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音樂做社工」-《背著吉他靠近你》賴儀婷全台走唱自序
媽媽常會興奮地溜出廚房,語帶激動地說:「唉唷!怎麼那麼好聽!」再滿足地回到手邊的勞務工作,我一直不太懂媽媽臉上羨慕的神情是什麼意思,直到她告訴我,學琴曾經是她童年的願望,只是小時候沒有條件,我才明白「我能夠彈鋼琴」原來是一件這麼有意義的事情,那裡面有我的感謝和不捨、也有爸媽辛苦的承擔。如果不是爸媽,我可能不會喜歡音樂。
媽媽常會興奮地溜出廚房,語帶激動地說:「唉唷!怎麼那麼好聽!」再滿足地回到手邊的勞務工作,我一直不太懂媽媽臉上羨慕的神情是什麼意思,直到她告訴我,學琴曾經是她童年的願望,只是小時候沒有條件,我才明白「我能夠彈鋼琴」原來是一件這麼有意義的事情,那裡面有我的感謝和不捨、也有爸媽辛苦的承擔。如果不是爸媽,我可能不會喜歡音樂。
台灣非政府組織(NGOs)積極投入國際援助及發展工作,台灣企業在科技及環保等領域亦有創新成就,如何促進NGOs與企業共同投入國際援助工作,提升台灣對外援助的能量,已成為重要的議題。因此,為了推動台灣企業和NGO共同投入國際援助工作,Taiwan AID(台灣海外援助發展聯盟)將舉辦「企業參與國際發展工作坊」,邀請兩位日本實務專家擔任講座,以及知名企業及NGOs的資深工作者擔任與談人,討論「國際發展中的企業與民間組織──廣納的夥伴關係」以及「非政府組織和企業的夥伴關係──在2030年達成永續發展目標」,分享企業與NGO合作的經驗,提升台灣的國際援助及發展的效能。
我後來怎麼想,都覺得還好她那天沒有說:「聽演講麻煩死了,場地可能不是無障礙。」就不出門了。從小生活圈中沒有障礙者朋友的我,在秋慧闖進我生活後,才開始意識到:「啊,我們也得注意到這些人的需求才行。」
「人類已經可以登上月球,但障礙者卻還無法跨出台北市。」但,即使在四通八達的台北,不利於輪椅行動的崎嶇路段仍多、不具有電梯或斜坡的舊式公寓更多。這個問題,在身為輪椅使用者的台灣障礙者權益促進會理事劉于濟,受邀擔任一場活動的講者時發生了。
相對於其他歐洲國家,土耳其和德國是對難民收容持較開放態度的國家。土耳其是敘利亞鄰國中,唯一不需簽證的國家;而德國過去在二戰後,曾接收大批土耳其等國的移民協助戰後建設,在金融危機後也因為接受了許多希臘、西班牙的人才而受益良多。凡此種種,都是德國以勞動力需求、經濟建設為出發點、對難民持較開放態度的原因。
「Kiva 是一個線上小額貸款平台,你可以透過這個平台,出借小額資金給世界另一端的人,他可能是一個小農,或是嘗試創業的單親媽媽,或是一個需要付孩子學費的爸爸。最特別的地方是,你可以從這個平台上面,看到每一個借款人的照片,以及故事。」
近年來全世界吹起一陣社會企業風潮,從政府的戮力推廣、民間社企的蓬勃發展、到民眾的理解支持,從歐盟的跨國社會企業研究、到韓國的專法專署推動,社會企業之勢風起雲湧。
如果英國社企對於醫療服務效率做出的改革,都無法讓他們贏得標案,那麼標榜互助合作的組織類型有何前途可言?
男主角出門趕著赴約,卻發現計程車司機只看得懂手語、公車只載輪椅使用者,搭捷運發現只有身障者專用坡道,進餐廳跟女友見到面,菜單上印滿了點字,男主角心中不斷充滿疑惑跟挫折。影片最後提到了「換位思考、切身感受」,身心障礙者每天都在面對挫折與拒絕,隨處可見的騎樓跟門檻就可輕易擋下輪椅使用者。
以病人為主體的另一端,是高深莫測的醫學專業,特別是在醫院的場域中,社會工作者要如何為病人服務、才能和醫師或護理師良好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