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北私會所】如何辦一場「符合 NPO 精神」的婚禮?阿北的皆大歡喜小撇步

圖/Jeremy Wong Weddings @ Unsplash

編按:

NPOst 邀請資深國際 NGO 工作者褚士瑩阿北,每週隔空問診(大誤),回答關於非營利工作領域的問題。無論你是志工、NPO/NGO 工作者、捐款人、有志投身公益者,都可以來填表單問問題喔!褚阿北每週將抽出 1-3 個不等的問題來回答,現在就來舉手發問吧!

 

即將結婚的 NGO 工作者喵喵:

阿北,我要結婚了!(撒花)

我看完最近那部電影《瘋狂亞洲富豪》(Crazy Rich Asians)之後,發現那種婚禮完全不適合我們(其實是沒有錢可以撒),作為一個 NGO 工作者,我希望能夠辦個對雙方家人有交代,但是對自己又有意義的婚禮,阿北有什麼建議嗎?

婚禮顧問褚阿北(調領帶):

這種大人的問題,問阿北就對了!一場符合 NPO 精神的婚禮,其實有 10 個方向可以考慮。

1. 請帖與謝卡

為了提唱環保,請帖跟謝卡,都可以分網路版實體版,從一開始在邀請客人的時候,就讓大家去填 Google 表單,統計一下真的想收到紙本請帖的人有多少,再決定要印幾張。畢竟還是有些長輩不習慣沒有請帖,以為喝喜酒的時候要把喜帖一起帶去,人家才相信你是真的有被邀請。醒醒啊!請帖的作用不是喜宴的門票啊!這跟有沒有帶喜帖完全沒有關係啊!(搖肩膀)

請帖雖然可以少印,應該還是免不了要印,非印不可的話,記得請印刷廠用環保墨水回收紙。

至於謝卡,我是覺得很恐怖啦!光是想到別人拿你們香香的婚紗照回家以後,會拿去幹嘛,就不寒而慄啊!他們一定不會珍惜到拿去裱起來放在床頭,或是護貝起來放在皮夾裡吧?如果真的這樣做,不是比丟到垃圾桶更恐怖嗎?乾脆就用熱感應紙,一旦變熱,照片就會消失之類的比較好吧?(以上純屬幻想)

圖/Micheile Henderson @ Unsplash

2. 結婚禮服

世界上真的有「符合環保精神的禮服」這種東西嗎?婚紗公司的白紗禮服,其實整個製程都超級不環保的,如果一定要穿白紗的話,就用租的吧! 這樣好歹也算是「共享經濟」,總比去買一套一輩子只會穿一次的衣服好,反正就算以後再婚想穿,也不可能再塞得進去吧!(被打)

在美國大多數地方,因為租婚紗不方便,新娘的白紗必須用買的,不像臺灣可以很容易租到,所以有幾個非營利組織,像是一個乳癌防治協會,就有專門接受新娘在婚禮後捐婚紗,他們會將賣掉婚紗的營利所得,作為協會的運營費用。

3. 場地選擇

除了五星級大飯店,其實有不少符合公益性質、也適合婚宴的另類空間,像是小型的博物館、花園、農場、古蹟、溼地、學校等,不但可以省錢,即使好日子也不用跟亞洲富豪們搶宴會廳(反正也搶不過),還可以讓本來不了解這個空間/公益團體的賓客知道原來他們居住的城市竟然有這樣的場域,同時場地費用也可以嘉惠有需要的非營利團體。

4. 賓客座位

通常安排賓客的時候,都會按照「物以類聚」的原則,所以年輕人跟年輕人坐,老人跟老人坐一起,完全可以看到同溫層的分佈。但為什麼不趁機把客人打散、多元融合一下呢?

比如以核養綠的叔叔伯伯,可以安排他們跟一群環境工作者坐在一起,這樣他們就可以利用機會深入討論一下公投案,這樣整場婚宴一定不會大眼瞪小眼,沒有話題可以講,說不定還能互相深入交流,讓不同立場的支持者明白為什麼對方會有不同的想法。即使最後還是意見不同,因為是喜慶的場合,所以不會隨便翻臉,而且反正再怎麼不同意,還可以敬酒、罰酒,互尊對方為可敬的對手,化干戈為玉帛。

圖/chuttersnap @ Unsplash

5. 食材使用

我十多年前參加過一對 NGO 好友的婚禮,強調婚宴所有食材「全部來自在地小農」、「當時當令」、「地產地銷」,「低碳旅程」,雖然在這十多年來,我參加過無數的婚宴,但是到現在,我還可以清楚記得的婚禮卻只有那一場,因為最誇張的是,他們婚宴的日子不是翻農民曆挑出來的,而是所有人都配合農友的收成時間,還因此臨時改日子,我從此相信這對新人,是真心注重在地小農這件事,是誠心誠意的,而不只是婚禮錦上添花的點綴。

6. 「零剩食」婚宴

只要是桌菜,一定就會有剩菜,你們桌沒有,別桌也會有。大多數人都嫌麻煩不會打包,就算打包也是用一大堆塑膠袋,或一次性的免洗餐具,對於重視環境的人來說簡直如芒刺在背。也許你可以提醒客人,來的時候歡迎自備幾個保鮮盒,反正現在大家都用公筷母匙,別桌沒吃完或自己那一份吃不完的菜,想要的人順手掃進保鮮盒裡,接下來幾天的中午便當菜就不用愁了,也不會造成浪費。

或者,像人生百味這樣的組織也有在進行「石頭湯計畫」,可以與婚宴新人合作,將剩食配對給需要的街友。賓客照樣還是可以打包,但多出來的食物也不會浪費,皆大歡喜。

除了剩食,其實像鮮花等裝飾物也可以跟醫療、安養機構或一些平常沒有預算可購買鮮花的單位事先聯繫,婚禮結束後就可以送給這些機構,讓他們平淡的生活增加一絲美麗。

人生百味「石頭湯計畫」的婚宴說明桌牌

7. 主題設定

我有一對 NPO 領域的朋友最近結婚,他們就決定婚禮主題是「彩虹趴」,服裝規定則是「彩虹」。

婚禮通常是長輩使出渾身解術,對沒有結婚的晚輩名正言順嚴刑銬打的時候,如果長輩們因為參加一場彩虹主題婚禮,也不知不覺穿著彩虹衣、參與了彩虹趴,就算沒跟上,現場也有發送或販售適合各種品味的彩虹帽、彩虹扇或彩虹披肩,在眼花撩亂之下,就比較沒有辦法火力全開(總不能一面穿著彩虹衣,一面去逼問同桌也穿著彩虹衣的晚輩,為什麼還沒有結婚、有沒有對象、什麼時候結婚。

而且說不定有了愉快的經驗,這些長輩以後一聽到「彩虹」就有了好感,對彩虹的印象跟「喜事」連上關係,以後什麼彩虹遊行、彩虹派對,都會因為上次已經在婚禮買了合適的服裝,抱著不要浪費的心情就去參加一下、看看年輕人,那也很不錯。

圖/Alice Donovan Rouse @ Unsplash

另外,新人走紅毯應該是整場婚禮當中所有賓客都還清醒、而且唯一專注的 30 秒鐘,所以一定要好好利用!

其實《瘋狂亞洲富豪》裡面的婚禮場景也是很有環境意識的,你沒看新娘要走紅毯的時候,走道忽然漲大水,所以新娘只好穿著高跟鞋涉水奔向新郎,難道這不是在提醒大家全球氣候變遷的嚴重性嗎?(是嗎)但妳的禮服應該是租來的,所以不能弄溼,不然會賠不起。不然也可以根據聯合國 SDG 目標、造成社會分裂的公投案,或是任何一個你認同的議題,來設計你的紅毯主題。

8. 喜餅選擇

既然按照禮俗一定要有喜餅,那就向有做禮盒的公益團體訂購吧!

與其所有訂單都集中在一年三節,如果可以向公益團體訂烘培禮盒作為結婚喜餅,就可以讓這些弱勢團體的工作量終年更平均,比如我的一對新人朋友,他們的喜餅禮盒就是跟肯納自閉症基金會的庇護工場下單的,大獲好評!(參考:不再是「障礙」:看見特質放大優勢,中秋公益禮盒產製大不易

9. 場地活用

我最近參加的一場 NPO 人婚禮,新人事前邀請賓客,如果想要趁機讓大家認識某個特定 NGO 或公共議題,婚禮場地會設一個專區,讓大家擺放自己帶來的文宣品,供賓客取用。另外,我也有看過趁機在當場辦起「小農市集」的,讓來參加的客人,可以同時在歡樂的場合中買賣自家產品。

圖/Ben Rosett @ Unsplash

10. 活用禮金

對於很不知道吃喜酒怎麼包紅包的人,通常我會問問身邊知道的人,我要前往的婚宴地點一桌喜酒多少錢,然後除以 10 之後乘以 1.5~3(看交情),作為禮金的數量。當然如果交情好的,或是有事先說明禮金在付掉婚禮費用後,會捐款給我認同的非營利機構的,就會包更多一些,因為知道自己的禮金不但可以幫助這一對新人支付婚禮費用,有剩餘的話還可以捐給需要的團體,會覺得特別有意義。無論這個人以後結幾次婚,我都還是會去參加!(咦)

其實不只是婚禮,各種宴席都可以比照這個原則,把原本不得不出席的禮數,變成生活中一場場超讚、超想去參加的小型 NPO 慶典


延伸閱讀:

SDGs 專欄/臺灣如何實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最臺灣的農食外燴:從食材到創意料理,友善土地也友善人/專訪「木人艸」社會企業

不再是「障礙」:看見特質放大優勢,中秋公益禮盒產製大不易

作者介紹

褚士瑩

褚士瑩,資深 NGO 工作者阿北,年近沒有半百,打交道的公益組織超過百餘,喜歡胡搞,語不驚人死不休,從來不怕吵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