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觀光】轉譯雙溪之美:綠色寶藏的創生之路
文/特約記者 許齡文
注腳雙溪工作室內部擺設,體現出對雙溪地方創生的展示。
牆上掛著大型木製淡蘭古道示意圖與古道的歷史介紹,一旁的木桌上,放置許多農特產品,那是雙溪小農們的在地產出:天然酵素、檸檬乾、果釀等等。
木桌另一頭是座直立式展板,展示出簡淑慧在引導小旅行時,和廚藝師吳月圓一起引導前來參與的旅人製作的淡蘭飯包活動。
簡淑慧指著淡蘭古道地圖上離工作室最近的燦光寮古道,談起她作為旅人的引路人,走在古道之際,如何拉起旅人與在地人文的連結。雙溪是過往旅人行走淡蘭古道北路的中繼站;在雙溪的觀光行銷上以「淡蘭的北路中繼站」打出知名前,政府是先以「低碳」作為雙溪的推廣。
低碳旅遊之下:淺碟的觀光經驗與低碳內涵
伴隨全球化風潮,以及為因應氣候變遷與全球暖化,台灣在低碳政策上有一系列的投入,其中,2007年新北市政府選定坪林區和雙溪區作為示範區,推動低碳旅遊,雙溪也因此開始以「低碳」作為在地發展特色,進行長達10年的低碳旅遊經濟。
2009年新北市環保局推動「雙鐵雙溪低碳旅遊」的觀光方案,以低污染交通工具主軸:特別提供遊客免費雙鐵觀光列車、騎乘自行車、20人座接駁車方式進行遊覽,輔導商家不使用免洗餐具、鼓勵遊客自備環保餐具、落實低碳的綠色行為。
媒體大力報導、宣傳,雙溪曾以推動低碳旅遊引來大量人潮,然而雙鐵方案在執行近十年以來,並未使當地觀光產業凝聚與突出,且低碳內涵並未深入當地。
從旅遊經驗來看,在地解說員的導覽內容空洞,在地人文情景與山水特色難以傳達至遊客,造成旅行經驗非常淺碟;從安排行程來看,旅行社主打「一生必來一次」聳動卻缺乏獨特性的標題,當眾多旅客進入寧靜的農村,在廟宇前大排長龍、擲筊,或在刨冰店排隊購買,這是簡淑慧所認為的「菜市場式的觀光」,使網路充斥在雙溪旅遊的負面評價,回客率並不高,這樣的旅行缺乏質感。
當地小農張學良回憶那段因低碳旅遊所帶來的人潮:「當時來這邊(雙溪)遊玩的人很多,問題是來我們雙溪都是走馬看花,登山啊、古道啊、自行車啊,但是他沒有特殊的東西、沒有讓人駐足的地方」、「大家來就走了,你走你的,我走我的,沒有連貫的東西」
她也在某次參與當時雙溪低碳大會時,發現到即便公部門以上至下地指導、導入低耗能、減包裝和減耗材等環保政策,以及強調旅遊碳足跡,但雙溪在地組織例如雙溪低碳商圈促進會對環保意識持消極態度,多認為在地店家是無法配合不提供旅客塑膠袋和免洗筷的,同時,他們的討論主軸仍以帶動店家經濟、旅遊動線和爭取補助款等提升經濟利益為主。
由新北市環保局所推動的雙溪低碳旅遊,近十年期間雖曾創造旅遊高峰,但並未將低碳的概念實質落入在地;淺碟式的旅遊經驗也無法使雙溪成為永續性的觀光產業。
文化轉譯者的角色:深度導覽體現在地農業文化
雙溪雖還未建立起如「想到坪林,便想到茶葉」顯著的觀光產業;但是,這個古樸的農村,具有深厚的百年農業文化,農作物如段木香菇、竹筍、和水梯田,是以友善農耕方式進行生產;同時山林保存豐富環境資源和水源,是珍貴的綠色寶藏。
2014年簡淑慧訪問環保局,並思索未來雙溪方向,同時,新北市觀旅局也預備推動雙溪觀光活動。於是從小在雙溪長大的簡淑慧,憑著過往工作經歷累積的媒體行銷與活動企劃能力,她將自己定義為「在地文化轉譯者」,以活動規劃凝聚有機小農經驗、在地小旅行、和推廣可食地景(註1),將雙溪百年農村文化體現出來。
透過對永續觀光的規劃作為手段,希望能推動雙溪的在地創生。
2018年,注腳雙溪工作室成立,這屬於微型社會企業,透過串起有機小農、鄉土藝術家和良品店家,推動食農教育和深度導覽,與過去在雙溪觀光行銷目的不同,注腳雙溪拼的並非大量旅客來訪,而是能促使旅人再訪的感動。
「結合淡蘭古道、與結合幾個店家,它就是有脈絡地講,我們把情境放在過去的旅人走在淡蘭古道」
簡淑慧將一次遊客的旅行體驗,透過情境式的包裝,參與的遊客成為途經中繼站、要走往淡蘭古道的旅人,作為導覽的簡淑慧,則化作引路人,帶領旅人融入雙溪當地文史裡,「這就不會是推銷式,而是引導式」。
小旅行,牽起小農故事與低碳精神
導覽途中會至各個店家採集在地食材,隨後並將各食材,例如段木香菇、有機雞蛋、紅菜等等,化作獨有的淡蘭飯包,這是為後續爬行淡蘭古道時所準備的「行動糧」,淡蘭飯包並沒有特定的款式,隨著四季變化食材,如同「開箱雙溪的四季,是依據雙溪的四季而創作」。
透過製作淡蘭飯包,簡淑慧也能介紹在地小農,透過小農故事推廣農產品。
小旅行的流程,也涵蓋體驗有機小農農場;與注腳雙溪第一個合作的有機小農吳恒毅,從小在雙溪泰平里生長,是名自然愛好者,退休後與其他四兄弟在家鄉經營吳家兄弟農場,向旅客導覽以有機耕作所種植的農作物,如段木香菇、木耳、南瓜等。竹筍季時,會帶領旅客下田體驗,判斷竹筍位置、與如何挖竹筍。
同時吳恆毅也向旅客介紹石造古厝,以及在泰平偏遠地,過往居民艱難困苦的生活點滴,唱誦從孩童時期便學會的相褒歌,介紹風俗、俚語等,讓旅客能夠感同身受。
除了上述體驗觀光的設計,簡淑慧不忘將低碳精神落實在小旅行的各處細節,例如,採用野薑花取代塑膠袋,提供給市場販賣草籽粿的攤販;淡蘭飯包提供的便當盒,都可回收再利用,以及,透過洗淨的薑黃葉,取代蛋糕盒的錫箔紙,除了環保,也兼具美感與在地性。
「質感會感動,而感動就會留下印象」簡淑慧規劃具質感小旅行的規劃,讓旅人能夠獲得獨特的經驗,而永續觀光的內涵同時促進環保意識,這需要匯集在地認同,促進與旅人共好的局面。
推動在地創生面臨困難:有機小農的虧本生意
以文化轉譯者身份推動在地創生這三年以來,簡淑慧同時面臨著挑戰:百年梯田小農張學良,上星期停止了和注腳雙溪合作。
創造能與在地小農常態性的合作、共好機會,除了是凝聚對環境意識的共識,尚需評估是否能實質促進經濟。
張學良的水梯田位於燦光寮古道之下,他所種植作物過去可用以提供在地小旅行的淡蘭飯包或蔬菜箱等的有機蔬菜。然而,讓他決定停止供應蔬菜的原因在於:這三四年下來,做的多是虧本生意。
從小便生長在雙溪,張學良家裡以務農維生,後來中學離開家鄉,即便離開家鄉讀書、工作,他與弟弟每個週末都會回到雙溪,在那塊水梯田上種植農作,這是他對於農耕的興趣,也是對家鄉土地的情感。
他在52歲時提前退休,回到雙溪過著有機農耕的生活,目的不在賺錢,而是不在讓這片水梯田,隨著老前輩的凋零一并荒廢。
日復一日地,時常天亮即做工,田地的支出並不低,如需購買肥料、農器和株苗等,張學良為了能填補田地開銷,有時會到鄰近農場割草、栽種,賺取費用。後與簡淑慧合作,提供注腳雙溪有機蔬菜。
然而在運作了三、四年後,張學良隨後發現兩個問題,第一,注腳雙溪的小旅行次數不具固定性,對他來說,往往一個月僅提供兩三次,又因為每次小旅行旅客人數和蔬菜每次的提供量不多,以及小旅行的收費並不高,相對照之下,在每次的供貨流程裡,需涵蓋拔菜、整理、清洗與載送等程序,花費一整天的時間和車子油錢,成本預算遠大於獲得的收益。
第二,有機蔬菜不易種植,且水梯田的地勢不平坦、能種植範圍不大,位於東北角的雙溪,冬季下雨頻繁,造成供應量無法穩定。與南部平原相比較,南部一甲的栽種量遠多於於雙溪水梯田的三倍之多。
「這是很現實的問題,你要生存」,即便對於注腳雙溪所持理念和對在地創生貢獻表示認同,但張學良認爲以現況來講,仍須顧及經營利益、至少能與成本持平。
在地創生:創造能讓青年回來的地方
在地創生的實踐困難性來自多種成因,以注腳雙溪面臨的挑戰來看,經費上的不穩定,與小農合作上尚難以使其獲得穩定利潤,社區是否認同與支持都是簡淑慧這三年來及往後將不斷面對的課題。
隨著訪談結束,夕陽下的餘暉將隔著坪林溪的聚落暈染地沈醉粉紅,簡淑慧前往離工作室不遠的雙溪高中,為與綠精靈社團的高中生和在地小農一同建設的可食地景,整理與澆水,成了她每日待辦之一,引導在可食地景上栽種當地作物,除了可作為小旅行導覽行程之一,同時也是向當地青年對家鄉認同、認識與鞏固的媒介。
當地小農們退休後的回鄉耕作,代表對家鄉的情感,友善農耕的做法凸顯有機農業,可化作雙溪顯著產業,讓雙溪不再是個青年無法回來、就業的地方;透過地方創生讓古樸的農村賦予重新活化的機會,重現過往古人來往淡蘭中繼站的活絡,讓外來旅人和在地居民都能予以珍惜這份綠色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