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Ost 將在今年 10 月以「最後,都要變成好事:疫情之下,臺灣的公益變遷」為題,於當代文化實驗場與社會創新實驗中心舉辦第 7 屆年會。
今年,我們要探究,疫情之下,臺灣的公益變遷;探究我們在「常態」中過渡到「非常態」,即將建立的「新常態」;探究我們如何「趁機革命」,讓巨變成就蛻變;探究我們在考驗中以創新改變社會,讓實驗釀造奇蹟。疫情終將過去,而這一切的最後,我們堅信,都將變成好事。
每年備受矚目的「NPOwer 公益行動家」公益創新行動計畫徵選亦將在近期開跑,歡迎熱切關注。
撰文/Amy Celep, Megan Coolidge & Lori Bartczak
編譯/金建寧
對 NGO 領導人而言,NGO 的永續性,亦即長期、持續發揮社會影響力的能力,是重要的議題。新冠病毒擴散,社會各層面動盪不安,同時讓許多 NGO 致力消除的深層社會不平等重新浮上檯面,打造組織永續性成了優先要務。
過去數週,我們和許多 NGO 談過,他們對於該如何延續計畫與服務感到憂心。最近,拉皮亞納顧問公司(LaPiana Consulting)的調查確實顯示,93% 的 NGO 受訪者已經必須調整或削減服務。為了在不確定的未來保持生存力,組織需檢驗自己的社會影響力、經濟生存力與執行能量。
談到永續性,財務健全狀況當然重要,然而,我們在 2008 年經濟衰退及往後數年研究了超過 50 個 NGO,並納入和數百個 NGO 共事的經驗,結果顯示,想達到組織永續性,要從更宏觀的角度著眼 —— NGO 應先反思其社會目的(social purpose),釐清組織想產生的影響力,將有助於引導組織進行財務規劃,以及如何發揮影響力。
面對疫情,以下是 3 個 NGO 應著眼思考未來的方向。
社會影響力:重新檢視願景,自問「我的價值是什麼?」
首先並且重要的是,趁著疫情造成環境和需求改變,組織需重新檢視社會影響力願景,亦即回答「組織想創造的影響力是什麼?」、「如何去創造影響力?」。除了在財務與決策方面告知內外部人員,思考影響力願景,也有助於確保業務維持相關性。
在我們訪問的組織中,許多人正在改變計畫與服務,打造新的合作關係,以擴大觸角和影響力,利用這個時機提倡系統性變革。舉例來說,非營利組織「城市的麵包」(Bread for the City)在美國華盛頓特區提供糧食、醫療、法律與社會服務,疫情期間,不得已關閉提供給大眾的食物儲藏室後,開始和新夥伴合作遞送雜貨給居民,並擴大醫療服務範圍至遠距醫療和新冠病毒篩檢。
如何在目前環境中形塑事業價值,也許,可以從回答「此時此刻,組織價值是什麼?為何重要?」出發,進而號召捐贈者、吸引合作夥伴並激勵員工。
舉例來說,非營利組織 KaBOOM! 致力和社區共同打造遊樂場,以前在颶風及其他緊急事件後復甦的地區,KaBOOM! 就觀察到該如何凝聚社區。疫情期間,儘管社交距離規範中斷了計畫,但 KaBOOM! 知道在疫情過後的復甦期,遊樂場將變得重要。執行長詹姆士.席格爾(James Siegal)近日在一篇部落格文章中寫道:「疫情證明遊樂場作為社區聚會場所的價值,如同許多其他議題,這場疫情也凸顯了已經存在的不平等,而且可能會使問題惡化。」KaBOOM! 正透過新的方式吸引居民參與,例如和社區舉辦虛擬設計日,提供兒童設計平台,以描繪出夢幻遊樂場。
經濟生存力:動盪時期,如何確保營運資金?
可持續運作的組織擁有幾個特點,包括可預測且可靠的收入、支出與預期收入相符、手邊有足夠的現金可應付緊急需求、制定監控財務流程狀況⋯⋯。
然而,疫情期間,許多 NGO 面臨服務需求增加、資金來源中斷的困境。非營利金融基金組織(Nonprofit Finance Fund)最近一項調查顯示,60% 的 NGO 正在經歷動盪,威脅到組織的長期財務穩定性,64% 組織預期在未來數月受到持續威脅。儘管世界動盪,有些事情是領導人現在可以去做的:
1. 檢視捐款來源多樣性,評估財務現況
現金管理至為重要。組織每月營業成本多少?手邊有多少現金?雖然現在並非追求新資金來源的時刻,但檢視捐款者的多樣性,可以瞭解組織對各收入來源的依賴度,以便在失去主要資金來源時,知道該如何應對。
2. 沙盤推演,設想最好、最壞、預期處境,進行財務規劃
沒有人知道經濟前景會如何發展,又將如何影響組織。組織可以設計最好、最壞和預期的情境,並規劃每種情境發生時的應對方式,運用外部資料和過去經驗,進行合理假設並著重在能掌控的事物上。
直得提醒的是,在某些情境下,長期持續發揮影響力可能代表在短期縮減規模,甚至是合併,許多 NGO 在 2008 年經濟衰退後皆如此。
3. 與捐贈者真誠對話,掌握未來捐款意向
為了掌握既有捐款的可信賴度,組織可以確保捐贈者了解組織的需求,詢問他們對於自己的計畫,和未來捐款意圖,並請求他們對組織直接提問。同樣地,為估計服務費用、售票收入或會費等收入來源,組織可考慮和顧客、會員談談,了解他們計畫如何在未來數月參與組織。許多組織會詢問會員是否有意願對特定活動預付費用,協助他們關切的計畫與服務在持續運作。
行動執行力:領導力、適應力、數位力,該如何支撐組織營運?
發揮社會影響力需要人才、制度和流程,為因應全球性的居家防疫令,許多組織改採虛擬營運模式,彌補志工的流失,同時也要面對許多承平時期不會有的挑戰。
舉裡來說,以華盛頓都會區計劃生育聯盟(Planned Parenthood of Metropolitan Washington)為例,他們必須迅速採取行動,建立科技與基礎設施,以便開始提供病患遠距健康照護服務;非營利組織「共享我們的力量」(Share Our Strength)雖然面臨活動收入大幅減少,同時來自個人捐贈者的捐贈大幅增加,因此將團隊能量轉而著重在募款方面。
儘管疫情挑戰組織不能面向的能力,下列 4 點是永續性的核心:
1. 領導力 —— 建立信任,看見人性需求
在充滿挑戰的時刻仍保持韌性的組織,往往有強而力且分散的領導階層,能因應不斷進化的挑戰,迅速作出決策。此外,以執行團隊為優先,與員工保持頻繁、透明的溝通,以及良好治理實務(governance practices),有助於建立、維持組織所需的信任。
此刻需要領導階層正視員工的完整人性(full humanity)、真實性、脆弱性。
地方行動支持公司(LISC)執行長莫里斯.瓊斯(Maurice Jones)告訴我們:「我們必須在情感方面提升自己,透過話語和行動,允許人們顯露他們的傷痛」,舉例來說,在最近一場員工會議中,瓊斯反思了宗教節日在疫情時刻可能對於人們的意義。就長期招募、留住和支持人才方面,正視人性真實的領導人現在也較能夠帶領組織長遠發展。
2. 調適力 —— 未雨綢繆,考慮快速成型的倡議行動
疫情肆虐之後,組織調適力的重要性顯而易見。現在起,組織可以開始思考未來 6 到 12 個月在客戶需求、行為及經營環境方面可能產生的變化,以及組織能應對的方式,設立短期財務和影響力目標,並針對未達成目標規劃行動。思考創新方法的同時,考慮以快速成型(rapid prototyping)方式試驗,而非推行需大規模分析和經驗證之執行紀錄的主要倡議。
3. 合作力 —— 發展合作,激發創意新火花
許多組織開始以有創意的方式合作提升社會影響力,例如終結飢餓聯盟(Alliance to End Hunger)最近召集了一群全國性反飢餓團體,透過電話聯絡,協同舉辦了一項推廣活動,支持《家庭優先冠狀病毒因應法》(Families First Coronavirus Response Act)及《冠狀病毒援助、救濟暨經濟安全法》(CARES Act)中的「補充營養援助計畫」(Supplemental Nutrition Assistance Program,SNAP),並持續促進該計畫福利的提升。
人力資源策略師裴媞琪.沙阿(Pratichi Shah)建議組織在合作時必須兼顧 3 要點,包括提倡合作重要性的組織文化、 具有合作技能的團隊、獎勵合作行為的領導階層。
4. 科技力 —— 科技將更加關鍵
Salesforce 最近一項調查顯示,85% 的 NGO 表示科技對長期營運成功很重要,但只有 23% 的組織對於運用科技規劃長期性策略或願景。
隨著 NGO 倉促轉向虛擬營運模式,健全系統、會使用該系統的員工需求將變得更明顯,不論是在數據本位決策(data-informed decision-making)方面,或以更低成本執行更大規模的服務方法,科技是營運持續的關鍵,在接下來的復甦期間仍會保有關鍵性。
給捐款者的另類號召
如他人撰文指出,慈善事業長年由白人主導的實務及心態,在收受資助的對象和方式上,有著深層不平等,造成有色人種領導的基層組織和一些被邊緣化的組織,不論金援上或實務上,都難以在困難時期提供援助。
新冠病毒不成比例地影響有色人種社群,資助者必須開始看到這些組織,必要時改變資助方向。此刻,非營利事業需要以新的方式前進,且應該著重於廢除壓迫性制度、重新分配資源,並賦予最接近受助人群的團體更多資源和權力。
將個人採取的心態,應用在組織上:重新聚焦在重要的事物上
過去數週,無常和不確定使得許多 NGO 領導人好像處於失控狀態。我們的建議是,將個人生活中可能會採取的心態,同樣應用在組織上。
疫情讓許多人重新聚焦在對個人而言最重要的事物上,同樣地,把此時當作讓組織同樣重新聚焦的時機,以組織的工作宗旨為基點出發,有助 NGO 在未來繼續打造願景。〉
本文編譯自〈 Three Things Nonprofits Should Prioritize in the Wake of COVID-19,NPOst 編輯修訂。
延伸閱讀
社交媒體年代翻頁後,將面臨什麼樣的傳播社會?《Organization After Social Media 》思考數位應用的新層次
責任編輯:傅觀
核稿編輯:高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