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款人想什麼?】「組織的財務透明會讓我更信任」、「比起資金分配,我更想看到影響力數據」、「我會量力而為,以小金額維持長期穩定的捐款」、「我認為捐款就像買東西」
2016 年政府上臺廢止了《紅十字法》,接著伊甸基金會爆出與復康巴士司機的勞資爭議、《蘋果日報》記者臥底調查「圓夢 580」,臺灣世界展望會坦承曾因性取向而辭退前董事王增勇、113 家暴保護專線流標,以及臺灣社福界的勞動權益困境、安置機構的性侵與暴力體罰⋯⋯。
而這其中,捐款人的責任究竟在哪裡?NPOst 對臺灣的捐款行為倍感好奇,因此每月定期於「捐款人想什麼?」專欄中刊出 4-6 位捐款人訪問,期望進一步了解每個人捐款時的想法。當然,少數的抽樣無法代表臺灣廣大的捐款族群,但其中不乏寶貴的建議方向,值得機構團體思考。
若您也身為捐款人,並且願意協助我們透過長期的質性調查積累,與 NGO 共同改善大環境,歡迎您來信留下您的聯絡方式(contact@npost.tw),我們將在您方便的時間訪問您,讓 NPOst 、公益組織、捐款人都藉由更多的理解,拉近彼此的距離。
另,本專欄設立主旨為傳遞捐款人樣貌與想法,了解所謂的「捐款人觀感」,希望讓各團體在對外溝通與勸募操作時,能作為掌握對話氛圍的參考之一,因此不特定追究各捐款人的回饋或進行深入的議題報導。若您對公益領域的各項議題有興趣深入理解,歡迎您訂閱 NPOst 公益交流站!
本月【捐款人想什麼】訪問 4 位 25 歲至 35 歲的捐款人,一起來聽聽他們的捐款想法吧!
撰文 /洪于倫(NPOst 特約記者)
組織定期提供資金流向,會加深我的信任度。
吳小姐,25 歲,保險業務,現居新北市。
我每個月會固定捐款 100 元給養德慈善基金會,這是我開始工作後第一次投入定期定額捐款。養德慈善基金會是一個地方性組織,基金會裡的成員大部分都是社區裡的長者,以我的年齡層而言,平時不容易接觸到像養德慈善基金會一樣默默行善的地方組織,而我能夠有機會認識這個基金會,源自於我的一位客戶。我是一名保險業務員,主要服務新莊地區的年長族群,其中一位 60 歲的阿姨與她的先生,正是養德慈善基金會的創始人。
每次我到阿姨家拜訪,她會和我分享許多基金會創立初期的故事,以及她自發地投入慈善行動的起心動念。漸漸地,阿姨認為有能力就應該幫助人的信念與熱忱也影響了我。我開始思考當年輕人擁有經濟能力時,可以怎麼回饋社會。因此我決定付諸行動,以小額捐款長期支持養德慈善基金會。對我而言,比起花錢滿足自己的慾望,付出一點金錢去做對社會有益的事情,是非常有意義的。
養德慈善基金會主要資助社區裡的低收入戶家庭或獨居老人,組織運作的方式是透過會員向基金會提案,並由成員實際到現場了解個案的狀況,再向基金會請款幫助。組織每個月都會印出紙本的報告,內容除了有個案的現況說明,也會提供當月的收入與支出項目。雖然我不會對財務報表有所要求,但組織如果能定期提供資金流向,做到財務透明,確實會加深我對組織的信任度。
如果未來收入增加,我想捐款給小草書屋,幫助三峽地區的弱勢學生。會選擇小草書屋源於我在大學時曾以實習生的身份加入組織,實際參與小草書屋的運作,讓我更瞭解組織的理念和服務內容。社會上有需要的團體很多,在我相對不了解其他組織的狀況和需求下,我會先以自己認識的組織為捐款對象。
比起資金分配比例,我更想看到跟服務對象有關的影響力數字。
石小姐,25 歲,金融業,現居桃園市。
大學時期,我第一個定期定額捐款的組織是臺灣遠山呼喚國際貧童教育協會,那時遠山呼喚剛成立不久,創辦人號召大學生以一個人 30 元,十個人為一單位的方式幫助尼泊爾的貧窮孩童。畢業後,我的收入相對穩定,便改以個人捐款的方式持續支持。
除此之外,我還有捐款給麥當勞叔叔之家慈善基金會,一開始綁定信用卡自動扣款一年,但到期後我並沒有續捐。我觀察到台灣每年的捐款總額非常高,卻存在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大組織因為曝光高,總是能吸引許多捐款,而許多小組織則深受資金短缺所苦。因此我於今年開始捐款給位於台東的哈拿之家,幫助失親的嬰兒。
我平均每個月捐款 1400 元,在捐款之前我會先衡量自己的經濟能力,因此我不會感到負擔。未來如果收入增加,我會提高捐款金額,並且捐給有長期計畫的小組織。我重視捐款的影響力,不希望自己投入金錢支持組織的理念,組織卻因為沒有長期規劃而面臨倒閉的風險。
在捐款之前,我會搜尋組織的相關資訊,了解組織理念和計畫內容,當我信任了組織,就會決定捐款。因為在捐款之前先建立了信任關係,捐款後我不會主動關注後續的消息。如果組織需要定期向捐款者報告進度,我覺得只要在網站上有公開的資訊就足夠了,不需要再以個人的管道另行通知。
我沒有看過組織的財務報表,對我而言提到金錢會比較有距離感,因此比起釋出資金相關的數字,我比較想看到跟服務對象有關的影響力數據。例如遠山呼喚的官網有提供孩童的升學率、輟學率,具體說明了計畫成果和當地的改變,會讓我覺得捐款更有意義。
我希望自己一旦捐款了,就要持續捐下去,因為許多議題是需要長時間的行動與幫助。但如果組織做了違背道德常理的事情,甚至被新聞媒體揭露,我就會停止捐款。最後,我理解組織運作需要一定的成本,況且我沒有實際經營的經驗,因此我不會去計算組織的人事或行政支出比例。
捐款前,我會衡量自己的經濟能力,以負擔得起的金額投入長期捐款。
莊先生,27 歲,保險業務襄理,現居台北市。
我從事保險業,去年我們單位邀請到熱愛生命文教基金會來分享,那時我覺得一個月 300 元是很小的金額,只要少喝幾杯飲料就能幫助人,因此我開始定期定額捐款給他們。除此之外,有一次我們單位去創世基金會參訪,結束後我們發起長期募款計畫,號召同事們以月為單位,當月只要簽一件新案子,就抽出 50 元做為捐款。我們持續捐款到現在快要兩年,業績好的時候,每個人的捐款金額甚至會到 1000 元以上。
我沒有關注特定的議題,因此我的捐款不會侷限於同質性的組織。我是衝動型的捐款者,捐款前我不會主動搜尋相關資訊,通常接觸到一個新團體,只要我認同組織理念、對組織在做的事情有感觸就會想要捐。
我每個月平均捐款 1000 元,如果未來收入允許,我會增加捐款的金額。接下來我想捐給幫助流浪動物、或從事偏鄉教育的團體。
會想捐給前者是因為我自己有養貓,對於流浪動物的議題特別有感觸。後者則是因為我們單位每年聖誕節都會送禮物給南投的偏鄉學童,我也從中理解到即便台灣是高度發展的國家,仍面臨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議題。
捐款前,我會首要考量自己的經濟能力,事先確保我的資金運用足以支撐長期的捐款。因此我不會一次投入太多,而是會量力而為,以比較小的金額維持長期穩定的捐款。
另一方面,我希望自己投入捐款時是感到快樂的,並能夠信任自己支持的理念和團體,如果捐款後還持續針對組織有所疑慮,我認為這樣的捐款就沒意義了。平常我會對組織保持信任,因此我不會主動關注組織近況,但組織如果有在線上推播資訊,只要我收到訊息就會去看。
我參加過熱愛生命文教基金會舉辦的音樂會,也透過參訪瞭解創世基金會的工作內容,因為有實際與組織互動的經驗,讓我對組織有更深一層的認識,也能從有別於捐款者主觀的思維,換位思考組織在實際工作上面對的困難。因此,我很支持非營利組織工作者有好的薪資水平,進而創造更長遠的效益。
捐款就像買東西,我不會捐超過自己能力範圍的金額。
劉小姐,33 歲,科技業行銷經理,現居台北市
我目前每個月會固定奉獻收入的 1/10 給教會,其餘的捐款都是一次性的。我從學生時期開始捐款,那時因為好朋友很喜歡狗,我時常聽他分享流浪動物的處境,漸漸地我也開始關注這個議題。
學生時期收入比較不穩定,因此我以單次捐款支持幫助流浪動物的團體或收容所。除此之外,我生長於基督教家庭,從小就有閱讀福音刊物的習慣,我發現很多基督教機構是自發性地發行刊物或製作音樂,並免費提供給社會大眾,在了解到他們不是營利單位後,我也開始捐款給他們。
基於學生時期的捐款經驗,我希望當自己有穩定收入以後,能付出更多行動。因此工作後,我除了固定將每個月薪資的 1/10 回饋給教會,也持續以單次捐款的方式支持基督教機構所舉辦的活動。例如,有些機構會展開為期數週的偏鄉服務或書籍出版等募款計畫,這些是屬於短期的活動,我就會做一次性的捐款支持他們。
我平均每個月捐款 1000 到 1500 元,這個金額並不會造成我的負擔。我認為捐款就像買東西一樣,在購買之前需要先衡量自己的經濟狀況,如果某個募款計畫所需要的資源超過我的能力範圍,我就不會捐給他們。除了衡量經濟能力,我認為捐款前也需要了解組織的需求。
過去我曾在教會中號召大家投入公益行動,那時我有接觸到幾間育幼院,實際去現場了解後,我才發現許多育幼院其實不缺乏金錢或物資,而是需要大量的人力去陪伴孩童。因此現在的我不只有捐款,有時候會視對方的需求給予不同形式的幫助,但前提是這些行動都是我能負擔,並且做起來是開心的。
如果收入允許,我會增加捐款金額給我有接觸過的組織,因為我對這些組織有深刻的認識,因此會想多幫助他們。我不是一個衝動的捐款者,認識一個新的組織後,我會慢慢地觀察與瞭解,建立信任以及認同組織在做的事情之後,我才會決定捐款。我在捐款時已經對組織有一定程度的信任,且捐款的金額不高,因此我不會去看組織的財務報表,對於人事與行政費用我也不太在意,我相信組織會有他們的考量和選擇。
延伸閱讀:
【捐款人想什麼?】「捐款後我需要知道組織的計畫和方向」、「我重視捐款的心態勝於錢」、「比起捐錢,我認為參與志工活動更有意義」、「我傾向幫助資源少的小組織」。
【捐款人想什麼?】「不只捐錢,我期待組織提供更多參與方式。」「不斷打電話要求再捐款,讓我有被強迫的感覺。」「組織的目標與創立初衷一致很重要。」「我認同存錢養錢,但組織成員的心態必須良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