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NPO都想創新? 潛在路徑與難題面面觀
文/程士華、劉彥良
根據最新調查,為了擴大服務量能等目標,台灣有九成以上的非營利組織(NPO)工作者,都對「創新」深感興趣,然而回到現實,組織內部共識、資金、人力及創新方法等匱乏,仍是創新所需面臨的考驗。
明怡基金會、NPOst今(25)日共同發布「台灣非營利組織創新生態調查」報告並舉辦座談會,明怡基金會執行長鄭柏琦指出,全台灣約有逾5,000家登記在案且運作中的非營利組織,本次調查共蒐集到有效問卷536份,更進行了17場深度訪談,主要填答者來自兒少、老人福利及身心障礙服務組織。
調查顯示,即便在資金、風險的壓力下,台灣非營利組織受訪者當中,約有60%表示組織曾經或正在實踐創新;另有30%表達有嘗試創新的意願,但目前尚未啟動;僅10%受訪者可能因服務方案已成熟等因素,認為無實踐創新的必要,整體而言多數NPO創新的動能高,並願意努力實踐。
針對創新的想像,調查指出,73%NPO工作者認為,創新是為了能產生更長遠影響的解決方法,若不確定創新的價值為何,發展創新就不會是工作者的優先要務;在實務上,創新方案需要通過組織內部層層關卡,有57%受訪者指出,新提案會交由主管或提交到組織會議中,決議是否採用後再進行。
調查指出,NPO基層及管理層即便有意要推動創新工作,仍面臨兩大隱憂及挑戰,包括對創新優化的共識、組織決策層對創新風險的態度等內部問題;在結構面,則仍缺乏資金彈性程度、跨專業人才,以及更貼近需求的創新方法。
NPO創新的三種形式
明怡基金會專案經理原承君表示,實際訪談已在推動創新方案的NPO發現,創新的形式可能發生在輸出內容、輸出方法及服務模式等三個面向。
在服務內容上,勵友中心在進行青少年就業服務時,除了常見的寫履歷、練習面試、商家媒合等業務外,更開發心理牌卡遊戲「尋.嘗日」,協助青少年職涯探索。
以服務輸出方法為例,以兒少服務為主的張秀菊基金會、乘風少年學園,近來都開始將資訊工具導入服務當中,包括以影片取代實體就業力課程、以網路社群提供外展服務等,以直播、網路社團及聊天室作為服務場域,突破地理的限制。
在服務模式上的創新,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致力於解決開發中國家顱顏患者缺乏適當醫療的問題,其服務已不再是單純進行義診或補助免費手術,而是以「能力建構」為核心精神,以義診建立合作關係後,再以獎學金計畫贊助當地醫療人員來到台灣接受培訓,提升醫師及醫療人員的專業技術,逐步建立在地的專業顱顏醫療團隊,並提供生理及心理的全人治療。
除了政府經費之外 解方可能在哪?
原承君指出,對NPO夥伴而言最大的問題,重點在「接下來可以怎麼做 ? 」
參考不同NPO的做法,報告指出,其中一個解方在於,組織可以有意識地在大眾捐款中,保留創新的資源,讓組織能即時做出小規模測試,相較於較無彈性的政府採購服務,特別是非指定用途的大眾捐款,有較多自由運用的空間。
根據台灣公益責信協會《公益觀察2021:風險社會裡的信任與連結(臺灣捐款人行為調查)》,大約一半的捐款人會關心捐款運用,63%的捐款者對NPO信任,82.7%的捐款民眾幾乎不看財務報告。
別再上對下管理 嘗試平等的組織文化
今日調查發表會座談中,YouTube 共同創辦人陳士駿指出,Google能打造創新環境的關鍵,在於管理階層願意給專案管理者很大的權限,組織內的管理並非由上而下,而是以平等的關係對話,這使得公司內的同事、主管願意交流想法,在即時反饋與集思廣益中,碰撞出各種創新方案。
台灣數位文化協會秘書長陳文良建議,若組織資源允許,可成立研發部門,將擁有不同部門、跨領域工作經歷的成員集結於此,減輕研發成員在日常業務中的負擔,能有更多的心力與時間規劃組織的創新路徑。
明怡基金會創辦人張明正呼籲,從事公益創新要有「擁抱失敗」的勇氣,但仍須設法降低失敗的風險與衝擊。因此創新需從客觀資料著手,而非以情緒、直覺左右決策。從微小、可驗證的範圍去嘗試創新,進而將小規模的成功經驗拓展到更全面的領域,才能由小而大創造改變的可能。
綜合與談人回應,NPO欲開展創新,若以開放的態度建構組織文化,更能使組織成為創新的搖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