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人權組織聯手抨擊:美國退出人權理事會,將失去領導世界的舞臺、使人民受苦

圖/@ Wikimedia Commons

 

作者/馬克・里昂・戈爾德貝格(Mark Leon Goldberg) 譯者/Yi-Chia Chen

在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批評美國邊境移民政策的隔天,美國宣布退出聯合國最重要的人權組織──聯合國人權理事會(The Human Rights Council)。

在這時間點下這樣的決定確實引人側目,這卻不完全是一個令人驚訝的決定。一年前,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妮基.哈利(Nikki Haley)前往日內瓦拜會人權理事會時就曾警告,要求理事會改革成她喜歡的模樣,否則美國將退出成員國。

哈利反對人權理事會的原因主要有二。第一,理事會總是將焦點擺在以色列;第二,理事會成員國並不是每一個都持有良好的人權紀錄。但與其留在人權理事會為以色列辯護,想辦法避免那些缺乏良好人權紀錄的國家影響理事會的人權工作,美國寧可選擇退出。

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妮基.哈利。圖/Gage Skidmore @ flickr, CC BY-SA

退出人權理事會,美國等於出讓領導世界的一項工具

哈利對於人權理事會的批判並非新意。早在 2006 年人權理事會成立時,美國駐聯合國大使約翰・波頓(John Bolton)便成功遊說小布希政府拒絕加入理事會。直到 2008 年大選後,美國為了在理事會內捍衛以色列,才正式向理事會提出申請加入。

證據也顯示,這項策略的確使美國利益在人權理事會內得到實現。

去年,美國外交關係協會(The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CFR)發表一份報告,詳細檢視美國加入人權理事會前後的工作狀況,發現在美國加入人權理事會後,以色列的相關決議減少超過一半以上。

另外,美國外交關係協會的報告也比較了美國加入理事會前後,人權理事會對於一些特殊國家所採取行動的狀況。

換句話說,當美國積極參與人權理事會,理事會便會將以色列的焦點轉移到其他有人權紀錄問題的國家。我們可以因此預測,在美國退出人權理事會、選擇冷漠的同時,理事會更有可能著手對以色列採取相關決議──這將與美國自身利益背道而馳。

2017 年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 34 屆議會。圖/UN Geneva @ flickr, CC BY-NC-ND

美國暗中破壞理事會運作,恐致人民受到人權壓迫

美國這步棋是想讓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丟臉。但事實上,理事會在維護世界人權上的紀錄是可圈可點。

以巴議題並非概括在人權理事會工作項目中。在人權理事會運作的 12 年當中,不僅調查了人權侵害的案例,也為人權設下全球規範。

2011 年,因為有美國的大力支持,人權理事會通過一項歷史性的決議,告訴世界──人權也包括同志權益,一舉將同志權益納入聯合國人權審議項目當中。即便一些較為保守的聯合國會員國強烈反對,因為人權理事會的這項決議,當時的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Ban Ki Moon)也只能更加努力推動同志議題。

就在去年,人權理事會甚至還通過新增人權特別問題報告員(special rapporteur)一職,主要負責性傾向與性別認同相關人權議題。

潘基文。圖/World Bank Photo Collection @ flickr, CC BY-NC-ND

人權理事會也一直是個積極處理人權議題的平臺,若不是這個平臺的存在,許多議題將因為各國的權力鬥爭而遭癱瘓在安全理事會當中。

其中,敘利亞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因為安全理事會沒有能力採取任何處置動作,人權理事會便增設了調查委員會,專門紀錄敘利亞衝突中所發生的人權侵害事件,而調查委員會每 6 個月就會發表最新的報告,詳述受害者的經歷,並指出事件加害者,雖然這個行動沒有辦法阻止敘利亞的屠殺事件,但詳細紀錄下犯罪證據就能在日後的戰犯庭派上用場。這個例子也說明,就算安理會不作為,聯合國仍然可以以其他方式參與這些重要議題。

在敘利亞的國際排雷行動中心(International Mine Action Center)。圖/@ Wikimedia Commons

除此之外,人權理事會也一直在為世人普遍忽視的議題發聲,例如:在厄利垂亞、白俄羅斯受到政權迫害的人民。這是唯一一個不受媒體或國與國之間的利益影響的聯合國組織,持續專注在政權對於人權的侵害議題。在這些情況下,人權理事會不只有作為,而且是很好的作為。在此引述一段美國外交關係協會的報告內容:

在一年的強制間歇期前,美國在 2 個連續任期中改善人權理事會許多面向的表現。包括強化理事會對於國家層級的行動承諾、增強保障基本自由的相關規範、幫助有危險的族群、再平衡人權工作事項,及建立公民社會對於人權侵害的抵禦能力。

某種程度上來說,美國退出人權理事會是在暗中破壞理事會的運作,人民會受苦,甚至最終可能會像厄利垂亞及白俄羅斯的人民一樣受到政權壓迫。

美國本土及國際人權組織皆反對此決定

美國退出人權理事會的決定備受世界各定長期關心人權議題的人權及人道組織抨擊。

美國丟掉其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的席位,其實是在增強其他如俄羅斯及中國在理事會中的影響力。這些國家並不像美國擁有一樣的人權普世價值,而這也是美國在 2006 年拒絕加入人權理事會時所發表的主張。此外,沒有一個與美國志同道合的國家在取代美國的席次後,能做出完全契合華盛頓全球外交及政治藍圖的決策。簡而言之,美國放棄人權理事會的會員資格,等同失去一個可以領導世界人權的舞臺,而那些備受人權侵害的受害者也會再次落入政府的詭計,在這場「遊戲」中被犧牲。

這份聲明稿是由 The Better World Campaign國際關懷協會(CARE)全球平等理事會Council for Global Equality)、朝鮮人權委員會Committee for Human Rights in North Korea)、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人權戰線Human Rights Campaign)、人權第一Human Rights First)、JBI 人權Jacob Blaustein Institute for the Advancement of Human Rights)、美國筆會PEN America)、羅伯特・法蘭西斯・甘迺迪人權Robert F. Kennedy Human Rights)、救助兒童會Save the Children)及美國聯合國協會United Nations Association – USA)所共同發表。

這些組織每天都在為世界各地的人權議題倡議,他們對於此次美國退出人權理事會的決定也提出了警告。

因為這項決定不僅和美國利益相牴觸,也將對原本就不是很在乎人權議題的政權產生負面影響。總的來說,美國並不會因為離開人權理事會而獲得太多利益,同時,川普政府也將因此出讓得以影響世界人權的重要舞臺。


原文:The United States is Quitting the UN Human Rights Council. Here’s Why That’s a Bad Idea


延伸閱讀:

川普退出巴黎氣候協定,NGO 籲民間組織攜手度過動盪時代

NGO 集體譴責:川普的旅行禁令讓美國人道努力「大開倒車」

「不受墮胎禁令衝擊」,無國界醫生嚴正呼籲川普正視婦女權益

作者介紹

NPOst 編輯室

NPOst 公益交流站,隸屬社團法人臺灣數位文化協會,為一非營利數位媒體,專責報導臺灣公益社福動態,重視產業交流、公益發展,促進捐款人、政府、社群、企業、弱勢與社福組織之溝通,強化公益組織橫向連結,矢志成為臺灣最大公益交流平臺。另引進國際發展援助與國外組織動向,舉辦實體講座與年會,深入探究議題,激發討論與對話。其姐妹站為「泛傳媒」旗下之泛科學、泛科技、娛樂重擊等專業媒體。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pos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