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組織的後勤行政費用占比,為什麼不該當作捐款指標?

編按:

關於非營利組織的後勤行政成本(又稱「間接成本」)比率,NPOst 過去已討論不少(參考:後勤行政費用是浪費還是投資?第 2 篇),但年底到了,許多捐款人在思考到底要捐款給哪些組織時,免不了還是會卡在這件事:「我捐的錢,是否百分之百落入受助者手中?」對於自己的捐款有一部分會撥給公益組織做後勤行政費用以及雇員薪資,許多捐款人依然無法接受。

本文作者是影響力實驗室(The Impact Lab)共同創辦人,在他的觀點中,我們會看到他對間接成本的想法:間接成本比率與組織成效之間緊密相關,但不應該作為衡量組織有效性(effectiveness)的指標。

 

文/Andrew Means Beyond Uptake 基金會會長、影響力實驗室(The Impact Lab)共同創辦人 

翻譯/賴慧玲

有件事我不吐不快:我真的受夠了「後勤行政費用」(overhead,或稱「間接成本」)。我甚至不是專指間接成本比率(overhead-ratio)這個概念,而是完全不想再聽到 「overhead」這個詞了。這個衡量指標壓根無關緊要,只會讓我們忽視真正重要的衡量指標。

讓我更明白的說吧。我不在乎我的捐款是不是百分之百送到受助者手上。讓我重申一次,這個指標無關緊要。 我在乎的是非營利組織用我的捐款做了什麼好事。

NPO 製造的是「改變」

非營利組織就像製造業者。他們製造東西,而這個東西就是「改變」。我支持某個組織,是因為我相信這個組織能用合理的價格,為世界帶來我想要看到的改變。例如,他們能讓更多的孩童接受藝術教育、為尼泊爾的小朋友帶來可持續的衛生系統、或是確保世界上某些自然美景能被妥善保護、流傳給下一代。

我們捐款給這些組織,是因為我們相信這世上有些東西應該變得不一樣。如果非營利組織能用合理且公平的價格帶來這樣的改變,那他們的間接成本比率是多少又與我何干?

我知道有些人會說,如果他們能以 40% 的間接成本做到這些改變,那麼為何不能將間接成本比降到 20%,來多做 33% 的好事呢?這樣的說法預設了非營利組織的間接成本和創造改變的能力之間沒有(或只有極少的)關聯。但事實顯然並非如此。這麼做等於是在等式中,強將兩個緊密相關的變項拆開來計算。

我對後勤行政成本的議題不滿,是因為它將我們的注意力從真正重要的事務上移開。它讓我們誤以為非營利組織的功能是進行活動,而其目標就是讓這些活動以最有效率的方式進行,也就是用最少的錢做最多的事。然而,真正重要的事並非測量組織的「效率」(efficiency),而是「有效性」 (effectiveness),也就是這個組織如何妥善將捐款轉化成社會變革。我們以為衡量間接成本可以得到關於有效性的資訊,但這不過是自欺欺人。

donatecopy

NPO 的使命,在於創造正向的改變

一個稍微好一點的方式,是計算每單位產出的成本。這個方式已漸漸獲得討論。不過,這個方式也會產生一些非常負面的誘因。它會誘導非營利組織透過最便宜的方式介入,去挑最容易、最乖順的參與者來服務,好極大化這類型的服務受眾。

真正理想的方式是,測量出每一單位邊際產出的成本,這也是我們最終的核心關懷。非營利組織應該為產生實效而存在,為世界創造出原本不會發生的正向變化。這也是為什麼邊際成效是個重要的要件。我們不只想要知道有多少人透過勞動力發展訓練課程而找到工作;我們想要追蹤的是,這些課程幫助了多少原本找不到工作的人。此外,試著將這樣的成果換算成金錢來衡量也很重要,如此一來我們才能知道如何有效將資源分配給為數眾多的非營利組織,以達成最大的社會實效。

所以,行行好,我們可不可以就這樣忘了行政成本,別再提了呢?


原文出處:Overhead is not the issue

 

NPOst 編輯室

NPOst 公益交流站,隸屬社團法人臺灣數位文化協會,為一非營利數位媒體,專責報導臺灣公益社福動態,重視產業交流、公益發展,促進捐款人、政府、社群、企業、弱勢與社福組織之溝通,強化公益組織橫向連結,矢志成為臺灣最大公益交流平臺。另引進國際發展援助與國外組織動向,舉辦實體講座與年會,深入探究議題,激發討論與對話。其姐妹站為「泛傳媒」旗下之泛科學、泛科技、娛樂重擊等專業媒體。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post.tw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