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離島:用雲端網絡工作,重拾蘭嶼價值/社會行動不可或缺的那片「雲」(下)

承上篇:「照服員也是知識工作者!」在網絡世代中重拾人本價值/社會行動不可或缺的那片「雲」(中)

建立自己的私雲,然後與公雲產生可管理的平行關係,這當然已經是企業界的常態做法,但 NPO/NGO 與所有的社會行動者建置擁有自己的雲,更是為了連結全球與地方、虛擬與真實,讓家園社區與全球化活動之間,發展出較自覺自主的關係。

網絡社會目前的優勢組織模式在於上述的資訊化、網絡化以及水平流程,提供彈性的工作空間與時間,賦予知識工作者自我導向的能力與責任,同時以彈性生產與客製化服務來面對高度變化的市場需求。

雖然這種組織模式,在全球資本的轉型過程造成許多傷害(例如貧富極度懸殊以及認同分裂),但它們與資訊技術以及網際網絡一樣,已經成為當代網絡社會的公共資產,其意義是中性的,其成果由使用者的行動所決定。

圖/rawpixel @ unsplash

雲端時代的工作方法:3 種工作能力與 4 種營運空間

想要建立雲端平臺的營業模式 / 資訊架構,必須建立 3 種工作能力以及 4 種營運空間,並運用網絡組織的屬性,讓工作能力可以跨越時間空間,以最彈性自主的方式,執行這些營運空間的流程。

所謂 3 種能力是指價值、關係、以及決策等 3 類創造能力,而 4 種營運空間,分別是生產,兌現,分配,再生等 4 種價值營運活動所需的網絡空間。

下圖即為雲端平臺的營運模式/資訊架構:

圖/作者提供

範例討論:雲端與網絡工作如何將在地文化還給蘭嶼住民?

蘭嶼人口只有 1,845 戶,共 5,070 人,但 2017 年蘭嶼遊客數達 12 萬人次,對小島文化與生態都造成衝擊。觀光客利用手機生產的大量影像,在社交媒體上也成為蘭嶼非自主呈現的面貌,蘭嶼,在大家眼中成為一座訴求「減壓觀光」的島嶼。

假設現在有一個社工工作室,其工作者也是從蘭嶼外出到臺北工作的子弟,想要用網絡連結對價值有共識的工作者,建立一個雲端平臺,他們應該如何進行呢?3 個步驟分別如下。

第 1 步:建立價值、關係與決策 3 種工作能力與社群

當 NPO/NGO 開始構思網絡營運合一的工作架構時,首先要讓組織本身及網絡系統具備 3 種工作能力連結脈絡:

  1. 創造價值(Value Making):實際執行價值創造流程的團隊,可細分為決策, 研發設計, 整合執行,以及自動化機器等。
  2. 創造關係(Relation Making):關係的創造與營運管理的團隊,可細分為建立關係網絡,使用關係網絡,以及在關係網絡外等 。
  3. 創造決策( Decission Making):決策的制定、參與以及執行的團隊,可分為決策、參與、執行 。

這 3 種工作屬性取材自網絡社會學者柯斯特(Castells)對全球企業的網絡化工作模式的研究(註 1),其中價值 2 字即使對企業而言,也不只包含金錢利益,而是能夠被消費者購買,使用與認同,體驗的生活價值,對 NPO/NGO 而言,更必須包含其所倡議追求的社會價值。

圖/作者提供

在蘭嶼的範例中,因為是校長兼撞鐘的社工工作室,所以兼任價值,關係與決策 3 種角色。一旦啟動計畫,可能聚集不同的合作者,以網絡連結虛擬辦公室,分成上述 3 類專業能力社群來協作。這個虛擬辦公室可以流動到 4 個營運活動空間中去執行任務,如上圖所示。

第 2 步:建立生產、兌現、分配、再生等 4 種「營運空間」

社會學家大衛・哈維(David Harvey)從馬克思的經典中,將資本主義的營利流程歸納為 4 段式的永續螺旋運動。(每一段內部所包含的活動項目,皆取材自獲利世代(Business Model Generation)書中的 9 種商業模式元素)

我們將之視為人類為了獲取價值,必須學會的一組資源配置與工作流程,但它必須抽離資本家的傳統操作模式,重新放入網絡組織的水平流程及知識工作模式中,並且將社會與人本價值作為價值定義的核心。
4 種營運空間是以網絡來串接人物、設備、現實場所、交易界面、合作組織設備等所構成,讓營運活動可以跨距離垮領域,深入社會活動現場來進行。

  1. 價值的生產:包含價值主張、關鍵資源、關鍵活動、關鍵夥伴等 4 種元素
  2. 價值的兌現:包含目標客層、通路、顧客關係等 3 種元素
  3. 價值的分配:包含(經濟與社會價值)收益流與成本結構等 2 種元素
  4. 價值的再生:重新啟動前 3 者,或者直接賦予(3)再生永續的能力。

我們要在雲端平臺上所建立上述 4 種營運活動的空間」,讓這些營運活動可以同時發生在網絡以及現實場所中。以蘭嶼/島嶼媒體的例子來看,價值的生產空間,在於以網絡連結的島民拍攝活動以及島嶼真實空間,而價值的兌換空間在於圖庫授權的下載界面、傳播訂閱的網誌,以及路徑旅遊的網絡訂單與導覽現場,還有以網絡連結的食宿與交通服務業者。至於價值的分配空間,包含了日常拍攝者,路徑導覽者,交通與食宿合作者,與核心夥伴等這些接點依照協議自動分配,而價值的再生空間,可能是形成社會圖庫之後的社會與歷史論述,教學,創作等,做成網絡展覽館、研討會、放映廳等,連結相關社群活動。

這類人物、資源、活動、設備以及工作與營業場所,都必須先賦予「可資訊化」(註 2)的能力,才能以網絡串接成為「營運空間」。這也就是社會學家所謂的「流動空間」(註 3)。

圖/作者提供

第 3 步:讓 3 種能力進入 4 種營運空間

一旦我們在雲端上完成工作能力與營運空間的部署,就可以讓組織本身用最經濟而彈性的方式,跨越地理,深入社會現場來進行營運。在蘭嶼的例子中,組織本身擁有超過 5000 民的生產者,隨時可以觀看討論,並將他們的工作成果推送到價值兌現的空間,但是卻不必變成擁有 5000 民員工的肥大公司,此即網絡組織的優越之處。

在此範例中,首先要定義蘭嶼的價值。其一是社會價值:族人自拍圖庫的數量累積達一定程度時,可以成為蘭嶼的「真實」圖像中心,在網絡上授權傳播,取得蘭嶼居民的自主話語權,不讓減壓觀光成為蘭嶼的主要歷史面貌。

其二是經濟價值。蘭嶼範圍清晰,整個島就可以當作一件網絡媒體,那些在此深度生活、隨機觀察所拍攝出的圖,與觀光客所攝必定有所區隔,這些圖庫可以轉化成為蘭嶼的經濟價值,「日誌圖庫」授權消費者付費下載,「視野圖庫」用來與文化書寫相關的出板作品合作,「路徑圖庫」則可作為個人旅遊導覽經營之用。

在此範例中,進入 4 種營運空間(生產、兌現、分配、再生)的工作模式可進一步再加以說明。

蘭嶼一隅。圖/tsaiian @ VisualHunt, CC BY-NC

4 種營運空間之一:價值的生產

1. 關鍵資源與夥伴

(1)透過網絡平臺技術,將 5,070 位族人各 15 GB 的免費雲端硬碟,整合成為  7.5 萬 GB 的硬碟,連同 Flickr 圖庫,整合作為蘭嶼生活的影像中心。提供付費授權下載服務。

(2)電信公司的 Wi-Fi 設施補強。

(3)島內各族信賴的意見領袖合組管理部門。

(4)每個族人擁有帳戶自主經營權。

2. 關鍵活動

(1)日誌蘭嶼

提供所有族人自由拍照與錄影上傳機制,存放自有雲端硬碟,確保每個族人的隱私與著作權。規劃足夠頻寬速度的影音與相片之放映展示機制,以個人為單位接受支持贊助或下載購買。提供所有部落族人使用,形成整個本土蘭嶼的影音圖庫,由個人持有與共同展示營運。

(2)視野蘭嶼:

影音、圖片、日誌等形成多元而廣泛的蘭嶼在地生活記錄,從這些記錄中引用授權,提供部落客以文摘寫作方式再現蘭嶼的文化地景。

每一部落客的書寫與討論,都是一種文化視野的創作與詮釋。每一份視野蘭嶼的作者都擁有版權,接受訂閱與贊助,獨立收取版面廣告費用作為營運支持。

(3)路徑蘭嶼:

與觀光旅遊的取向不同,我們將每一條接觸體驗蘭嶼的路徑視為一種文化創作,支持在地的蘭嶼人自行開發體驗蘭嶼的各種路線,擔任文化導覽人,也可以將交通與食宿等服務資訊整合進自己的導覽路線。

針對每一位路徑蘭嶼的文化導覽人,我們提供最佳的影音展示工具,透過手機隨時拍攝影片與照片,即可以完成影音展示,也可進行社群互動,同時,每一個文化導覽人也將擁有專屬的經營與付費界面。

圖/bravesheng @ VisualHunt,  CC BY-NC-ND

4 種營運空間之二:價值的兌現

1. 客層與通路

(1)日誌蘭嶼作為圖庫服務

成為所有蘭嶼影像的基礎,透過超大雲端硬碟(75000 GB)以及快速的播放頻寬優勢,日誌蘭嶼一方面成為族人每日使用的影音工具,一方面透過平臺成為不斷增生變化的藝廊,以蘭嶼的地理位置為基本分類,讓人從地圖中隨時可觀看不論過去或此時的地景與生活樣貌。

如此一來,由當地人的手機時時拍攝累積的蘭嶼圖庫,終將凌駕各種偶爾訪視取景的觀光客圖像。

(2)視野蘭嶼作為論述出版:

廣邀當地/非當地的文化創作者、部落客等,以日誌蘭嶼做基礎,在平臺上開設專欄、網誌、文摘、論壇、展覽、攤位等任一種文化活動,以不同的視角來呈現蘭嶼的面貌,體驗不同的蘭嶼社會活動。視野蘭嶼是各自表述的結果,充滿創新、實驗性的多元視角。

(3)路徑蘭嶼作為旅遊服務:

邀請蘭嶼部落青年,深度解讀既有旅遊路線的文化與社會意涵,或自行開發蘭嶼文化體驗路線,作為該路線的導覽人與旅遊經記人。

我們將每一位旅遊路線的提供者視為「文化創作者」,將社會文化視野融入地景體驗與旅遊活動中,並與相關業者合作,提供食宿服務等。

每一位文化導覽者將透過網誌書寫、圖文編輯、攝錄影像,以及地圖路徑與購物車等工具,呈現每一條路徑的獨到之處,創造「體驗」的獨特價值。

圖/bravesheng @ VisualHunt.com, CC BY-NC-ND

2. 客戶關係

族人聯絡網、旅遊網站、自建圖庫下載服務,自建置入 Google 街景。文化人類學網誌,在營運收益,文化論述,影像出版等方向建構社交網,在旅遊與圖庫下載建立服務網絡。

4 種營運空間之三:價值的分配

價值的分配包含經濟與社會價值:

1. 合夥制度日誌、視野、路徑 3 種工作者為合夥關係,費用各自負擔。

2. 平臺維護:雲端平臺的收益中必須撥出固定比例的費用進行維護之用,若缺乏收入則由志工與募資支付。

3. 平臺資產:管理組織與網絡公司為合夥關係,雙方平分盈餘。沒有盈餘則由志工與募資支付基本維護費用。

4. 社會價值分配:每個族人自我擁有帳戶經營權、著作版權、文化工作成果,彼此持續聚集,為家園取得網絡媒體的話語權。除此之外,也藉此累積文史資產與線上學習中心。

圖/Chun-Hung Eric Cheng @ Flickr, CC BY 2.0

4 種營運空間之四:價值的再生產/永續

1. 歷史資產:當下的記錄逐漸匯聚,累積成為歷史記錄,歸屬蘭嶼公共資產。

2. 文化論述:逐漸添加社會文化歷史資料,例如反核活動等。

3. 影像創作:利用既的有影像圖庫創作短片、電影等。

4. 線上學校:奠基於上述基礎,成立線上課程與文化體驗學校,支持文化傳承與創新。

輕盈:資訊時代之必要

關於資訊時代,最美的描述應該是小說家卡爾維諾在《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一書中,對這個時代可以流傳後世的核心成就所做的描述,他排在首位的第一講就是「輕」;「⋯⋯於是我們有了資訊時代⋯⋯輕盈之必要,不是要我們去逃避現實,而是以曼妙之姿,去化解生活中無所不在的壓迫。

這 3 篇超過萬言的冗長文字,通篇連簡潔都無法做到的繁雜思維,引用「輕盈」2 字作為結尾,似乎看來荒謬。但這樣的場景,似乎也反映出這個時代的社會行動(者) 所必經面對的處境。

圖/freestocks.org @ unsplash

網際網路的發展已經大量沖淡當年我們對它的浪漫想像,因為全球化資產階級對網際網路與資訊科技自誕生以至每一步發展的掌握運用,已經在產業、營運、規格、工具、技術、知識、經驗、創新、論述,連同成長資源與人生機會中都不斷拉開貧富強弱的巨大差距。

但真正令人無法迴避的是「生活中無所不在的壓迫」因此越見巨大,無形而全面地包圍著所有被歸類為「弱勢」的一端、那 9 成以上的地球人口,滲透著我們的家園社區、公民社會與日常生活。

我們仍然相信資訊時代的人類核心成就,是卡爾維諾所說的「輕盈」,只是身處網絡時代的黎明,「輕盈」並非現成的品味享用,而是一次次細緻行動與化解壓迫之後的社會創新成果。


附註:

  1. 當代社會學者曼威・柯斯特(Castells)為網絡社會學的奠基者。其備受社會學界推崇的網絡社會學經典:《資訊時代》 3 部曲,尤其是第 1 卷《網路社會的興起》中詳細論述了網絡社會中的組織形式、工作模式、勞動過程、經濟行為、社會系統、都市空間與時間意識,以及社會認同等所發生的巨變,將後工業社會正式定名為網路社會。
  2. 可資訊化的實體:可資訊化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可資訊化才可網絡化,然後才有各種自動化的機制彼此服務,各種活動彼此連結。任何一個網絡營運的組織或活動,或稱為空間,都是由一串「可資訊化」的實體、設備、活動與人所組成的。對於「可資訊化的」實體,除了一般人會想到的自動化機器(人),資訊工作設備如電腦、行動視訊、對話版或傳真影印設備,其實任一個真實現場都可以資訊化,只要設計紀錄它的資訊格式及收發方式,讓資訊中心可以解讀掌握,並納入處理流程,這個真實現場就可以成為可資訊化實體,與其他的實體或軟硬體一起連結成一個流動空間。例如,將公車的地理位置建立成為連線資訊,如今已成為站牌的時間告示版,如果我們再將它的前後行車視訊連網,就可以做成選點觀看都市狀況的即時視訊系統,這些「可資訊化公車」就為都市街道創造了網絡原生的場域,為社會觀察者、產品行銷、市民生活、文學寫作等都提供全新的工作空間。 一旦人們持續進入這種實體與虛擬兼具的網絡空間工作與生活,它就能以流動空間的模式,成為社會活動的真實場所。
  3. 流動空間:網絡社會由連結所構成,但是這種連結包含了人與實體設備及真實生活空間或各種社會活動的連結,而不是傳統意義上,人與人的社會關係連結而已。因此我們可以用網絡與資訊技術將各種人、物、生活與空間資源串接成為一組營運空間。例如,某公司的業務會議室及遠方參展與行銷的現場,可以與相關工作者及電腦中的客戶資料庫與產品資料庫串接為一個客服中心辦公室,這個「辦公室」就是一個「流動空間」,可以讓分居各地的人員或組織進入工作、執行任務,從某些實體位置上獲得預定成果。這即是社會學家柯斯特(Castells)所稱的「流動空間」,這樣的流動空間或許包含/吸納了一些真實空間,但不受其限制。

延伸閱讀:

NPOst 專欄/網絡社會學:社會創新 X 資訊工具

網絡世代的價值衡量:你是「連結者」,還是只能「被連結」?/社會行動不可或缺的那片「雲」(上)

「照服員也是知識工作者!」在網絡世代中重拾人本價值/社會行動不可或缺的那片「雲」(中)

CommBorg

連結倫敦、上海與臺北的跨領域團隊,主要成員包含文化與社會學者、社工專業者、資訊專業者、社會設計專業者。從社會學者哈洛威(D. Haraway)的「人機合體宣言」(cyborg Manifesto)得到啓發.以資訊與社會合體的工作方法,作為跨領域的流動混生體。早年從遠距擴增實境介入現實空間的再現,近年以物連網模式介入生活社區的重編。曾為臺北市政府開發虛擬實境都市、為資策會發展APEC的偏鄉網絡扶助計畫,為原民會發展原住民 30 部落自主網站等。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