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流」與「循環」 哪一個才是打造永續「食物鏈」的解方?

文/劉彥良

人與食物的連結,不僅止於餐桌上的美食,那些吃不完的、或是在料理過程中產生的廚餘,你知道它們去了哪裡嗎?「都市蚓農」與「即食一嗑」兩家社創團隊,便從「廚餘處理」與「食品消費」的環節,為食物利用找尋永續解方。

根據環保署統計,台灣在2021年的廚餘回收量為48萬噸,相較於2020年少了4萬多噸,這代表台灣人去年更加惜食了?這兩年為防堵非洲豬瘟,政府祭出禁止廚餘養豬、廚餘丟垃圾車等措施,連帶衝擊台灣廚餘回收體系。

把「分解者」帶回家 廚餘桶化身園藝沃土

「我們以為廚餘回收可以送去堆肥,事實上卻只有少數能成為有效肥料」都市蚓農共同創辦人林琬曼解釋,廚餘要變身「肥料」,需有環境的「分解者」──蚯蚓、微生物等協助「消化」廚餘,但近年環境惡化,自然環境消化廚餘的能力,早已跟不上人們製造廚餘的速度,許多廚餘歷經三、四個月堆肥,仍然無法成為肥料。

大量廚餘運送耗時耗力,又難以迅速分解。若能將家用廚餘「小量、就地分解」,就能使廚餘循環更具效率。林琬曼表示,都市蚓農的「都蚓箱」,正是分解家用廚餘的助手。「都蚓箱」將蚯蚓、環境益生菌等分解者集中於箱內,使用者將廚餘置於箱內兩到三天,即可化為具有養分的沃土。使用者可以在箱中種植花草,構建一座小型田園。

都市蚓農開發「都蚓箱」改善廚餘回收方式。圖/取自都市蚓農臉書粉專

「堆肥的同時,也是使用者重新認識『廚餘』的過程」林琬曼說明,廚餘堆肥強調「多元」,使用者需檢視家中廚餘組成,例如過多水果可能導致含氮量過高,堆疊時就須注意水果含量。使用者檢視廚餘,也重新認識了自己吃進去的食物。將「食」、「農」相互結合,不僅促進自然資源的循環,也讓人成為循環體系的一部份,透過堆肥調整食物攝取,使環境與自身生活都能更加健康。

林琬曼表示,都市蚓農開發都蚓箱,不僅解決廚餘問題,歷經五年反覆嘗試,農民透過都蚓箱獲取自然肥料,種植成果也不輸採用農藥、化肥的慣性農法。

林琬曼指出,今年進駐社會創新實驗中心期間,透過課程接觸到ESG、碳幣、影響力投資等概念,開啟了團隊新的視野,期望未來透過食物運用的永續循環,吸引企業投入,促進環境友善農業體系。

改善市場運作,讓廚餘減量造福商家、消費者

改善廚餘回收方式,能夠促進食物循環利用。但在食物變成廚餘前,若能將其「搶救」下來,使更多人得以溫飽,也是「減少食物浪費」另一條思考路徑。「即食一嗑」便從即期食物著手,試圖在食品消費市場,改善食物資源的運用。

即食一嗑執行長陳謙美觀察,儘管近年不少通路業者啟用「即期品折扣」的行銷模式,也在APP設置即期食品查詢功能,然而即期品從查詢到購買的時間差,可能讓消費者出現「看得到買不到」的狀況,且各通路的即期食品查詢方式也不盡相同。若能將超商、餐廳等通路資訊整合,並在APP中增設即期品預定功能,將有機會增進消費者查詢、購買即期品的頻率。

即食一嗑於中原大學舉辦試營運活動。圖/取自即食一嗑官網

即食一嗑預提出的問題解方,是為即期食品預購的APP系統,目前已針對中原大學周邊進行三個月的試營運,陳謙美表示,有大學生在使用者回饋中分享,試營運期間因頻繁使用APP,開始關注即期食物議題,也透過即期品預購,接觸以往不曾注意過的餐點選擇。

「在解決即期問題的同時,我們同時也讓消費者拓展他的生活圈、幫助店家新增低成本的宣傳管道」陳謙美認為,透過即期食品的媒合,將能在食物永續、消費生活與店家經營間,達成「三贏」的商業模式。

核稿編輯:程士華

NPOst 編輯室

NPOst 公益交流站,隸屬社團法人臺灣數位文化協會,為一非營利數位媒體,專責報導臺灣公益社福動態,重視產業交流、公益發展,促進捐款人、政府、社群、企業、弱勢與社福組織之溝通,強化公益組織橫向連結,矢志成為臺灣最大公益交流平臺。另引進國際發展援助與國外組織動向,舉辦每月實體講座與年會,深入探究議題,激發討論與對話。其姐妹站為「泛傳媒」旗下之泛科學、泛科技、娛樂重擊等專業媒體。NPOst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post.tw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