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家楷專欄/解決社會問題的社會企業,解決了誰的問題?

0

 

編按:

關注社會企業發展的侯家楷,從旁陪伴社會企業的過程中有相關的觀察與反思。NPOst 邀請他為我們提出臺灣社會企業領域的相關見解,期望促成更進一步的討論。

 

在近 2 年陪伴社企的過程中,社會企業的定義仍是大家爭論不休的議題。

如果你也關注社會企業,以下的討論想必也不陌生:「這樣也叫做社會企業嗎?那很多企業不也解決了很多問題?」、「如果這樣的話,我解決了民生需求,不也是解決社會問題嗎?」……諸如此類的討論很多。

這些懷疑多半都指向,那些社企自稱正在解決的問題,如何能稱得上一個「社會問題」?時常會在「這不就只是一個普通的『需求』?」間搖擺。

目的(社會問題)比方法(社會企業)更重要

在我的觀察中,需要有更多探討的多半不是「社會企業」的定義,反而是「社會問題」。畢竟,用企業概念(商業手法或創業)回應問題,某種程度上只是作為一種回應的方法,而且也就只是這麼其中「一種」。然而,解決問題的方法這麼多,若沒有問對問題,豈不是徒勞無功?

這篇文章,甚至是以後推出的討論,並不希望針對這些名詞做極深度的考究與挖掘。而是企圖提供幾個較生活化的解釋,希望讓讀者加速實務工作上的應用與推動,也可以說,企圖成為「敲門磚」或「行動的第一步」之概念。

換句話說,我要提出的討論是「什麼是社會問題?」社會是什麼? 什麼又稱得上「問題」?

一群人的抱怨與不便

「社會」的概念何其大,社會學家們竭盡腦汁的正是在回答「什麼是社會?」而我在「一群人」的這個層次上提出下面這張圖來談談我的邏輯,也就是我最常問社企團隊的那個問題:「你解決了誰的問題?」

我們很難一言以蔽之,畢竟這個大範圍內乘載這麼多的人,可是我們能用一些小工具來「聚焦」。

圖

在這個邏輯裡,我把這群人分成社區、社群兩個範疇,而這兩者交疊的範圍,正是我心中所想的「一群人」。

社區,多半指的是實體的範圍,可以是全世界、某一個洲、一個國家,哪怕只是一個城市一個村落;社群則通常是指無形的標籤,如性別、族群、階級等。把兩者的概念結合,就能初步定位出我們計畫要面對的問題主題(或稱「對象」),也就是我們所在找的「誰」。

例如,「多扶接送」創辦之初,面對的是在臺灣因為沒有持身障手冊卻需要復康巴士接送服務的族群;「One-forty」面對的是離鄉背井隻身在臺灣打拚的朋友;「玖樓」則面對在大臺北需要租屋及在乎人際互動的青年族群。

在我們定位之後,接著就要回答他們發生了什麼問題? (或是不方便與抱怨)為什麼我會說是不方便或抱怨?因為我所看到的問題應該要有「負面的影響」,差別只在於範圍大小、輕重緩急罷了。

問題與需求在某種程度上是一體兩面。當需求不被滿足,就成了問題,而有問題也就是有人有需求,而真正在行動上要比較的,應該是其影響的「規模」與「深度」。

例如,「多扶接送」因創辦人的阿婆跌倒成傷,發現沒有持有身障手冊的人卻需要復康巴士(或類似的接送服務),無法申請,也無自費的服務,造成生活上的不便,才開始規畫創業計畫;「OneForty」團隊在幾次和移工朋友們接觸時,發現移工朋友們心中都有回鄉的夢想(多數是創業),可是迫於工作及雇主對他們不了解,讓移工無法與臺灣人建立互動;「玖樓」創辦團隊從自己在大臺北市租屋經驗中出發,發現在大臺北工作租一個小房間就吃掉了大半薪水,而且周而復始的上下班之間,疲憊的身軀也無法與人互動,想過以合租屋找室友,但是過往合租屋時的社交空間又容易成了垃圾場,毫無家的感覺。

只是第一步

在我們初步聚焦後,已經慢慢可以具體描繪出那個我們正在尋找的「誰」。而下一步呢?接著又如何理解這些不便與抱怨?如何找到其背後的成因?怎麼形塑解決辦法,甚至將其轉化成為一種商品、產品或服務呢?這些待後續文章再來討論。

作者介紹

侯家楷

參與過非營利組織、TED x 策展、國際志工,現為城市浪人、180 學生顧問協會等社群夥伴。熱衷在陪伴「創造社會衝擊」(impact)的社會創新團隊,提供方案(或商模)設計、營運管理、社會影響力評估等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