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良專欄】對社會「破壞性創新」 社福界缺了什麼?(上)

圖/envato

口述/陳文良|整理/劉彥良

這幾年來「社會創新」成了推動「社會變革」的顯學,在台灣的社會福利預算已經達到七千億規模的今天,社會工作專業推動社會變革的影響力還在嗎?

無論你是基層社工,或是其他專業的非營利組織工作者,都應深入了解社會創新的起源,以及它和台灣公益組織的關係。

社會創新未必要「新」,擁有「創見」才是重點!

由於很多人經常在問,到底什麼是「社會創新」?為了釐清,請容許我稍微花多一點時間介紹每一個名詞背後的來龍去脈。我引用除了史丹佛社會創新評論2008年的那篇「社會創新再探」還有美國前Indionapolis 市長,全美市長會議主席Stephen Goldsmith所寫的The Power of Social Innovation。

創新,是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得以持續進步的動力和文明發展的由來,然而,過去我們在審核方案計畫的時候,每當提到創新性,很多人誤以為審查委員喜歡「新的」東西,而忽略了「創」,或者說新的不見得是有創見的,創新的不見得是完全不一樣的,如果回到原文來看innovation 的字源,是novel ,新的意思,而前面加上in,有加深的意涵。

圖/envato

因此創新主要不一定來自於創意,而是把過去用來解決問題的方法或是工具,透過新的科技,其他一領域專業的啟發,提出新的解決方案而帶來的變革,經濟學家熊彼得就曾經提出人類進步的過程中有些創新是「破壞性的創新」,也就是有些事物會因為新的東西出現後完全被取代。

史丹佛社會創新評論,就針對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社會創業者(social entrepernure) 、社會創業精神(social enterpernureship)、以及社會創新(social innnovation)有了相當完整的說明。

社會創業家,指的是創立組織來解決特定問題和滿足新的需要的人,過去公益團體多半就稱之為創辦人,創業,有些人認為是一種敢於冒險承擔失敗的特質,因為大部份的創業都是失敗的,一次成功的很少。因而,具備這種冒險精神願意嘗試的人,稱之為創業家,而創立以解決社會問題為目的組織,這樣特質的人,就被稱之為「社會創業家」。

走入社會問題的「超級市場」,美國靠誰解決問題?

美國尤其是一個資本主義和講究個人自由的社會,他們的創業家往往財富累積到一定程度,就成立家族基金會或是企業基金會,從早期的福特基金會、洛克斐勒基金會到近年來廣為人知,離婚後有點尷尬的比爾和瑪琳達蓋茲基金會。

福特和洛克斐勒基金會對於美國海外的市場開拓以及影響力的傳遞影響深遠,無論是透過建立醫院與培養醫療人才,建構現代化醫療體系,推動公民社會的發展,都有很深遠的投資和影響,

圖/envato

美國的每一個地方,從聯邦、各州、大都會、城市鄉鎮,不同大小的生活圈,多半都有各種不同性質的組織維繫這個生活圈的各種功能。因此,無論是政府、學校、教會、社區發展協會、當地的聯合勸募、大學、志願服務組織、紅十字會、形成了一個解決各種問題的體系。

美國是一個人民比政府先到的國家,城市發展和工商業的發展也有非常密切的關係,例如:底特律是汽車工業城,而這個汽車產業在全球化和供應鏈的改變也就影響了城市的興衰。不過,也因為工商業發展與都市生活,當地的商會組織很早就開始運用工商企業創業時的市場調查,產業規模等專業知識用於社會問題的調查與解決方案的探討。

因而,都會區的大學往往也都是重要社工學院的重鎮,美國的教授常開玩笑說:「因為美國是社會問題的超級市場:要什麼有什麼」。

打破體制沉痾,為公益再創新局

各位也許會問,美國這麼完整的體系,怎麼這幾年來,無論是疫情、種族衝突、隨機性地槍殺群眾、學生,等問題,怎麼還是層出不窮?

是的,為了解決上述社會問題,剛剛提到的各種類型的組織,包括「政府」、「商業」、「公民社會及公益團體」等三大類型,任何組織存在時間一久,形成龐大體系的同時,政治、派系、官僚、都會成為問題和阻礙。

圖/envato

此時就是社會創業家們介入的時刻!過去這些龐大體系由於運作成熟,募款和資產豐富,久而久之,開始有傳統上支持這些既有體系的企業主,把股東評估企業專業、及經理人是否為股東的帶來更大的價值投資進行效益評估,嘗試看看這些組織是否如預期地扮演應有的角色。

社會創業家們因此開始了「公益創投」(Venture Philanthropy)不再每年固定捐大筆錢,接受表揚就結束了,他們會親自了解的這個組織與他設立目的,是否在當地達成預期的目標?或是,這個組織創辦人已經年老了,一直說要退休,結果退的都是傳說要接班的人跟中層主管。於是,有的公益創投會著重在協助公益團體建立接班人制度。

「投資」公益,創造「企業、組織、社會」多贏契機

言至於此,各位應該能夠理解,也許你所屬的機構、組織其實也有類似的人或企業扮演這個角色,在這邊,我要藉這個機會向我在聯合勸募任職的18年間,帶著我們用更專業的方式與企業合作的前任副理事長,南僑集團最近過世的副會長陳飛鵬先生致意。他在聯勸扮演的就是這個挑戰我們過去只站在公益團體思考的合作思維,調整到如何善用企業的品牌、影響力、核心能力來創造雙贏。

所以,企業家或是投資者從事公益的時候,這幾年我們越來越看見,他們不會只扮演捐款人的角色,他們希望扮演投資者的角色,研究財報、研究運作模式,提出問題和挑戰,這些現象在台灣也已經是稀鬆平常的事。(本文未完待續)


延伸閱讀:【陳文良專欄】對社會「破壞性創新」 社福界缺了什麼?(下)

核稿編輯:程士華

作者介紹

陳 文良

從事社會福利服務與公益部門發展迄今超過 20 年,東吳社工、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社工碩士,任職於臺灣聯合勸募協會 16 年,曾任聯勸副祕書長、祕書長。2014-2016 年擔任國際聯勸大中華區培訓總監。目前也擔任耕莘文教基金會、曉明基金會等組織董事。 從小受洗的天主教徒,喜歡天主教靈修方式的靜謐與默想,並且相信宗教信仰需要在社會責任的脈絡中實踐,除了追求內心平安和靈性的成長,也關懷導致人類陷於誘惑的社會結構,在自己所領受的天賦才能及人生經驗所形成的獨特路徑中實踐使命。 閱讀與研究興趣:非營利組織治理與管理、天主教的社會議題觀點與思想、公民社會的發展與在國家治理中的角色、社會創新、中國的公益組織發展與能力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