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智造】創造永續的生產與消費模式── 社會企業與通路商都「有責」的ESG策略

文/趙家薇

編按:社會創新實驗中心舉辦四周年慶活動,透過虛實整合的座談、工作坊,集結公益組織、社創企業等各界人士,看見群體智慧如何在跨領域激盪中,匯聚改變社會的能量。NPOst獨家直擊活動現場,推出「群眾智造」系列專文,帶大家看見台灣近年社會創新的成果,並為台灣的未來發展,描繪更具活力與韌性的藍圖。

群眾智造—社會創新實驗中心四周年慶活動「有責有力量—企業行動」,邀請新東陽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麥升陽及臺灣藍鵲茶/石虎米創辦人林宜平,分享企業投入ESG與責任生產的努力成果。擔任主持人的政務委員唐鳳,呼籲各界一齊響應責任消費,不論是實體或是電子商務,人人皆可成為擴散有責品牌的一環,協助推廣社會創新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第12項「SDGs12責任生產與消費」。

企業從生產源頭開始實踐永續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自民國109年開始推行有責商行,集結全臺社會創新組織以及大型企業通路,共同創造永續環境與社會。作為響應有責商行的通路商先驅,新東陽的經營理念為誠信、創新、靈活、永續,追求健康永續的「樂活(Lohas)」是企業的核心宗旨。新東陽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麥升陽分享,新東陽注重源頭管理,完整的產銷履歷能讓消費者對商品更加了解,產品履歷與流通履歷的雙重保障,是重視食安與健康的新東陽給予消費者的安心保證。

圖/新東陽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麥升陽

而企業在溫室氣體減量上,也做了不少努力,麥升陽提到,紀錄片「不願面對的真相」是提醒企業重視氣候變遷的契機。2015年的巴黎協定後,不僅全球領袖開始正視氣候變遷議題,企業更須提前布局,新東陽開始盤點工廠的碳排放量,以省電省水、環保永續為企業目標,成立全臺首個食品綠工廠,期望能於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放。麥升陽說,不論是溫室氣體的減排到淨零,抑或是友善環境的永續經營,對企業而言,只有超前部屬,才能真正回應社會對企業實踐ESG的期待。

通路商第一站 提升企業責任生產的能見度

身為有責商行與實際通路合作的第一站,新東陽與經濟部合作,於國道西湖服務區成立首間為期三個月的快閃店,販售臺灣在地品牌,嚴選強調自然農法的廠商,向消費者提倡環保愛地球,傳遞友善消費的理念。作為通路商的新東陽以上市公司的標準推行CSR,例如:將傳統照明改為LED;引入水足跡;使用太陽能再生能源的國道休息站與服務區;食材包材多功能化的循環再利用;打造無菸國道(停售香菸與設置熄菸桿)促進用路人健康;以環保竹纖維餐具取代美耐皿、取經日本設計新款垃圾桶落實回收減廢等。

圖/新東陽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麥升陽(圖左)、臺灣藍鵲茶/石虎米營運長林宜平(圖右)

新東陽的展售平台,讓在地農產及有責商品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萬事起頭難,資訊雲端化、履歷化,樣樣都需要耐心投入成本,麥升陽希望消費者能看到企業對責任生產的努力,並不吝給予肯定,讓有責品牌能因為消費者的關心和認同得以持續運轉,共存共榮。只有生產者或通路肯對產品負責,消費者才會有更好的選擇。

以環境友善為初心 打造消費者、企業與農家的永續循環

環境友善品牌臺灣藍鵲茶/石虎米是首批進駐新東陽有責商行快閃店的社會創新產品。營運長林宜平分享臺灣藍鵲茶以「流域收復」的核心策略,透過公眾地理資訊系統,經營與農家的關係,期望成就無農藥、無化肥的集水區,守護翡翠水庫上游北勢溪的茶葉。透過契作、插牌、工作假期等培力與契作,與企業串連,以巢邊幫手制照顧坪林茶農,共同收復茶園。石虎米則複製流域收復概念,透過當地農家自覺的保育意識,把農地變棲地,在農商整合下進行棲地保全。

圖/臺灣藍鵲茶/石虎米營運長林宜平

近年來,臺灣消費意識覺醒及保育觀念抬頭,消費者、企業與農家形成的三角循環,能有效達成SDG第十五項陸地生態的保護生物多樣性目標。後疫情時代,企業開始規畫數位契作轉型,從負碳商品認證、農業科技化,甚至出版ESG報告書,一步一腳印耕耘,矢志成為友善環境的品牌供應商,也期望能越在地越國際,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發熱。

社會企業與通路平台協力合作 打開永續世界的大門

通路是產品的最後一哩路,對於推廣在地農產品有決定性的影響。站穩腳跟後,企業開始運用原物料開發多元商品,仍以永續、不浪費、再循環為主軸,將碎米製成甘酒、白糙米製成米香等,完整利用食物循環。此外,林宜平也強調,在生產前緣即須思考產品的包裝與設計,採用FSC材質印刷,以少量包裝測試消費者接受度,透過社會企業與通路平台的協力,讓永續消費的概念更深入人心。

除了在有責商行實體門市上架推廣產品外,線上通路、企業契作、產地環境教育,都是社會企業致力推廣的領域。林宜平坦言,與通路合作能提高觸及率,為企業打開另一扇窗,加上疫情後新增的海外通路訂單,以及許多企業以實際採購支持臺灣在地農產品,為他們打了一劑強心針。對社創良品而言,對消費者負責的初衷始終不變,以石虎米為例,即使是標榜無農藥的在地米,因破碎地鄰田相近,逐批進行農藥檢測是他們不變的堅持,在每個環節都落實責任生產,不僅對自己負責,也對消費者負責。

責任生產與消費 人人有責

政府攜手通路與企業提倡責任生產,期待未來能串聯更多企業加入永續行列,責任生產與消費,人人有責,不只生產端,消費者也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林宜平提出淺綠色消費的概念,建議消費者能循序漸進增加環境友善消費的頻率,她認為,有自覺意識的轉型,更能有效培力綠色消費族群。而責任消費與企業本身ESG策略及永續形象更是相輔相成,如同麥升陽所提,消費者的支持是對企業最好的鼓勵,讓企業能更有動力把關產品品質,追求共好。

圖/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

每個人都是一份不可或缺的力量,主持人唐鳳以「Accountability」作結,日文譯為「說明責任」,他強調,責任是雙向的,不只是生產者與通路商需負責,消費者也肩負著傳播責任,只有共同理解與實踐責任生產與消費,才能真正成就永續社會。

NPOst 編輯室

NPOst 公益交流站,隸屬社團法人臺灣數位文化協會,為一非營利數位媒體,專責報導臺灣公益社福動態,重視產業交流、公益發展,促進捐款人、政府、社群、企業、弱勢與社福組織之溝通,強化公益組織橫向連結,矢志成為臺灣最大公益交流平臺。另引進國際發展援助與國外組織動向,舉辦實體講座與年會,深入探究議題,激發討論與對話。其姐妹站為「泛傳媒」旗下之泛科學、泛科技、娛樂重擊等專業媒體。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post.tw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