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步派社會行動如何贏取勝利?4 項基本原則,把握新型態社運模式
從 NetChange 官網上的資訊看來,他們曾經合作的客戶並不限於 NGO,還包括跨國性機構與新創公司,其主要業務在輔助客戶利用數位工具,以及在特定文化情境下進行適當的表述,期望成功達到組織目標。有點類似筆者之前在文章提及國外出現的各類「企管顧問」服務,尤其在美國,這類管理顧問已有不少把業務觸角伸到了NGO、NPO部門。NetChange 於 2016 年發表的一份報告〈Networked Change: How progressive campaigns are won in the 21st Century — A NetChange Consulting Report 2016〉。這份報告或可視之為對千禧世代的社會運動參與,以及當今社會數位化後,如何重新看待社會運動階段與角色的加強補充版。
「直接網絡行動」—— 數位化社會催生的社運模式
回到這篇報告本身,NetChange 針對近年來全球 47 個社會行動(多數是發生在北美的運動,亦含括了政治性政黨行動)進行分析研究,整理出某些共有要素。報告把社會運動組織結構粗略分成 3 種類型,分述如下。第一類是傳統上具有重量級且已機構化的社團,如美國槍枝協會、美國商會這種老牌的「建制型」組織。其決策方式多是從上而下,能準確地利用其歷史聲譽與人脈資源,有效地讓行動擴展並影響政策決定。

圖/Lindsey LaMont@ unsplash
一場成功的社運,應具備的 4 個基本原則
本份報告欲針對第 3 類社會運動組織,進一步探討其如何成功地打出議題,並越釀對政策的影響力。報告歸納出 4 點共同特色,這 4 點可以說是促成一場成功的「直接網絡」型社會運動的基本原則:
1、權力下放與互相學習 Opening to grassroots power
能夠動員多少人支持,似乎已是各種文武拼場不容忽視的角力比勁。不過,這份報告認為,在一個網絡化的社會中,基層的被動員者早已不是過往的走路工或簽名者而已。許多基層支持者可能具備高度代理能力與能動性,換言之,如果能適當地提供指引資源,有人就可能會自發地在在地社群進一步的做組織工作,或協助議題推動。

圖/jose aljovin@ unsplash
2、打造跨運動網絡交滙 Building cross-movement network hubs
這份報告認為,當代社會網絡化與數位化,大幅降低了溝通與協調成本,這也讓過去單一機構對某一議題擁有排它的所有權不再吃香。隨著不同角色的流動與網絡連結,在個人層次上,組織不會再強調社群要其的持久忠誠,能打動個人的反而是各式社會主張與訴求本身的張力,因此,更容易出現了打破組織界線的支持者。或許組織一時之間還是很難揚棄對自身品牌的執著,但 NetChange 建議不如採用更為自由的共享關鍵字,例如善用 #Hashtag ,或許可為社會運動帶來更廣的能見度與影響力。

圖/Miguel Henriques@ unsplash
3、形塑動人有感的社會訴求 Frame a compelling cause
前面提過,在快速流動的數位社會下,傳統對組織機構的忠貞已成往事,而為了吸引千禧世代,對於許多視互聯網為理所當存在的年輕人,NPO 必須在上百個議題中與其他組織競爭。因此,如何透過好的故事手法,快速地提供目標群眾一種「與我有關」利害連帶感就是關鍵。

圖/
Headway@ unsplash
4、專注與紀律 Run with focus and discipline
社運團體常常以一當十甚至是以一擋百,為了更有效果地運用資源,NetChange 建議不妨參考新創公司進行專案的敏捷性 —— 引入資料數據導向的行動測試,透過局部先遣實驗測試快速地吸取錯誤教訓,以免在行動全面啟動後才發現大問題。

圖/Mika Baumeister @ unsplash
大膽將上述模式應用到下一次運動中吧!
既然樂觀地預測「直接網絡行動」可能是接下來幾年最佳社會運動組織型態,這份報告最後對於如何開啟一場直接的網絡社會行動給出了 3 項建議:
1. 從已知的起始點開始2. 以已經在執行的行動為優先3. 大膽將上述模式應用到你的下一次運動中
什麼是「數位化」?初學者必須知道的 10 個數位化面向讓社群幫忙宣傳、即時送出感謝、用影片創造急迫感 —— 8 個眉角,讓公益活動更給力.google {left:100%;display:inline-block;position:fixed}
займы на карту без проценто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