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上網,就等於善用科技? —— 「量」與「質」的數位落差,關於數位文化資本(上)

文/臺北大學社會學系馬國勳助理教授(感謝臺北大學社會學系鍾可郁同學的協助)

資訊與數位科技的發展蓬勃快速,並且不斷推陳出新。上個世紀末的人們常問:「網路與數位科技會不會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到了這個世紀,這類的問題已退居幕後,現代人更想知道的是:「下一個新推出的科技,將會是什麼?」

社會學者所關心的其中一項課題,是不同程度的數位近用(digital access)與不同種類的使用方式(digital use),如何產生新型態的不平等,進而形成一股難以消弭的「數位落差」(digital divide)。

數位落差還存在嗎?或是,真的消失了嗎?

這問題自 1990 年代開始出現,到了 2000 年初備受學者們關注。但到了 2020 年的今天,關注這類問題的研究者似乎沒像以往那麼多了,彷彿數位落差已不復存在,或至少不再像過去那樣嚴重。

在台灣,有些人可能會疑惑:「真的還有所謂的數位落差嗎?」如今人手一台 smartphone,不分男女老少、處處可上網、便宜又快速;以時薪 150 去算,只要存足 10 幾天的打工錢,就可以買一台設備齊全的電腦。

Tianyi Ma@ unsplash

學校方面,新聞媒體經常播報,政府為了彌平城鄉差距,願意傾注更多金錢補足偏鄉設備,導致偏鄉學校的電腦數比學生人數還多。即便是其他經濟落後的國家,例如非洲,不也是人人手中皆有一台可連接衛星、能上網又方便好用的智慧型手機?

但,數位落差真的消失了嗎?

Glenn Carstens-Peters@ unsplash

本文的關注焦點是新世代的青少年,重探學校與教育場域裡的數位落差。針對此一議題,本文將初步介紹相關的文獻論述,並以統計數據作為輔助,藉以反思「數位落差」是否持續值得未來的研究者與教育家們關注,以及我們該朝哪個方向去探究這個議題。

第一類型的落差:「量」的差異

過去的學者將數位落差區分成兩種形式。第一類型的數位落差(the first digital divide)關注「量」的不平等,例如:個人在家是否擁有電腦?個人平均每週使用網路的頻率有多高?過去的研究者指出,在已開發國家或高度後工業化的社會,這一類型的數位落差已大幅減少,不再像以往嚴重。

我們可以用下圖一來觀察到這種趨勢。此圖乃根據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簡稱 PISA)在 2012 年針對各國 15 歲的學生所蒐集的跨國資料,比較台灣與韓國、日本、新加坡、上海、香港、與澳門等地方的第一類型數位落差。

這裡探討的是性別差異(圖一上半部)與家庭社經地位差異(圖一下半部)。資料顯示,性別差異已不如以往明顯:不管是台灣或其他幾個亞洲國家,在家中擁有電腦或能夠上網的男女比例差異微乎其微。

相較之下,階級差異雖不是很巨大,但依舊存在:在台灣,幾近 100% 的高社經背景學生(即家庭社經地位在該國學生樣本排名前五分之一者)在家中擁有電腦與網際網路。

但對於低社經背景學生而言(此指家庭社經地位在該國學生樣本排名倒數五分之一者),數值分別降到 80% 與 90%。此種現象也出現在其他的亞洲國家,尤其是日本與上海,不同家庭社經條件所導致的階層化差異更是明顯。

社經劣勢的學生中,每 4 人就有 1 人的家中缺乏電腦可供學習

最近有愈來愈多的證據顯示,「量」的數位落差再度成為一項嚴重的問題。學者 Alexander Jam van Deursen 與 Jan Agm van Dijk 的最新研究發現,荷蘭社會中有不少經濟水平低的家戶無法擁有最新的電子產品,例如筆電、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智慧型影音設備、中高階外接硬碟、備用螢幕、多功能充電基座等等。

Денис Евстратов@ unsplash

換言之,要在家裡或個人的生活中完完全全「數位化」,並從中享受由尖端電子產品所帶來的諸多福利與便捷,依舊需要可觀的花費與成本。即使是有穩定收入的一般上班族,也未必能隨心所欲地汰舊換新。同樣地,要讓個人手機保持暢通無阻的網路連線品質,其每月所需支付的費用也相當可觀。

這一類的數位化不平等是否影響到學生在校的學習表現,也值得注目。雖然數位學習(所謂的 e-learning)在未來未必會取代傳統的教學與學習模式,但學生利用網路資源來查資料或輔佐學習,以及使用筆電、平板等科技產品,來閱讀電子文章的趨勢將愈來愈明顯。

Dose Media@ unsplash

台灣 PISA 2015 年的調查就清楚呈現一種「量」的數位階層化現象:對高社經背景學生而言,有 82% 的人在家中擁有各類平板電腦,另有 28% 的人在家中擁有電子閱讀器。然而低社經背景學生,只有 47% 的人在家中擁有平板電腦,而擁有電子閱讀器的人數則不到 5%。值得一提的是,這群社經條件居於劣勢的學生當中,每 4 人就有 1 人在家裡缺少可用來作學習用途的電腦。

接下篇:〈 會上網,就等於善用科技? —— 「量」與「質」的數位落差,關於數位文化資本(下)〉。

本文轉載自巷仔口社會學〈「量」的數位落差,「質」的數位落差,以及由家庭所傳承的數位文化資本〉, NPOst 編輯修訂。


延伸閱讀:

揭示知易行難的網安危機 ——《2020 年兒少網路隱私與網友互動調查報告》

真的假的 Cofacts —— 建立 Line 機器人對抗假資訊焦慮/2019 NPOwer 公益行動家 1

責任編輯:樂亞妮

核稿編輯:高翠敏

作者介紹

NPOst 編輯室

NPOst 公益交流站,隸屬社團法人臺灣數位文化協會,為一非營利數位媒體,專責報導臺灣公益社福動態,重視產業交流、公益發展,促進捐款人、政府、社群、企業、弱勢與社福組織之溝通,強化公益組織橫向連結,矢志成為臺灣最大公益交流平臺。另引進國際發展援助與國外組織動向,舉辦實體講座與年會,深入探究議題,激發討論與對話。其姐妹站為「泛傳媒」旗下之泛科學、泛科技、娛樂重擊等專業媒體。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pos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