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北望遠鏡】認識那些多元的樣貌:從有錢也買不到東西的日本購物難民,到仰賴智慧型手機的敘利亞難民

編按:

由專業國際 NGO 工作者褚士瑩坐鎮回答各種 NPO/NGO 相關提問的專欄【阿北私會所】轉眼就 2 歲了!今年開始,褚阿北與 NPOst 決定轉身探頭,向外觀察,從阿北在國際非營利組織擔任顧問工作的日常中,帶回國際間在社會服務領域裡,各種好玩、有趣的潮流與做法。這個從 2018 年開始的新專欄【阿北望遠鏡】要分享的,可能是一個小小的設計,也可能是一個巨大的野心,甚至是一個失敗的計畫或爭議的概念,但無論如何,都希望成為臺灣 NPO/NGO 工作者一種新鮮的思考。

ps. 雖然如此,【阿北私會所】精神不死,如果你還是有 NPO/NGO 相關的問題,還是歡迎舉手發問 喔!阿北心腸軟又愛罵人,一定不會棄之不顧的!

 

生長在和平中的人,很難想像「逃難」是任何時代都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的事。

除了戰爭爆發,地震、洪水、大火等天災都可能發生在地球的任何角落,讓我們的身分瞬間從普通人變成逃難者。這是我們很難想像、不願意想像,卻有可能發生的事。

甚至,在富裕的日本,除了這些天災,隨著中小型鄉鎮的經濟衰退、高齡老人的獨居時代來臨,也形成了另外一種「購物難民」。

「購物難民」指的是自家徒步 10 分鐘左右的距離內沒有任何商店,要買生活必須品十分不方便的人。

因為整體經濟太差,許多位在車站商店街、原本提供完整生活機能的各種小店,都紛紛因為經營不下去而拉下鐵門,行動不便的高齡者無法自己開車、騎車,當地也幾乎沒有任何大眾交通工具可使用,他們又不會使用電視或網路購物、宅配到府等服務,這些老人家因此陷入「就算有現金,也無法買到生活必需品」的窘況,甚至發生高齡者在屋內餓死、熱死、渴死了很長一段時間後,才被發現的情形。這些老人家即使身在富裕、便利的國家,實質上卻過著難民的生活,但是他們無處可逃。

「難民」該是什麼樣子?

艾倫‧葛拉茲(Alan Gratz)寫過一本小說,叫做《逃難者》,裡面結合了德國納粹(1938)、古巴移民潮(1994),到敘利亞內戰(2015)3 段史實。看到這些人的命運,那些真實世界中交錯的逃難故事,我的記憶立刻回到自己站在維也納車站,看著敘利亞難民前往德國轉運大站的情景。

一般民眾對於難民的刻板印象就是「又餓又窮又可憐」,但是這些詞用來形容我眼前的這些難民,其實並不符合。

他們很多人都曾是醫師、律師,或是有錢人家的青少年,在維也納車站裡的超市結帳時,會掏出 500 歐元(約新臺幣 17876 元)的大鈔付帳,我這輩子從來沒有用過這種大鈔。

當時,許多人看到敘利亞難民手中的大鈔或是最新款的 iPhone,就下了簡單的結論:他們根本不可憐、不需要幫助。

英國《獨立報》因此寫了一篇文章,我很認同它的標題:「很訝異敘利亞難民有智慧型手機嗎?很抱歉我必須告訴你,你是大白癡」(Surprised that Syrian refugees have smartphones? Sorry to break this to you, but you’re an idiot.)

圖/Samuel-Elias @ unsplash

難民的「樣子」,或許跟我們想像中不同,卻並不代表我們的刻板印象是對的,而他們也非不需要幫助,只是他們「需要」的幫助,跟我們想像的不一樣。

敘利亞內戰爆發之前,就已經是個手機擁有率超過 87% 的國家。我在緬甸與內戰區域的難民營工作過很長的時間,清楚知道智慧型手機是難民最重要的財產之一,對他們來說,手機甚至比食物、衣服還要重要!在富裕國家,智慧型手機不是必需品,甚至我身上都只有最簡單的「智障型手機」,又或有些人甚至沒有手機。但在貧窮、戰亂的地方,無論是敘利亞還是緬甸,非洲還是中東,智慧型手機不是為了炫富,也不是有錢人的專利,而是跟親人保持聯繫、找尋生路的救命工具,不能用我們自己的經驗來套用難民對於智慧型手機的依賴。

我可以簡簡單單的從維也納搭飛機到德國,飛行時間只約莫短短一個小時,但是這段路程,對眼前維也納火車站的難民來說,要花多久時間?一個星期?一個月?還是一年?就算站在他們面前不到一公尺的距離,我真的知道眼前穿著光鮮亮麗、口袋隨便就可以掏出 500 歐元大鈔、埋頭滑著 iPhone 的敘利亞難民,他們的人生正在經歷什麼嗎?

理解差異需要學習,從閱讀別人的故事開始

世界很大,而我們知道的很少。面對無法理解的差異時,我們不需要批評,但需要去了解更多,並且學著包容、接納。為了要這麼做,試著站在對方的處境,從對方的角度來設想, 而敞開自己閱讀別人的故事,就是一個很好的練習方法。

我也相信,如同這一篇文章所說,有一天當一切塵埃落定,難民們都終於會逐漸找回他們的聲音,無論是在德國,在古巴,在敘利亞,在緬甸,還是日本。他們會說話,會寫字,會回憶,會記錄歷史,他們會告訴世人以及後代子子孫孫:「當年,這個世界是這樣對待我們的。」

我們對待逃難者的方式,就是我們對待世界的方式,同時也是世界對待我們的方式。印度聖雄甘地說的這句話:「成為你在世界上想要看到的改變。」(Be the change you wish to see in the World)一直讓我謹記在心,不是因為我是國際 NGO 工作者,而是因為我是一個


延伸閱讀:
【阿北望遠鏡】個人即政治:瑞典女大生擋下遣返阿富汗難民的班機,換作是你會怎麼做?

【阿北望遠鏡】社會衝突不好嗎?緬甸難民營的哲學思考:衝突就像地震,未必是壞事!

620 世界難民日:去年全球難民每天增加超過 4 萬人,過半數是兒童

褚士瑩

褚士瑩,資深 NGO 工作者阿北,年近沒有半百,打交道的公益組織超過百餘,喜歡胡搞,語不驚人死不休,從來不怕吵架。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