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即人權:對假消息戰建立抗敵意識、強化資訊技術並採取具體行動,為事實而戰

圖/Su San Lee @ unsplash

2018 臺灣縣市基層選舉過後,臺灣對於假消息、不實新聞相關議題的討論,開始從國家與國家之間、區域國際安全角度的非和平狀態視角切入,我剛好看到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Nonviolent Conflict 網站上看到這份「對抗國外假訊息戰的社會運動參與者指南」(An Activist’s Guide To Fighting Foreign Disinformation Warfere)文件,劈頭就明白告訴讀者(社運/政治行動者)應對假新聞、不實消息時,抗敵意識建立的重要性。我猜像絕大部分臺灣讀者連打開個超連結都不願意,故簡單將其翻成了中文。(尚未取得原作者授權,故無全文翻譯,僅簡單作點中文摘要)

戰場意識:認知到獨裁者在民主國家以假消息傷害民主

1. 社運行動者可能覺得其行為微小、只具地方性,不會引起其他國家的關注。但驚人的事實是:民主國家的社運人士已被視為外國混合威脅和攻擊的高風險群體,成了邪惡國家與聽其指令者眼中的「可利用之無辜者」,利用手段包括散播虛假訊息。

圖/Markus Spiske @ unsplash

2. 未來幾年,民主國家的積極人士處境將更加危險,只因越來越複雜且難以識別的虛假資訊將更氾濫、誤導閱聽人,其目的在加劇現有政治、意識形態、種族或階級分裂。3. 威權政權正處心積慮的利用其不端行為和腐敗所産生的不滿。社運/政治行動者對這類問題的介入與關心,本是民主社會的重要成分,也是向當權要求問責的關鍵,然而,這也造成外國獨裁政權趁機創造或擴大當地社會分化的機會。4. 行動者多半活躍於當地社群與組織,並投入國內不公平事務之對抗。他們往往對國內錯誤訊息更為警惕,應能有效的對抗來自國外的威脅,並在攻擊上發揮作用。

圖/Bruno van der Kraan @ unsplash

戰略考量:定義假消息戰爭的途徑與行為

1. 採取對付國內對手時相同預防措施,保護自己和盟友免受來自國外的虛假信息攻擊。2. 將當地決策者、緊急規劃者、企業家、網路數位技術人員以及社會行動家聚集起來,建立跨社群夥伴關係,發展有效的能力和快速反應機制,抵禦假消息戰。3. 行動主義中強調與促進非暴力紀律,而消息肇事者之目的在擴大社區的緊張局勢,並將其變成暴力對抗,因此須努力將非暴力紀律內化在所有行動,倡導支持者、成員和團體應遵守非暴力紀律。4. 採取果斷的行動解決不滿,促進包容、謙遜和仁慈的替代方案和社會凝聚力。請記住,自己的語言和行為可能會被誤解,尤其是專制政府刻意扭曲激進主義言論和活動的方式,將擴大與其他反對人士之間的分歧,以加劇政治對抗、進而合理化暴力行徑。

圖/roya ann miller @ unsplash

5. 啟動非暴力行動前必須進行以下評估:(1)重要活動參與者的了解程度。(2)在非暴力行動中,組織者對參與者行為的影響程度。(3)在活動系列中,對不同群體維持有效協調的能力。(4) 控制活動消息,設定目標並部署挑戰不公正現狀和倡導替代方案行動之能耐。(5)為對手預留空間以改變其立場,轉化為變革所需的利益相關者。6. 闡明行動原因,以及行動如何捍衛真理。

戰技應用:強化技術,對外國不實訊息採取具體行動

1. 建立聯盟和網絡,整合新技術

(1)建立快速活化的本地網絡,驗證分享資訊的準確性或某些網路角色的正當、合法性。(2)與已建立的在地和全國型事實查核組織合作,確認資訊之真偽。

圖/John Schnobrich @ unsplash

(3)與社區盟友合作,特別是大學和本地數位技術公司,協助分析假消息的攻擊,以及假消息對當地社運/政治行動者之威脅。(4)在地方層級建立「公民 — 公私合作夥伴關係」(CPPPs),與國家當局、地方安全和緊急應變中心、宗教、商業、專業組織、通訊和運輸服務以及民間機構等網絡建立聯繫,了解他們綜合戰略和快速反應機制,防止可能針對當地社區的外國行為者影響和假消息操作。(5)為自己社區的其他人提供團結和互助計畫與服務,協助建立對假消息操作的認識和恢復能力。(6)利用識別技術和工具,例如深度假識別應用程式,其有助確定真實和篡改的音頻、視覺或文本資料。

圖/Elijah O’Donnell @ unsplash

2. 教育、訓練和練習,提升公眾媒體素養

(1)開發課程和培訓,建立抵禦外部操控之軔性:教導識別深度假冒和陰謀理論,了解如何對之作出反應;對資訊予以批判性思考和吸收;分享驗證訊息的方法;展示非暴力動員案例如何以民主原則捍衛真相。(2)為公眾進行培訓和演練,如角色扮演模擬、實體與線上遊戲,參考國內外相關活動分享,了解如何成功抵抗假消息的戰略與案例。(3)與小學、中學和高中教師及學校課後計畫合作,制定適當的活動課程,以提高數位媒體素養。

3. 上網時保持警惕,加強資訊安全意識

(1)小心網路上匿名的交談人士,以相關社會行動話題試圖引起注意,並可適時要求對方先揭露身分。(2)事先調查潛在合作夥伴,盡職調查包括了解以下問題:

A. 這些邀請我加入線上或現場街頭抗議活動的匿名人士是誰?B. 他們了解我(社區/社群)多少?他們代表誰?其合法、正當性來自哪裡?C. 其目標是什麼?是關心社區的福祉,或者更有興趣利用其現有的分歧來破壞社區凝聚力?D. 有人親自見過他們且願作擔保嗎?E. 怎知他們與我方的目標和價值觀一致,真的願意一起為此長期奮鬥?F. 他們參加過街頭抗議活動嗎?G. 如果他們的行動和加入他們的人受到壓制,他們會站在我方嗎? 它會是什麼樣團結方式?

(3)妥善檢查各個社交媒體帳戶,勿隨手轉發或引用。

圖/Priscilla Du Preez @ unsplash

4. 促進不同利益和人口的交流,減少分歧,增強社區凝聚力

(1)維持社區互動的自我控制水平,文明不可能完全無衝突,但必須通過紀律嚴明的非暴力手段化解。(2)利用仲裁調解者召集社區成員,對挑戰性問題進行對話。(3)不要小看忽視社群內發生的暴力衝突、種族歧視或偏見,必須立即妥善的解決問題與衝突。

5. 合理的干擾、瓦解並投入有用的建設

(1)示威、罷工、抵制等公民不服從和不合作非暴力行動作為最後手段,盡可能廣泛的與不同團體、組織聯盟,針對立場與問題解決方案,盡可能的彼此表明、找尋共識。(2)投資支持低成本、具影響力的網路多媒體管道,且確認這些媒體所提供的為真實訊息,建立打擊假消息的能力。

圖/Filip Mishevski @ unsplash

6. 為事實而戰

(1)制定策略,提高社群/社區對於確定和驗證事實的接受度。(2)公開承諾對真相和事實驗證之負責,如果無意中分享了不準確的消息,願意公開且誠實的更正。(3)強調真相對人權保障的重要性。國家機構不讓公民知道真相,就不會有人權

7. 與發動攻擊國家當地社群建立聯繫

聯繫涉嫌進行假消息攻擊的國家/地區的當地社群成員。找出其中是否有可能與之開展互動的潛在公民盟友。此外,進行跨境社區實踐創造有利於解決問題、實現社會正義、打擊腐敗、建立透明度和問責制等政治環境。

8. 保持幽默

通過幽默和美麗的行動,突顯網路巨魔的醜陋無聊。讓真相、事實和準確資訊引起吸引人的熱度和傳播感染力。最後的提醒,保持積極警覺、找出非暴力方式對策、在反省中進行動員,並維持廣泛資訊接收和網絡關係、緊密連結社群。記住,有志者事竟成。


延伸閱讀:

資安也是安全防護網的一環!日常生活中做好資訊安全管理,保障人權也保護弱勢

謠言止於大數據:從社群媒體數據找到資訊來源、勾勒假新聞樣貌,避免擴大成社會衝突

你的 Gmail 也被入侵了嗎?分辨釣魚信件的 5 大技巧!

作者介紹

NGO 推進器

介紹並分享盡責安全的網路資訊,協助找尋全方位的非政府/非營利組織數位科技與社會運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