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譯整理/黃詩惠
英國是國際發展老字號的國家之一,自政府於 1997 年設立了國際發展部門開始,兼之其公民社會組織與社會企業淵遠流長,政府與民間組織一同經營國際發展的模式,經常成為其他國家的借鑑。
英國最大的國際發展組織聯盟「Bond」,9 月初刊登了最新一期的英國國際發組織財務追蹤報告。今年,Bond 回顧了 10 年的財務變化,並就現行面對的挑戰,給予回饋和未來發展的可能。這份報告自 2008 年起,每 2 年一次發刊,紀錄 Bond旗下 305 個國際發展組織成員的財務來源及收入規模。
INGO 蓬勃發展,微小型組織興起
比起國內慈善機構在過往 10 年僅 10% 的財務成長,英國國際發展組織(如國際非政府組織,INGOs)的收益在 10 年內增加了近 6 成之多(59%)!尤其在自行捐助上,民眾捐助實為國際發展組織最強力的財務後盾,由此看來,國際發展已受到英國人的重視,且令人願意投資、參與改變。
與 2 年前相比,另一個明顯的趨勢是──微小型機構的誕生和小型機構的增加。微小型組織因為特定專業導向、彈性的特性,讓他們有了一席之地。這些微小型機構年收入在 50 萬英鎊(約為臺幣 1957 萬)以下,比以往的小型機構(年收入 200 萬英鎊以下)更小巧,數量卻占整個產業的 1/3 之多!
創新、多元收入與責信經營,是最重要目標
「財務永續發展」是英國國際發展組織共同面臨的長期挑戰。普查發現,僅有半數的組織確有達成多元化收入組合的願景;然而,舊有捐款人凋零、政府標案競爭者眾、媒體和大眾對於國際發展組織有更高標準的審核等挑戰,使得「創新改變」仍是在普查中,所有機構們回應這個挑戰的唯一答案。
創造新的收入來源,並運用有趣和嶄新的方式吸引個人與單位願意長期支持,對於現今的英國尤其有必要性。再加上這 2 年,英國也面臨全球化、脫歐、公共資金銳減,甚至是恐攻的挑戰,國際發展組織需要就營運狀況和機構規模來準確設計出適切的財務和籌款計畫,方能在困難中發展均衡的財務收入。
此外,「責信」制度也是一個新的轉變。不論是 2018 年 5 月歐盟通過的 GDPR 個人資料保護法案,或是醜聞爆發等因素(資金不明、方案成效不彰等),許多受訪單位紛紛表示:這是個危機,更是個轉機!透明化的財務狀況和個人資料保護不僅是義務,也可能因此吸引更多支持者。
3 大資金來源:個人捐助、政府契約與補助、志願部門挹注
從資金挹注的走向,可以分成 3 個不同的群組來看:一是 8 家大型(年收超過 1 億英鎊,約為臺幣 39 億)的國際發展組織,二是 17 家中型(年收介於 4 千萬 至 1 億英鎊,約為臺幣 16 至 39 億)的國際發展組織,三是 280 家小型(年收低於 4 千萬英鎊,約為臺幣 16 億)的國際發展組織。整體看來,收入增加對於大型組織有極大的助益,其中 1/3 資金收入歸於 8 家大型組織,17 家中型機構和其他 280 家小型機構則各占另外的三分之一。
2018 年的報告指出,最重要的收入來源仍是個人捐助款項(Individual giving),占整體的 31%,略少於政府契約(Government contracts)(19%)及補助(Government grants)(14%)加起來的另一大財務收入來源;志願部門/第三部門收入(如公彩或獨立的信託公司或基金會)則為第 3 大收入(17%);整體來說,個人捐助、政府資金、志願部門收入是各個組織的收入 3 大來源。
個人捐助是大型機構最重要的收入來源
個人捐助收入一直是最有力的後盾,被視為重要的資金來源。個人捐助流向也深具代表性,其分布和整體資金走向幾乎一致:大多流向大型組織,中型機構微幅上升,小型組織略略下滑。探其原因,組織規模越大者,他們有更多資源經營與捐款人的關係,並且創新改變,因而得以在個人捐款下滑的趨勢中,擴大捐款者的支持。另一方面,小型組織若著眼於特定的主題,當該特定主題契合特定捐助者的關注時,也會是另一個個人捐助提升的契機。
對於大型組織而言,個人捐助一直是主要收入,其較無限制的特性,讓大型組織得以靈活的運用資金、發展使命,並帶出良性的循環。從 2018 年報告書中,大型組織總收入增幅達 56% 即是證明。然而捐助下滑的趨勢,也讓大型組織紛紛轉向多元化經營,即以政府補助和企業合作來中和捐助獨大的狀況,以此達到自身永續發展的可能。2018 年的財務報表中,他們都交出了健康且多元的財務報表成績單,並開始以此取代傳統資金來源。
政府資金成中型組織主要後盾,INGOs 與政府關係緊密
由補助和契約合起來的政府資金,是現在英國國際發展組織最重要的收入,甚至大於個人捐助。英國政府目前對於國際發展領域的投注已經不亞於國內社福,除了展現出對國際發展的重視,更能看到目前英國的國際發展組織已非自行行動的個體,而是與政府緊密合作的夥伴。值得注意的是,所謂的「政府資金來源」並不限於英國,歐盟和歐洲諸國的資金投注也是英國發展組織的政府資金來源之一。
對小型組織來說,因為技術門檻、資源不足的關係,多與政府採取短期式合作關係,難以長期依賴。然而,政府資金在所有不同規模的組織中,都被視為重要、穩定的來源。尤其對中型組織而言,政府資金無疑是最大收入,占其收入來源的 4 成之多。然而,政府資金為中型組織帶來財務上的穩定成長,卻也點出其單一化資金來源的風險,加上政府資金有其時效性,開發新收入對中型組織來說更為重要。
小型組織仰賴志願部門資金挹注,穩定收入並靈活運用成最大課題
儘管仍是大組織包辦大多資金,但志願部門有許多小額資金補助計畫,對小型組織是較無門檻的,因此讓小型組織較有機會獲得資金。尤其小組織與在地各國強力連結,並擁有特殊領域專業的獨特性,使得小組織特別獲得志願部門資金的青睞。像是 2013 年後新興起的微小型組織,即是因上述原因,讓志願部門的資助占其近 4 成的收入比重。
然而,此報告也提醒小組織們,志願部門資金有弱化且不穩定的趨勢。尤其許多志願部門開始直接資助在地組織而非英國本土單位(例如英國發展組織在緬甸進行發展計畫,英國的志願部門選擇直接資助緬甸在地組織,而非英國組織),這也讓組織經費取得的可能性受到限縮。具體來說,要穩固小型組織的主要志願部門收入資金,如何加強與計畫在地國的連結,以及建立起服務的獨特性,是小型組織必須努力的方向。此外,在資金取得後,穩定資金來源並靈活運用經費,也是小型組織的課題。
非政府組織未來發展關鍵:拓展多元收入、發展創新模式
對所有組織來說,他們未來的可能性在哪裡呢?BOND 提出,對於多數小型組織來說,「募款計畫」是一個目前正在努力的方向。尤其對年收 50 萬英鎊到 200 萬英鎊的小型組織來說,過去 10 年投注在籌款計畫的努力,使此方面的收入提升了 6 倍,並成為他們新興的強勢收入。組織開始投資自己,使群眾了解其倡議的議題與工作目標,並用不同的方式來獲得公共關注,如舉辦女性馬拉松、開辦多元廚房等。受訪者表示:「這將是個永續、效率、規模化和發揮過往基礎的經營方式,讓我們可以脫離個人、政府與第三部門的資源競爭」。
而以中型組織的發展看來,10 年來累積的經驗,使他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規模和技術經驗,也得以開始發展慈善營利作為下一個重要收入來源。也就是說,中型組織可以透過運作商業模式,讓他們的技術和商品輸出成為符合需求的營利品/商品,例如出租場地、提供顧問服務和訓練等,這些將被視為新的資金來源。
最後,對大型組織而言,因為已經有了一定的規模和更多的資源經營,可以與企業合作來降低個人捐助和政府收入的比例。發展組織與企業過往多是短期式的合作,例如菲律賓的海燕颱風災害;然而,若主題契合、關係也經營得當,企業合作將為組織帶來長期且穩定的收入,更兼具資金使用限制低的特性。不僅是大型組織,若組織與企業能取得共識,以中型組織 Women for Women 為例,他們以女性為關懷對象的訴求恰恰貼近女性產品公司的形象,在規模和意識相近的基礎上,組織與企業更能對話並相互支持,進而產生長期的合作關係。
綜觀來看,我們可以肯定的說,國際發展組織在英國是正蓬勃發展的產業。除去舊有的個人捐助,政府資金是現在最強而有力的收入來源。而對所有組織來說,以收入多元化和創新方法來永續經營是目前共同的課題,所有組織都需要將其工作和使命整合進籌款策略中,以利民眾與其建立更長期支持的連結,這也是組織們接下來的功課。
延伸閱讀:
世界百大 NGO 的創新之道:時時提醒自己忘卻已知,並擁抱模糊/2018 NPOst 年會後報導(Dar Vanderbe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