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勤行政費用是浪費還是投資?(1)
(圖片來源:fdecomite)
文/余孟勳(公益責信協會理事長)
2013年美國慈善機構評鑑的三大巨頭,Charity Navigator、Guidestar、BBB Wise Giving Alliance 共同發起了一項名為 Overhead Myth 的運動。這項行動是以專業評鑑機構的角度,希望破除大家以後勤行政費用(”Overhead”)衡量公益組織績效的迷思。
是浪費?
後勤行政費用,或稱之為「間接成本」,是相對於專案服務的「直接成本」概念,一般可再區分為「募款費用」(例如募款人員的薪資,廣告文宣支出等)以及「管理費用」(例如會計人員的薪資,辦公室租金和水電費等)。
後勤行政費用衡量公益組織績效主要引用自營利企業概念,投資報酬率等於報酬除以成本, 也就是產出除以投入 output / input。output 可以代入財務報酬,或是社會影響力等;input 則可以是全部成本,或是管銷成本。理論上這個 投資報酬率應該愈高愈好,也就是說分母(總成本或管銷成本)應該愈低愈好。
再者,管銷成本率也是常用的評估指標,其計算方式是以管銷成本除以全部成本,也就是這些後勤支援的費用佔全部費用的比例。理論上這個比率愈低愈好,因為管銷成本與直接服務沒有相關。
此外,捐款人對於明確的專案勸募比較容易被打動,也容易跟議題產生連結。因此總是希望捐款能直接運用在受助對象或議題上,Kiva 能夠以群眾募資 crowdfunding 方式結合小額信貸,其成功因素之一即為將受助對象與借款人直接聯結。但換個角度說,一般人常認為後勤行政成本是不必要的浪費,是沒有效益的支出而不是投資。台灣的公益捐款,例如先前的 319 鄉鎮兒童藝術工程,就出現各鄉鎮認募金額踴躍但後勤行政支出大幅赤字的尷尬情況。如果捐款人指定用途,公益組織有錢做專案卻沒錢營運不足為奇。
是投資?
英國衛報引用 Givewell 及 Giving Evidence 的研究指出,在 2011 年,在其專業領域被認為是高效益的慈善團體,平均多花費 11.5% 的行政成本。相反地,那些沒有被推薦為有效益的慈善團體,則比平均支出少了 10.8 %。2008 及 2009 年也呈現類似的結果。
GiveWell 對慈善機構進行評等,並建議有哪些值得捐款的組織。雖然機構的成本效益是推薦的標準之一,但 Givewell 也表示:「由於成本效益的估計有很多限制,在舉薦慈善機構時,我們對估算出的成本效益只給予有限的權重」。
我們希望您注意到評估非營利組織表現的其他因素:透明度 (transparency)、治理(governance)、領導(leadership)和成果(results)。……這並不是指後勤行政 費用在評估公益組織責信時不重要。……對於詐欺和財務管理不善,這可以是一個提供訊息的指標。然而在大多數情況下,專注於此而沒有考慮到其他狀況 和組織績效,將會弊多於利。
事實上,許多慈善機構應該花更多的後勤行政支出,包括對慈善機構進行投資以增進工作效能,例如投資在培訓、 規劃、評估和內部系統,以及他們努力籌集資金,使得計畫能夠順利進行。這些費用讓一個慈善機構能夠維持(如同一個家庭必須支付電費)或改善本身(一個家庭 可能投資在大學學費)。
財務比率以管窺天
- 以財務比率評斷公益組織不免有失公允,而且背離公益組織之所以存在的脈絡。如何量化公益組織的 output?社會影響力?跟常見的 valuation model 一樣包含太多的估計和假設及主觀判斷,於是易於量化比較的財務比率反而成為判斷組織良窳的主要標準。然而公益組織與營利企業的差別正是它二重底線(baseline)的性質,既要財務上能持續經營,又要產生社會影響,不能單純只看財務面的表現。
- 過猶不及,反而對直接服務帶來傷害。為 了財務比率,只好壓低 input,特別是後勤行政成本。比方說會計人員都以志工擔任,造成人員流動性高、作業穩定性低,或是只能處理日常作業無法提供更深 入的預算或專案成本分析,對組織來說都是相對短視的做法(會計人員的問題另專文討論)。這就像是為了節能減碳,晚上只點蠟燭給孩子寫功課。
- 財務比率沒有絕對標準。公益組織的規模及服務性質差異大,收入來源組成不同,甚至財務報表表達在台灣並無統一標準,比較時要格外謹慎。此外,實務上在申請補助或呈報主管機關時,公益組織為了存活會用一些手法調節財務報表,這也是我們必須共同面對的陰暗面。
本文由授權刊登,原文在此。
延伸閱讀:
- 別怕反對的聲音,勇敢創新吧!Kiva.org Jonny Price|2014「創新吧!公益」年會記錄
- 如果你也曾這樣想過,就對公益組織太不公平了
- 評論:災難捐款的該與不該──災難發生的時候,我們該怎麼捐
按讚,接收更多公益好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