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1 地震 20 週年,從人性出發的科技防災

圖/Yves Moret@ unsplash

文/羅奕儒 NPOst 特約記者

「我必須說,對於和防災相關的單位來說,不管是政府部門、 NGO 或是和我們類似的企業,今年都是非常特別的一年,今年是 921 地震 20 週年,也是八八風災 10 週年……」究心公益科技共同創辦人陳孟敏如此說著。

1999 年 9 月 21 日凌晨,天搖地動不知震醒了多少熟睡的人們,他們在黑夜中驚醒,有些倉皇逃離熟悉的家中,有些徹夜不敢闔眼、深怕下一秒地震再度發生。而在靠近震央的地方,有些人甚至還來不及知曉發生了什麼事,便遭重重瓦礫掩埋……

對於許多臺灣人而言, 921 可以說是「大地震」的代名詞,臺中南投一帶,車籠埔斷層的錯動造成了規模 7.3 的大地震,地震發生隔日,政府統計死亡人數已經超過 2,000 人,受困人數達 12,000 人。最終,地震共造成 2,415 人死亡、 29 人失蹤、 11,305 人受傷,超過 50,000 間房屋全倒。

如今, 20 年過去了,走過 921 地震的臺灣,在防災、救災上有什麼改變?面對地震,我們有可能更安全嗎?

921 = 大地震,驚天一震在人民心中留下的陰影

「 921 發生的時候我剛好在當兵,人在軍營裡,只知道發生了很大的地震,完全不知道外界的資訊,一直到隔天聽到班長在討論才依稀知道災情有多嚴重。」問起 921 地震的發生,究心公益科技的共同創辦人,也是目前執行長的莊國煜分享,自己完全是經歷了一次與外界資訊失聯的經驗。

也是共同創辦人之一,目前擔任究心營運長的陳孟敏則分享,也不知道算不算「幸運」, 921 發生時,她還是個研究生,人沒事、實驗室狀況也還好,但聽一些老家在中部的同學家中有親人受傷、過世,「當下就是大家都很難過、很害怕的氛圍。」但因為剛好待的實驗室是國土地理實驗室,地震發生的隔天,老師就號召了所有學生一起建置一個雲端訊息平台,將所有地震相關的資訊都整理在上面。

究心公益科技執行長莊國煜分享所做的事。

921 地震,對於許多人而言,都是心中無法抹滅的一道陰影,對於受災戶而言更是永生難忘。但也是在這樣的災害之後,人們開始意識到災害帶來的衝擊,進而去思考如何讓傷害降到最低。就像孟敏說的:「那是還在 web2.0 的年代,我們就建置了這樣一個平台,這也成了我之後參與了究心時,會總是思考著怎麼樣讓技術更好、資訊更精確,就是希望看到 20 年過去不一樣的發展。」

讓地理資訊技術走出學術,成為「救災」的得力夥伴

5 年前,以「 ICT for Humanitarian 」作為宗旨的究心公益科技成立,他們致力於資訊技術的開發,並將其應用在防災與救災時的資訊傳遞。他們看見的契機,是一次又一次發生災害時,社會對於救災的強烈需求。

工研院技術背景出身的團隊有地理資訊相關的技術,像是透過簡訊座標發送文字或是地理位置等資訊,如果能將這樣的技術用於災情回報、彙整,也許就可以把握住救難黃金時間,讓更多受困的人獲救。

究心實踐理念的方式,主要是透過救災資訊平台「究平安」整合政府、民間救災組織及災民回報的災情資訊。在使用上,前線的救災人員或是災民只要安裝「究平安 APP 」,就能將拍照紀錄下的災情透過地理簡訊座標傳回「究平安 Web 」的指揮中心,指揮中心便能根據實際災情分配救災資源與人力,同時隨時掌握救災狀況。對於災害相關的政府單位、消防單位、醫療救援單位甚至受災民眾而言,可說是促成多贏。

「究平安」APP動態的防災地圖。

過去每當臺灣發生重大災害時,都有許多熱血人士投入救災、資訊彙整,成為即時救災、調配資源的重要力量。像是八八風災時,臺灣數位文化協會(ADCT)就架設了莫拉克災難資訊中心作為災情彙報、整理的平台。

近年來, g0v 也有許多來自各領域的社群開發者投入災害當下的社群協作。然而,一旦災害過後,這批熱血的志工往往回到原先的崗位,或是投入下一個需要關注的議題,原先設立的平台不再有人更新、維護,更難以把經驗傳承或複製下去。

「從這些案例來看,才覺得需要一個永續經營的企業來做這件事。而且這間企業必須是從災害的角度去思考,可以用什麼工具或技術來解決災害資訊的問題。」莊國煜表示,「究平安」的建置,提供了一個持續存在並且有人維運、更新的平台,過去彙整的資料都能夠保存在上面。對於單一災害的回報彙整,也從原本類似 facebook 社群討論的方式轉變為群組討論,讓資訊可以更聚焦、即時。

究平安發展的阻力之一,來自於政府「太認真」

以資訊科技的技術為基礎,究心努力思考如何將擅長的技術應用到救災上。莊國煜分享,斐濟從國家災害處理辦公室直接發佈命令,使用「究平安」作為警察、消防及醫療團隊的資訊平台,像是進行防災演練時, 10 多個單位同時往不同的避難處撤離,同時即時在平台上查看不同避難所有多少人,甚至連男女老幼的比例都可以即時呈現。

回到臺灣,究心目前以走進社區作為國內拓展的重要業務方向,將究平安服務帶進社區,作為社區防災演練時的資訊平台,其中一個成功的案例,便是桃園市中壢區的石頭里。這個地區由於過去很常發生水災,受災經驗與重建的辛酸讓他們知道防汛的重要性。

圖/jonathan Ford@ unsplash

而為了提升防災救災的效率,社區引進究平安作為溝通平台,里民可以透過平台傳遞訊息,像是颱風來臨前就事先知道哪些地方有淹水的風險,進而先行清理疏通。一旦有救災需求,里長或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也利用平台進行資源調配,像是安排醫療資源、消防資源,甚至安排業者來抽水等等,陳孟敏表示:「雖然規模小,卻是很完整的使用。」

目前在臺灣似乎還沒看到像國外一樣,比較完整的整合資訊傳播系統?莊國煜實務上遇到的難題,有一部分其實是因為政府「太認真」做了許多事。從消防單位、警政單位、林務單位到水利單位,每個部門都有各自的救災流程與系統,並且行之有年。究平安的服務雖然能夠作為資訊彙整的平台,但並非由中央政府層次指派使用,各政府部門可說是沒有充足誘因也沒意願改用。

相比斐濟、菲律賓,臺灣算是很早發展防災的國家,加上災害頻度高,從中央到地方政府很早就建立了自己的救災流程,災民也慣於倚賴政府,陳孟敏說:「如果是單一災害,政府能夠運籌帷幄;但如果災害發生的狀況複雜,或是發生的很突然,政府搜集資料的來源仍不夠完整,無法及時處理就會造成民怨。」目前的情況來看,既然大範圍的系統整合現階段碰到一些挑戰,究心選擇先從小範圍的社區做起。

打破科技障礙,找回互助救災的傳統

民眾一直以來過於依賴政府救災,也是究心想要翻轉的現象。莊國煜說,近幾年一旦發生災害,彷彿所有責任都落在政府身上。政府忙於回應粉絲專頁、電話傳來的災情通報與求助訊息;萬一稍有怠慢,立刻民怨四起,甚至成了「政績差」的標準。

政府將救災視為大事,顯示出對於民眾的重視,這絕對是好事。但在更早些年,每當災害發生時,街坊鄰居其實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合作善後。隨著居住型態轉變、世代替換,互救風氣逐漸消失,也加重民眾在災害發生時,習慣將救災視為政府、 NGO 的責任。但另一方面,當政府與其他組織改善資訊傳播的近用性,著重在數位科技的使用時,又出現了世代差距,一些長輩不擅長使用科技,其實導致他們相互協助的機會也降低。

圖/Adam Jang@ unsplash

這樣的現象也成為究心在發展技術時很重要的著力點。他們推出服務的重點,並不在於加入多少酷炫的新技術,而在於是不是真的對使用者有幫助。陳孟敏舉例,許多政府單位也有建制 App ,但因為是以公部門角度設計,功能非常完整、資訊非常多,但資訊的可近性較低,對於一般民眾來說反而不好用,「我們在推廣社區時,民眾發現我們居然可以和line 串接都非常開心。」

對於很多長輩來說,line 是很習慣的互動方式,在這之中加入災害資訊的回報,讓大家很容易地回報災情,里長也可以掌握各地狀況,「自己做的事可以被大家看見,也不用花太多心力去學習複雜系統,其實讓很多民眾很有感,也是我們在推動社區時最大的回饋。」

究心分享,科技始終來自人性,任何災害的發生,都不會只是政府或是某一家企業的責任。臺灣作為聯合國認證,是最容易受災的國家之一,如果能讓民眾知道災害來時,「活下來」最大的責任在於自己,而不是只坐在家裡等著獲救,或許才是降低災害最有效率的方式,陳孟敏作結:「自救、互救再到他救,這是我們希望可以促成的意識。」


延伸閱讀:

印尼災害防治署:「11 日起停止搜尋遺體。」大規模公衛危機恐爆發,印尼震災救援受阻

花蓮震災中的微光:這一次,我們終於讓救災不一樣

作者介紹

NPOst 編輯室

NPOst 公益交流站,隸屬社團法人臺灣數位文化協會,為一非營利數位媒體,專責報導臺灣公益社福動態,重視產業交流、公益發展,促進捐款人、政府、社群、企業、弱勢與社福組織之溝通,強化公益組織橫向連結,矢志成為臺灣最大公益交流平臺。另引進國際發展援助與國外組織動向,舉辦實體講座與年會,深入探究議題,激發討論與對話。其姐妹站為「泛傳媒」旗下之泛科學、泛科技、娛樂重擊等專業媒體。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pos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