遍都 50 歲,他們不在乎,甚至覺得年輕人不懂政治。」

Andrej Lišakov@unsplash

張育萌指出,臺灣現行的法律對青年世代有許多不平等與不合理。根據《民法》第 980 條,18 歲可以結婚,《動物保護法》第 5 條卻明訂 20 歲才可以登記為寵物飼主。「18 歲可以結婚但不能養寵物?我們要把這些荒謬的事點出來,一起想辦法去修正。

張育萌感慨提到,18 歲公民權修憲案進入立法院議程,但臺灣的修憲門檻高,在最後的公民複決程序裡,更需要得到超過選舉人一半的同意票才能通過。「我們會持續監督民意代表向地方溝通,如果他們真的不願意,那就由我們自己去倡議,想辦法不讓修憲案成為曇花一現。」青民協的下一步,是為年輕人撐出一個空間,讓他們去做自己原本就做得到的事情。

青民協也走上街頭,持續為公共議題發聲。圖/臺灣青年民主協會

去年,青民協專注於香港反送中議題。在與香港學生自治團體交流的過程中,張育萌體悟到香港學生對於民主的絕望,反觀臺灣民主化進程,現階段的臺灣有足夠的空間談論人權、學生運動。

2018 年 6 月,青民協在立法院外進行第一次集會,並於 7 月支持香港難民到臺灣。經過香港反送中事件,青民協觀察到社會大眾對議題的支持與議題的進程習習相關,許多人難以接受議題走得太快。「大部分的人跟隨民意說話,我們選擇作一個比較白目的人,給上一個世代一點壓力,把臺灣再往前推動一點。」張育萌說。

喚起青年在地意識,實踐永續精神

年輕人以創新思維推動國家發展,同時,也要傳承上一個世代的價值,對臺灣本土社會有所關懷與耕耘。張育萌曾針對能源轉型議題做了專題,探究離岸風力發電廠的興建過程,對白海豚迴游路徑帶來的阻礙。根據環評報告,蓋一座離岸風力發電廠,需要配有十艘鯨豚觀測船,並由專業人員進行監測與保護。實際施工後,執行方卻因為沒有落實環評規定遭受裁罰。

Alessandro Stigliani@unsplash

然而,問題在於,每年捕撈最多鯨豚的元兇,是沿海居民。對當地人而言,為了阻止鯨豚吃魚影響漁民生計,捉捕鯨豚是沿海聚落根深蒂固的生活方式。張育萌這才發現,許多社會議題,是與人、土地不可分割的。今年,張育萌回到家鄉竹東發展地方組織,以身作則實踐環境永續的精神。

「我們能不能捨棄艱澀的數據、不用過於理性的方式去討論公共議題,而是看見其中的價值,這是年輕世代的考驗。例如反核者能不能說,我就是不想讓核電廠蓋在我家!」如果能夠堅定因為價值生長出來的立場,那麼公共議題將不再是艱澀的話題,而能成為日常生活

最後,張育萌也鼓勵年輕人,「也許我們汲汲營營想找到一個成功的模式去複製,因為摸索的成本太高了,但不要害怕去創造改變,現在所做的看起來很小,5 年、10 年後,你會發現有些事情真的改變了。」


延伸閱讀:

當無家者的故事不再只是聽說,而是眼見為憑 —— 專訪「街遊」/2020 NPOwer 公益行動家 4

串聯網絡撐泰國,集結港臺「奶茶聯盟」守護民主

責任編輯:樂亞妮

核稿編輯:高翠敏

作者介紹

NPOst 編輯室

NPOst 公益交流站,隸屬社團法人臺灣數位文化協會,為一非營利數位媒體,專責報導臺灣公益社福動態,重視產業交流、公益發展,促進捐款人、政府、社群、企業、弱勢與社福組織之溝通,強化公益組織橫向連結,矢志成為臺灣最大公益交流平臺。另引進國際發展援助與國外組織動向,舉辦每月實體講座與年會,深入探究議題,激發討論與對話。其姐妹站為「泛傳媒」旗下之泛科學、泛科技、娛樂重擊等專業媒體。NPOst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pos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