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良專欄】對社會「破壞性創新」 社福界缺了什麼?(下)

圖/envato

口述/陳文良|整理/劉彥良

上篇文章提及「社會創業家」,改變以往捐款思維,藉「公益創投」(Venture Philanthropy)的投資觀點,改善公益團體經營模式。或許對部分讀者而言,這些概念可能有些抽象?接下來,我們來舉實際的案例:

社會創新實踐──美國社會創業家改變教育體系

同樣先從美國案例來看,美國所浮現的社會創新,以教育問題而言,美國的中學中輟比率曾高達38%,當家長試圖要求學校改善師資要求進修或是淘汰不適任教師時,教師工會就以罷工或是違反勞動條件為理由,拒絕配合。

各位可能會問,美國的公益組織都在幹嘛?他們各自都投入很多工作,無論是既有的工作或是政府預算委託的工作,只是,各忙各的,有時候未必合作愉快,畢竟,在募款和爭取預算的時候,可能彼此還是競爭者。這個時候,誰會注意到這個現象?就是那些具有社會創業精神的人。

圖/envato

創業家之所以能成功,通常他們會做功課:市場調查、人脈網絡請益、了解問題體系所在之處,一方面試著推動改變,另一方面盤算──推不動的話,要如何取代這些SOB?於是,有一群年輕人成立「Teach for America」,嘗試透過政治遊說爭取特許經營權,改變被教師工會阻礙改變的教育體系。

此類提出解決方案、推廣到全美許多城市公立學校,促使教育品質改革的成功模式,就被稱為「社會創新」,這是由社會上任何一方發起,後來逐漸引起不同部門重視,並且很可能改革既有體系中的一環,甚至取而代之的新組織、體系,或是既有體系的根本性升級改革。

實踐「社會創新」,打破「組織本位主義」是關鍵!

圖/envato

這樣的創新不會只是單一產品,通常會是把過去分工得支離破碎的體系,重新協調跨部門合作。因此,社會創新在這個地方,有時候是一種打破部門和組織本位主義,以社區為核心的規劃工作,強調的是Community Impact 而不是個別組織的Impact 。

談到這邊,各位想想看,我們經常面臨捐款人和社會大眾質疑「你們有領薪水嗎?」、「我們捐的錢可以直接給需要的人嗎?」、「請不要扣我的捐款行政費用」,甚至因為選舉話題片段解讀公益團體政治立場,而不是從各個地方面臨的共同問題,要求政府、企業、和公益團體在地組織,協調討論不要重複資源浪費;或是,避免培養出專業中低收入戶,除了政府補助還能到處申請到各種慈善會與基金會的救助金。

從「社會企業」到「社會創業」,台灣如何做好準備?

史丹佛社會創新評論當年曾經提出的十大社會創新,其中主要的觀念,是把商業部門慣用的名詞和精神:例如:企業enterprise、創業家entrepernuer、創業家精神entrepuernuership 這幾個加上「社會」social 這個形容詞,來與商業目的有所區隔。

這也是為什麼,台灣一開始推動社會企業的時候,是從勞動部開始,而現在,這個任務放到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因為為了解決問題而創設組織,的確是中小企業創業環境相關的議題,不過,各位猜猜看,在台灣,設立公司容易,還是設立公益團體容易?

圖/envato

我們從社會企業走到「社會創新」,不如稱之為「社會創業」,社會創新的定義,如果以前面的例子來看,他必須要認識一些問題的體系與方法行不通或是可以取代之處,帶來新型態的合作方式,一開始也許規模很小,不過,有個微型的跨界對話合作,成為未來規模化的原型。

因此,突然把原來登錄為社會企業的組織,因為政策的名稱,要更動改稱為「社會創新組織」,就我個人觀點不無疑義,甚至有人提議要立法,這就千萬必須從長計議了。

我們不如好好盤點一下,究竟我們現有的各種解決社會問題的組織、專業體系、跟社會需要和變革相關的生態系統,這個拼圖還缺哪幾塊,尤其,我們進入了數位時代,這個無論是提供服務,接受服務,購買服務都會留下數位足跡的時代,如何善用數據洞察和管理,比過去傳統方法更能即時預防、因應問題的到來。ˋ

培養「社會創業家」,為台灣社會打造創新解方

作為一個從大學到研究所都是讀社工的人,我從2008年剛開始接觸到社會創新這個概念的時候,感到非常的興奮,認為那會是解決社會問題的一個重要的機會或方式,但是當社會創新這件事情在台灣開始被討論、被執行之後,卻很少看到社工相關科系的學生,參與在這裡面。

圖/envato

是不是現在台灣的社工教育,比較缺乏跨系、跨領域合作的學程或是學位呢?在國外的話,這類的學位、學程是非常多的。無論是社工學院和管理學院合開的非營利組織管理碩士學位、社會設計與資料科學加上社工教育的碩士專業學程,為公益產業提供高階資訊科技人才,都是國際上的「社會創新」趨勢。

我們需要進一步探索台灣社會面臨的各種問題,讓這些問題討論研商能夠形成跨部門的溝通與合作,在企業都推動ESG來符合上市上櫃公司的資格。或是供應鏈的要求、以及公益團體在這個時代的解決問題專業有新缺口,都能在各議題領域找到「社會創業家」。如此一來,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台灣,才能迎接各種跨政府、民間、與企業投資的社會創新解方。


延伸閱讀:【陳文良專欄】對社會「破壞性創新」 社福界缺了什麼?(上)

核稿編輯:程士華

作者介紹

陳 文良

從事社會福利服務與公益部門發展迄今超過 20 年,東吳社工、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社工碩士,任職於臺灣聯合勸募協會 16 年,曾任聯勸副祕書長、祕書長。2014-2016 年擔任國際聯勸大中華區培訓總監。目前也擔任耕莘文教基金會、曉明基金會等組織董事。 從小受洗的天主教徒,喜歡天主教靈修方式的靜謐與默想,並且相信宗教信仰需要在社會責任的脈絡中實踐,除了追求內心平安和靈性的成長,也關懷導致人類陷於誘惑的社會結構,在自己所領受的天賦才能及人生經驗所形成的獨特路徑中實踐使命。 閱讀與研究興趣:非營利組織治理與管理、天主教的社會議題觀點與思想、公民社會的發展與在國家治理中的角色、社會創新、中國的公益組織發展與能力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