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措經費大難關:七個讓公益組織難以創新的困境

Image by kattyukawa from unsplash

整理/程士華

募款是公益、慈善團體心中最大的痛,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前創新長張安梅指出,非營利組織的募款,普遍面臨著七大難題,包括贊助者對「整體規畫」的期待、成果指標流於形式、撥款時程冗長等,往往壓縮了組織的能量,這個環境讓更好的解決方案,變得難以發生。

張安梅於2018年發表著作《Lean Impact: How to Innovate for Radically Greater Social Good》,其中譯版《精實影響力:非營利組織的創新》於今年3月問世,由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讓台美社福界的觀點,得以更有效地對接,書中針對社福團體的募款困境,點出侷限創新可能的七大枷鎖:

一、整體規畫

作者帶著曾在Google、蘋果等過去於科技業任職的經驗,指出政府或企業的傳統經費補助案,會要求提案單位詳細列出專案規畫,包含活動、預算及人員配置等細目,更常透過「微觀管理」介入執行過程,必須如實遵守計畫內容,這是阻礙創新的首要常見狀況

這種從頭到尾、完整規畫、貫徹執行的模式,相當於軟體開發過程中的「瀑布模式(Waterfall Model)」,是規模較大、風險較高的規畫方法,然而這卻成為政府、企業捐款最愛採用的模式。

然而社會問題大多本質複雜,幾乎不太可能預先設計出完美的解決方案,每每要求先看面面俱到的整體規畫,後續才發現原有的干預措施,已經不再是最好的解決方案,就要經歷緩慢而痛苦的談判修正,僵化的贊助模式,無法帶動迭代回饋的正向循環,限制了「好還要更好」。

圖/社會問題大多本質複雜,幾乎不太可能預先設計出完美的解決方案,若原有方案不再是最好的解方,僵化的贊助模式,恐怕無法帶動迭代回饋的正向循環。(Image by bohed from Pixabay

二、經常性開支

個人贊助者或贊助基金,常將非營利組織的經常性開支,視為衡量贊助效益的指標,然而一味限制經常性開支費用,可能讓狀況更糟,特別是各類專案撥款的限制,造成高比例的非營利組織長期透支。

要是組織長期處於財務窘迫的困境,當然沒辦法著眼於更多投資、提升服務的產能,反觀企業界,股東經常會鼓勵公司增加研發支出,以作為未來推出優良產品或服務的領先指標。

三、穀倉效應

各個贊助人分別對其指定捐款不同用途,像是服務特定族群或地區等,對非營利組織而言,可能讓工作目標加油添醋,成為一鍋大雜燴,也就落實了穀倉效應所謂的缺乏效率,這對組織的關鍵需求或首要的任務,可能會相互衝突。

四、專案計畫與解決方案

贊助者和投資人希望組織能立即端出可衡量的成果,捐款往往針對專案計畫本身,而不是為了建立解決方案,組織忙著交付短期的成果,而非長期的規模和轉型,可能永遠都在治標不治本的問題上打轉

五、先鋒差距

新鮮的創意、已經具規模的成熟解決方案,都是容易吸引到資金的項目,但是在二者之間,如果組織要對其創意進行驗證,這項工作關鍵且極需耐心,卻不那麼吸引贊助人。

六、時機問題

政府、企業及基金會的撥款決策,可能需要漫長的過程,然而對於小規模組織來說,時機問題卻是大問題,假設一筆創新補助要歷經一整年的審查,要不是已經找到其他資金,要不就是組織已經倒閉了,甚至可能原先的提案,已經在環境因素變化下,淪為過期產物。

七、報告與法令遵循

若從多重來源募資,非營利組織面臨的最後一道障礙,在於多種募資形式所帶來的行政負擔,譬如說,假設組織要接受政府撥款,便可能需要額外雇員,專門處理法令遵循和報告要求,而且每個贊助者對於報告內容、格式和報告頻率,通常也各有要求,應付各種不同的形式,反而可能影響組織真正的使命及工作。

圖/在於多種募資形式所帶來的行政負擔,可能讓組織疲於應付各種不同的形式的報告,影響組織真正的工作及使命。(Image by Th G from Pixabay )

台美經驗碰撞 作者將現身說法

至於如何在現行的募款文化中,突破上述困境,書中提供的其中一項指引,建議募款單位可以在提案階段中,規畫一小部分的經費,也許5%至10%左右,為這個方案打開一扇「創新之窗」,藉此慢慢打開贊助單位對創新方案的接受度。

書中所提的經驗,是否能與台灣經驗相呼應呢?引介本書的明怡基金會指出,該會將為《精實影響力》舉辦系列相關活動,其中在6月21日的論壇活動中,更將邀請作者本人與會分享,目前已開放報名,廣邀非營利組織、社會企業、社工系師生各界捐助人報名參與。

相關活動資訊

矽谷新思維,極大化NPO影響力-天下文化論壇
活動時間:6月21日 10:30-12:00
活動地點:公務人力發展學院福華國際文教會館 二樓卓越堂(台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三段30號)
5/31日前報名現場論壇,出席即贈《精實影響力》一本,點此報名

(核稿編輯:劉彥良)

作者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