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離半世紀,鋪一條回 Bilus 的路/記《仙島部落》

Ali Madad Sakhirani @ pexels

撰文/何怡君、彭皓昀

石門水庫,供應新北、桃園、新竹用水,灌溉滋養 36,500 公頃土地。根據《石門水庫建設誌》紀載,當年政府為了建設石門水庫徵收了約 416 戶,其中許多居民為泰雅人。隨著水庫落成,這些泰雅族人的部落被 133 公尺的深水所淹沒, 2 千多人的家屋、耕地埋藏其中,而未被淹沒的部落高地則成了石門水庫中的孤島。

一座尚存的孤島名為「仙島」,隔岸觀之,昂首於眾山前方。島上無自來水,也沒有聯外交通,僅能依靠舢舨船接駁,僅存 3 戶人家,為水面之下的 Bilus (石門)舊部落的後代,在僅存的土地上固守祖先託付的家。

國家現代化:掠奪性發展與非自願的「水庫移民」

「我們(家族)搬到石門水庫這一帶,至少是 100 多年前的事情了。」泰雅族人、Bilus 部落的 Domo Masa (黃智靖)說,泰雅族從南投縣仁愛鄉發祥村發跡,歷經 9 代遷徙,其中一支 Msbtunux (大嵙崁前山族群)來到石門水庫一帶,安身立命。

直至 1956 年石門水庫選址於此,大嵙崁溪(大漢溪舊名)流經的兩岸,海拔低於 250 公尺土地皆列為淹沒區。根據石門水庫建設委員會統計,淹沒面積約莫為 1,024 公頃,當中福佬、客家、泰雅族群村落皆面臨強制遷離的困境,共計影響 2,870 人。

Nicole Geri @ unsplash

當時一則社論報導直白地寫著:「一項大建設的完成⋯⋯當地人民必須抱著『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精神。」在戒嚴年代,政府決策不容置喙,少數人被要求犧牲,「造福」北部多數人的用水問題。

Domo 的父親 Masa Yusui (黃泉榮)時任鄉公所代表,因為被視為「意見較多」,重要討論時都會「被支開」。泰雅族世世代代遵照祖先的智慧,遷徙挑選合適的居所;但這一次,時間、地點皆憑政府而定。

政府雖有搬遷補償方案,但往往帶來另一場災難

由於政府提供原漢搬遷的新居地不同,配套措施也不等,泰雅族群算為「弱勢中的弱勢」。政府提供福佬、客家族群道路興建、灌溉水利、實施改土、分配耕種農地等回饋,使其能順利適應新居,而政府僅提供泰雅族群一片不利耕種與安全堪慮的荒地。

泰雅族的新居地位於大溪中庄河川地,屬於河川行水區, 1964 年 Masa 將家中物品移往新家,部分族人已入住,但在葛樂禮颱風的肆虐之下,他們的新家園再度遭沖毀淹沒。

之後,此地被判定「不適再居」,只能尋覓下一個安身處。政府再度選定地點 —— 觀音大潭, Masa 跟族人前往一看,濱海的新居地十分貧瘠,附近居民公認是「不毛惡地」。他們多次向政府陳情未果,原本的 82 戶有 46 戶續遷,其餘 36 戶則回到石門水庫附近、在僅存的一點土地重建家屋,或投靠山上親戚,或自行遷往他處。

T L @ unsplash

遂後,續遷於大潭的族人遇到工廠排放有毒廢水的鎘汙染事件,多名族人染上全身疼痛的怪病,甚至因此身亡。對此,政府未再選址,以發放不成比例的補償金了結。

水庫,作為國家現代化重要的基礎建設,需要龐大的土地用以蓄水。由於現代國家對於水庫的需要,造成了全球超過 3 千萬人的「水庫移民」,石門水庫也不例外,淹沒了原本可供居住的家園,許多人流離失所。石門水庫造福社會的同時, Bilus 部落卻沉入了水底。 作為泰雅族的一支,Msbtunux 因此四處流離,失去可共居的家園,也失去彼此緊密的社會關係。

只能遙望的家鄉 ——「我們早就在這裡了」

過去,從部落到對岸僅隔著大嵙崁溪,僅需一座小橋便能到達外面;如今,蓄積的水庫淹沒了大部分的土地,Bilus 部落成了一座半島,後方連著山,其他三面成了汪洋一片。

歷經搬遷波折的 Masa 帶著孩子回到部落僅存的高地,蓋起新家,將此地重新命名為「仙島」,取其「遺世而獨立」、「遠離喧囂」之意。

回到舊部落的 Masa 規劃經營仙島樂園(又稱作泰雅民俗庄),試圖藉此找回部落的生命力,並保留部落的文化。

仙島樂園搭上石門水庫的 5 大目標之一:灌溉、防洪、民生、發電、觀光,其中的觀光。政府提供觀光接駁船,只走 2 條路線,不是環湖就是上仙島,遊客自此絡繹不絕。 Masa 期待以舞蹈、祭儀、搗米、射箭等表演、活動,翻轉備受歧視的原住民族的形象,「希望讓人認識我們的文化。」

圖/詹素珠提供

直到 1970 年代,政府政策轉向,島上生活也跟著轉變。石門水庫改以民生用水為首要目標,為了避免水質汙染,限制增多,原本的觀光船也停業了,遊客因此銳減。 1985 年此區列入水源保護區, 1994 年水土保持法通過,水庫周邊風光一時的童話世界遊樂園、湖濱大飯店等陸續歇業,仙島樂園撐至 1991 年,也吹了熄燈號。

隨著水庫落成,部落從原本耕種安居的地方變成環境敏感地,而《水土保持法》也成了部落的緊箍咒,限制部落的發展,也截斷了族人回家的可能。

「水保法是之後才有的,但我們早就在這裡了。」 Domo 感慨地說,他祖父如同一般人一樣,出錢買下這裡 20 公頃的土地。但當國民政府一來,許多原住民土地遭受同樣命運,瞬時,部落變成了水利署、林務局、農委會、退輔會、國家公園所有。

Domo 親眼見證,族人在顛沛流離中失散,有些親戚已斷了聯繫,對強調社群連結的泰雅族人來說,文化、生活型態全變了調。如今,仙島僅存的家戶,飲用水仍需自己拉管線到山上接水,交通得透過自行購置的舢舨船,出入的地方須攀繩而上,又滑又陡,如同 Domo 所說:「回家的路,總是很困難,也很遙遠。」

讓一條安全回家的路,不再是奢望

Domo 為家中老么,出生於仙島,從小每天坐船到對岸上學,一直持續到高中。儘管生活中有許多不便,遇到大霧、颱風、豪雨、枯水期,就成為難以出入的孤島,也受到同學冷嘲熱諷,但日子仍能過下去。

10 多年前開始, Domo 的父親 Masa 不斷奔走、陳情,盼望開通一條緊急救難聯外道路,讓仙島的年輕人能回來、老年人重病時不用動用直升機救援。針對陸路交通,桃園市原民局曾協助提出 3 個方案,但皆因水源保護區限制與途經村落居民反對而打住,仙島部落的交通問題又再次陷入沉寂。

Alberto Frías @ unsplash

水路交通曾於 2015 年受到討論,當時的桃園市議員蘇志強提出將仙島居民的交通問題納入跨域亮點計畫,把仙島部落納入觀光船舶水運網絡中,以此解決居民的交通問題。對此,市長鄭文燦也表示已將仙島部落納入考量,未來會有定期船班接駁往返大溪、復興等地。

看似於法難解的建路問題, Domo 認為,仍跟政府是否「有心」最有關係。同樣位於石門水庫水源保護區、只有水路能行的枕頭山部落,由行政院原民會、桃園市原民局協力,邀集專家勘查,經過 3 次環評審查會議, 2019 年初通過環評,未來將興建聯外吊橋。成功案例在前,燃起 Domo 的希望,期待仙島部落也能在政府積極介入之下,擁有一條安全回家的路。

但隨著時間的推遲,仙島部落的交通一次次地被世人遺忘,同時被移出政府的待辦事項中。 再次向政府詢問仙島部落的議題,從原民局、鄉公所回到的答案皆是「目前沒有相關的計畫在執行,可能要問問其他單位」。然而仙島部落的困難已不是新聞,卻又再次消失於目光中,而這一次又一次延宕、遺忘、無疾而終的過程中,考驗著族人的信心與耐心。

復興區公所工務課葉課長積極的對於部落議題表示關心,但區公所因未接獲相關陳情,因此並未立案處理或編列相關預算。

Paulius Dragunas @ unsplash

然而在「石門水庫及大漢溪流域跨域亮點計畫」於 2019 年盛大宣傳的同時,仙島部落依舊被遺落於整個計畫之外,無論水路或陸路交通,在政府 2020 年 2 月所更新的公告中,未能如政府過去所承諾的看到任何改變。

對於部落交通地開發,葉課長表示水庫水保區的任何開發都得經過北區水資源局同意。站在區公所的立場,能站在住民的立場與其他政府部門進行協調,試圖找出解套的方案,但最後的管理權責仍在經濟部。

石門水庫的任何開發都不容易,因過去曾有建橋後倒塌、船舶漏油汙染水源的事件,因此相關的環評也更加嚴格與謹慎。

轉型正義談何容易? 傳承又何忍心?

建一條通往仙島的路,不單純僅是交通工程,而是為了建一條得以回家的路,當族人重新回到部落,仙島部落才不致消失。一條路,或許無法改變部落成為水庫的事實,卻是部落轉型正義最基本的渴求。

如今,仙島部落的老一輩大多過世了, Masa 一生奮力為原住民族權益奔走,也於 2019 年 2 月辭世。 Masa 的妻子年紀大了,也搬離住了大半輩子的仙島,到龍潭由 Domo 及兄長就近照顧。

「若是可以,當然我們都想回去。」 Domo 說,即使已長年生活在「平地」,但想接續祖先、父親的心一直沒有改變。仙島的住民從不只是住在其上的家戶,而是每一個被迫移居、渴望回家的族人。

Nikolas Noonan @ unsplash

Domo 現為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中,桃園都會區泰雅族群代表,他認為石門水庫迫遷的例子,很適合談轉型正義。然而,談「正義」不是件易事,證據皆要由族人提出,但歷經多次搬遷、天災人禍,多數文件已不復在。

「應該就到我們這一代,不會再延續到下一代了。」 Domo 坐在家族開設的泰雅食堂中,隔岸的仙島有他生命的足跡,是他放不下的家鄉。但,這擔子太過沉重,何忍傳給下一代。 Domo 仍舊奮鬥著,但他也預見,倘若最終沒有開花結果,終有一日 Bilus 會成為被歷史遺忘的地方,而 Bilus 的歷史,也將被族人所遺忘。


延伸閱讀

「綠色公益」,陪伴災戶重生/八八風災 10 週年紀錄片報導

尼伯特災後一個月:舊香蘭聚落的現場觀察

 

責任編輯:傅觀

核稿編輯:高翠敏

作者介紹

NPOst 編輯室

NPOst 公益交流站,隸屬社團法人臺灣數位文化協會,為一非營利數位媒體,專責報導臺灣公益社福動態,重視產業交流、公益發展,促進捐款人、政府、社群、企業、弱勢與社福組織之溝通,強化公益組織橫向連結,矢志成為臺灣最大公益交流平臺。另引進國際發展援助與國外組織動向,舉辦實體講座與年會,深入探究議題,激發討論與對話。其姐妹站為「泛傳媒」旗下之泛科學、泛科技、娛樂重擊等專業媒體。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pos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