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捐的舊衣,你收的回扣?揭開全球慈善二手衣貿易體系

0
圖片來源:http://edition.cnn.com/2013/04/12/business/second-hand-clothes-africa/

 

編按:

繼 NPOst 前陣子的熱門文章「當我們的二手衣再也無法倒給窮人,你會少買一點嗎?」,及徐沛然在《苦勞網》的一篇「捐出二手衣是幫助還是傷害?從一件 T 恤看非洲發展問題」後,全球二手衣商業行為引起公益社群不小的關注。本篇為徐沛然進一步針對二手衣全球貿易體系,討論慈善組織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其如何與商業行為結合。

 

當你收到募捐衣物的活動傳單時,你確定這些宣傳都是真的嗎?或許並不盡然。至少對倫敦大學發展地理系講師安德魯‧布魯克斯(Andrew Brooks)來說是如此。

真假慈善事業?

某一天早上,居住在英國諾丁漢(Nottingham)的安德魯收到一張傳單,上面是一位亞洲小女孩在災難過後的現場照片。雖然傳單上沒有註明地點等相關資訊,他仍舊透過網路搜尋找到了照片的原始出處──中國四川大地震後的現場。

那份傳單上這麼寫著:「所有衣服都將運往低度發展國家,以改善他們的生活及福祉。」然而,傳單上並沒有說明他們將如何達成這樣的目標,甚至沒有列出任何一個和中國四川震災有關的非營利組織。唯一可供辨識的,是一組假的公司註冊名稱和無效的聯絡電話。

14397854_10154738755223287_176564885_n

另外,他也曾經收過背景照片是一臺直昇機,並表示捐贈將會挹注於當地的空中緊急救護慈善服務。然而,經過他調查過後,製作這份傳單的公司和空中緊急醫療並沒有什麼關係。

這些都是假冒的慈善傳單,他們試著欺騙民眾,讓民眾誤以為他們捐贈的衣物將有助於特定的慈善目標,但並非如此。甚至有的時候,還會有人將慈善團體放在路邊募捐箱裡的衣服給偷走。或者是有些商業公司會偽裝成慈善事業,到社區放置募捐箱。捐贈者往往無法分辨這些箱子和慈善團體有何關係。

舊衣回收是門好生意

他們是因為「熱心公益」而爭奪二手衣嗎?顯然不是。恐怕是因為二手衣有利可圖,才會引發這類的搶衣大戰。蒐集舊衣是門有利可圖的好生意,回收車司機的報酬和其交給舊衣回收公司的數量成正比。據加拿大廣播公司(CBC)報導,有業者表示,他們的司機一週可以賺 1.2 萬美元,另外有業者表示,司機一年可能會賺到 20 萬美元。

高利潤吸引越來越多人搶食大餅,蒐集衣物的競爭日漸激烈,暴力衝突隨之出現。在加拿大安大略省(Ontario)就發生過有業者指控其競爭者拿槍威脅他。另外有不具名業者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有時人們會為了搶地盤而大打出手,有時也會偷其他人的捐贈箱或拿去燒毀。

圖片來源:http://wearethatfamily.com/2014/10/dear-world-lets-stop-giving-our-crap-to-the-poor/

圖片來源:http://wearethatfamily.com/2014/10/dear-world-lets-stop-giving-our-crap-to-the-poor/

商業公司收集二手衣當然是要販賣獲利,然而,我們捐給慈善團體的就是被拿去「做善事」了嗎?也不盡然,這兩者經常意謂者同一件事──進入二手衣的全球貿易體系。

某些擁有二手商品店面的組織,例如 Goodwill、YMCA,會挑選部分品質較好的衣物到店面展示販售。而其餘,包括大多數民眾放進捐贈箱內的衣物,都被稱斤論兩地賣給二手衣出口商。這些捐出的二手衣物,會被打包成捆,運送到遙遠的第三世界國家,賣給當地的進口商。當地的進口商再層層轉賣給大盤商、中盤商,最後就是在市場擺攤販賣二手衣的小販。透過這樣的過程,這些舊衣才被「送到需要的人手上」。

慈善與商業結合,逼出二手衣倫理問題

根據安德魯‧布魯克斯在其著作《服裝貧窮》(Clothing Poverty)中的整理,慈善組織跟商業公司在二手衣回收過程中,實際上有數種不同的合作方式。首先是最簡單的,由慈善組織直接將募集而來的二手衣,賣給出口公司。其次,則由二手衣回收公司負責收集該慈善組織的回收箱,再直接轉賣,慈善組織可分配到一定比例的獲利。第三種,則是慈善組織將「掛名權」出售給回收公司,讓回收公司可以直接使用該組織的名義放置募捐箱,並從事回收舊衣工作。

圖片來源:Ryan Graybill @ unsplash

他以英國慈善團體「幫助老人」(Help the Aged)為例,他們同時運作 2 種模式。「幫助老人」每年會發送多達 3000 萬個舊衣收集袋,其中 1300 萬袋由該組織分派,並由組織的員工和志工處理。而另外的 1700 萬袋則授權給 Precycle 公司掛著「幫助老人」組織的名義處理,Precycle 公司所得利潤的 50% 會分給「幫助老人」。

一般民眾其實不知道自己捐贈出去的舊衣會轉賣給商業公司出口,也不清楚原來掛著慈善組織名義的回收箱,可能是商業公司在負責處理。英國學者榭(Shea)和布瑞娜(Brennan)針對英國的家庭主婦做的焦點團體研究顯示,當人們得知慈善團體和商業公司有前述的各種合作關係時,他們會對此表示反感。這恐怕也是大多數慈善組織選擇隱瞞,或不主動說明其募集舊衣工作的原因。

然而,不主動說明的態度,隱含著欺騙捐贈者的倫理風險。二手衣的商業行為往往在被「揭露」後,對組織形象造成打擊。美國的知名慈善組織「星球援助」(Planet Aid)就曾經因此而遭受抨擊。有媒體發現,「星球援助」標榜的國際援助計畫僅占其 2011 年年度總支出 3650 萬美元的 28%,反而大部分的支出都花在收集和處理二手衣。人們一方面批評「星球援助」的工作內容和財務狀況不夠透明,同時也質疑,這樣一來「星球援助」究竟是慈善組織,還是一間二手衣回收公司?

圖片來源:「星球援助」官網

圖片來源:「星球援助」官網

許多從事國際援助的非營利組織都會募集二手衣物。有的直接轉賣給二手衣出口商處理,有的則是自己在第三世界國家有分類工廠,例如樂施會(Oxfam)在塞內加爾(Senegal)。然而,不論如何,民眾捐出的二手衣大部分都會進到發展程度較低的區域,例如非洲、拉丁美洲、東歐、亞洲等地區國家。關於這些數量龐大的二手衣,對當地社會的影響究竟是什麼?真的幫助到當地民眾嗎?

有許多論者指出,大量廉價的二手衣進口,摧毀了非洲許多國家原本脆弱的紡織成衣業,不僅造成失業,還使得他們難以發展更多工業技術。當然,這樣的批評不見得正確,且實際狀況也許更為複雜。然而,對於慈善組織,特別是以國際援助為工作內容的慈善組織,該如何看待這個議題,以及自己長期從事的舊衣募捐行動之間的關係?這些倫理議題,慈善團體恐怕不能以簡單的「做好事」回應,得更為嚴肅地思考與正視這些問題。


延伸閱讀:

捐出二手衣是幫助還是傷害?從一件 T 恤看非洲發展問題

當我們的二手衣再也無法倒給窮人,你會少買一點嗎?

作者介紹

徐 沛然

大學時期參與學生運動,就此發掘自己對社會議題的熱情。興趣廣泛,喜歡跨領域批判性思考。近期關注社會行動、貧窮與發展、社會企業等議題。曾任《苦勞網》記者,現為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