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O需要更彈性的經費 從聯勸「協導計畫」談起
文/程士華
經費是非營利組織經營最大的難關之一,各項專案經費難以支應日常運作,更是影響組織體質的隱憂,台灣數位文化協會秘書長、台灣聯合勸募協會前秘書長陳文良表示,過往在聯勸推動「協導計畫」時,就深刻檢討過專案式經費的問題,編列一個比例的預算,去支持募款困難的小組織。
借鏡國際NPO管理概念,天下文化近期出版《精實影響力:非營利組織的創新》中文版本,內容提到,指出政府或企業的傳統經費補助案,經常會要求提案單位,詳細列出專案規畫,包含活動、預算及人員配置等細目,這套模式在軟體開發過程中稱為「瀑布模式(Waterfall Model)」,現代已被視為風險較高的規畫方法。
然而改變談何容易,特別是陷在上述模式中的社福團體,更能擺脫專案式經費的束縛,《經實影響力》作者張安梅建議,NPO與捐款人溝通時,可從小小的動作開始,規畫5%、10%的經費,作為一扇「創新之窗」開展組織服務的創新形式,又能讓贊助者接受相關風險。
打破補助慣例,以彈性空間、專業協助開展「創新之窗」
陳文良指出,過去在聯勸的經驗中,「協導計畫」就是一個相當於上述「創新之窗」的機制,突破聯勸專案經費補助的形式,協導計畫提供較全面的支持,去鼓勵募款面臨困難的組織,相較於成熟的服務形態,這筆經費也提供了一定的彈性空間,還會有專業委員的協助。
陳文良表示,當年通過計畫的團體,包括德桃癌症關懷文教基金會、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仁愛修女會露德之家、高雄市超越顛峰關懷協會等,特別是輔導癌症議題的這個經驗,讓他特別印象深刻。
陳文良表示,在當年的環境中,醫療資訊多是專業知識份子的術語,大眾難以接近,因而有很多人會選擇坊間偏方,往往造成更大的健康負擔,民間團體在那個年代,要從無到有推動科普,就需要更彈性的經費支持,也很高興這麼多年下來看到成果的普及。
陳文良呼籲,要讓好事成功,贊助者本身要學會「等」,同時還要保持好奇心,看見社福第一線工作者,致力於解決問題的渴望,這個渴望會帶來創意,帶動更多的討論與碰撞,企業若要支持公益,比起看表面的服務數字,要有投資的觀念,等待成功發生。
(核稿編輯:劉彥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