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現場】臺灣人必修的東南亞學分
名稱:臺北社企大樓 2016 年度講座-社會創業家思維養成 #5
日期:2016 年 7 月 14 日(星期四)
時間:19:00 – 22:00
地點:臺北社企大樓(臺北市中山區八德路二段 174 巷 28 號)
主辦:臺北社企大樓 & NPOst 公益交流站
主講:張正/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創辦人
歧視源自於不熟識
繼「新南向政策」之說擴散後,臺灣關於東南亞的討論變多了,除了針對經濟與商業的「南向」,對臺灣本土的東南亞移工也逐漸提高關注。然而與此同時,許多的偏見與刻板印象還難以在短時間內自社會中化解。
談及對於東南亞移民工的刻板印象,燦爛時光創辦人張正從許多人懼怕的東南亞料理──鴨仔蛋──開始聊起。鴨仔蛋是孵化到一半,已有小鴨雛型的蛋,在越南、柬埔寨是常見的料理,也是缺乏肉類地區的營養聖品。但臺灣人普遍不敢食用,有人批評鴨仔蛋有毛、有骨頭、鴨子都還沒孵化就吃掉很殘忍,甚至有人說它是生的。但張正打破這些流言:臺灣人常吃的豬腳、乳鴿、小羊膝豈不同樣有毛、有骨頭,而且殘忍?「生的」更是無稽之談,因為鴨仔蛋根本就是熟的食物。張正說,許多人對於東南亞事物的歧視,就是這樣來的。在根本不了解、沒看過的情況下,就先有了誤解與偏見。
此外,針對東南亞外配的歧視也非常不公,常有人說外配生的小孩比較笨,但真要說的話,依照優生學,混血兒的基因及適應能力其實更好。也有人說外配媽媽不懂中文,無法教小孩,但張正反駁「怎麼不先去怪爸爸?」實際的情況是,很多新移民因為自己沒有機會讀書,因此特別重視小孩教育,期待透過教育來翻身。即便她們看不懂課本,也要盯著小孩把功課做完,而偏鄉小學的第一名,也大多是新移民的小孩。
常說「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但張正認為,臺灣人沒有特別好,也不特別壞,歧視與欺負往往來自於不熟悉所造成的誤解。這也是張正創立《四方報》的原因,他期許母語報紙,能夠成為臺灣漢人與新移民的橋梁。
《四方報》文盲總編,讓東南亞移民工為自己發聲
在關注東南亞移民、移工之前,張正曾任職於文風偏左的《台灣立報》。5 年內從基層記者一路升到副總編輯,因此早在 20 多年前,張正就因為《立報》接觸到外配、外勞、原民、同志等近幾年才逐漸受關注的議題。《立報》的新聞雖然紮實,但仍難以成為主流,張正於是也萌生離職的念頭。離職後,當時《立報》社長成露茜送的一本《東南亞史》與當時的女朋友廖雲章替他拿的一份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簡章,開啟了他對東南亞的關注。
即使在《立報》工作了 5 年,當時的張正仍然跟一般人一樣,對東南亞不甚熟悉。演講中,張正開玩笑的說:「即使是 20 年後的現在,在路上隨便問一個人,他一定也不知道最近跟我們爭南海的到底是哪個國家。反正對臺灣人而言,東南亞各國都是差不多的國家。」當時的張正認為,未來如果要繼續從事新聞工作,就必須認識在臺灣的東南亞族群,因此考取東南亞研究所。
研究所期間,張正拿獎學金去越南待了 4 個月,本想研究環境對移民的影響,但在臺灣僅學了兩個月的越南語,以及越南當地語言學校不到 4 個月的教學,根本不足以讓他進行深入的田野調查。身處異地的張正,雖然越南語能力突飛猛進,在當地也交了一些朋友,還是無法融入當地生活:全為越南語的電視節目,張正唯一能看的頻道只有不用語言轉譯的足球。當時的語言能力,只夠他與朋友閒聊天氣之類無關緊要的話題。
幸而,那時候的他帶了幾本中文書前去。張正說:「只有當我看中文書的時候,才恢復成一個成年人的思考模式。」在越南的他,連法輪功這樣的枯燥讀物都看得津津有味,母國的文字能讓一個人逃離語言障礙帶來的心情低落與自卑。回臺之後,張正把自己在異鄉異地與中文書為伍的閱讀經驗,同理到在臺灣的東南亞移民工身上,與成露茜討論出東南亞母語刊物的點子,《四方報》應運而生。
《四方報》是報紙型的月刊,從原本的越南文,再延伸出泰文、印尼文、菲律賓文、柬埔寨文、緬甸文共 6 種版本,報導臺灣的新聞及東南亞 6 國新聞,翻成英文及移民工的母國文字。由張正網羅熟習母國文字的東南亞配偶或留學生做編輯,他則擔任讀不懂自家報紙的「文盲總編」。
《四方報》中最重要的部分,便是「讀者來信」,張正形容,這個專欄一開,收到了「雪崩般的來稿」,直至張正離開《四方報》,共累積的 18000 多封信,有文字、圖畫,多是母語來信,偶爾夾雜中文來稿。
這些信件促進了張正對東南亞移民工的認識,相較於口頭訪問,因為移民工的母語非中文,即使親自訪談,也很難得知詳細情況。跟丈夫失和、跟婆婆處不來這些幽微的關係,用母語都未必說得清楚,何況非自己的語言。張正說:「想像你要用英文說明自己跟家人之間的曲折關係,就會知道這有多難。」因此《四方報》的母語投書,不但實現了成露茜一開始創辦《四方報》的初衷:「讓弱勢為自己發聲」,也讓臺灣人知道,這些東南亞移民工,一個個都是有心情、有意見的「人」,只是在異鄉、異文化下,難以清楚表達。
能做的事情太多了!
除了《四方報》,張正後來也陸續創辦了「唱四方」、「外婆橋計畫」、「移民工文學獎」等。「一旦認識這個族群,就會發現,能做的事情太多了!」張正說。
「唱四方」活動,由四方報團隊在捷運站、後火車站、漁工聚集的海邊等移民工常出現的地方,機動性的邀請移民工唱歌,並錄製下來,製作成實際在電視播出的「唱四方」節目。
張正在演講中播放「唱四方」的一段影片:一位印尼女性,自己育有 3 個小孩,來臺幫傭。鏡頭前,唱起現在 KTV 仍然流行的黃小琥的「沒那麼簡單」,聲調好聽震懾了現場所有聽眾。
而「外婆橋計畫」,是由張正與現任誠致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方新舟共同討論出來。眼見許多新移民沒有錢、沒有時間回娘家,他們於 2011 年開辦了第一屆「外婆橋計畫」,計畫提供資金,不只讓新移民與孩子一同回鄉,也帶著小孩的老師同行,每組行程至少 20 天。其中,老師是相對於新移民配偶很重要的對照組,在小學生心目中,老師常是權威的角色,但回到了媽媽的故鄉,老師成為完全的障礙者:看不懂文字、聽不懂語言、有意見想講卻說不了,即使是語言專長的英文老師也沒有用。
這個計畫希望孩子可以了解媽媽其實有很厲害的地方,而老師偶爾也會不那麼厲害。外婆橋計畫持續至今已經 5 年。曾經有一同返鄉的老師深受影響,回臺灣後便在工作地嘉義,成立了「嘉義縣外婆橋協會」,將這個計畫複製到地方。
而移民工文學獎源自四方報的讀者投書,透過投書,工作團隊發現許多東南亞移民工的文字,觀點獨道,值得一讀。後來便設立「移民工文學獎」,張正認為,這些移工是臺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他們所寫的文學也應屬於臺灣文學的一部份,透過移民工文學獎,他們賦予這些人所寫的文章意義,也將移民工的觀點,透過文學獎傳播出去。
身體不自由,但閱讀讓心靈自由
現在的張正,最為人知的工作,大概就是「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的負責人。
成立東南亞書店的緣起,來自印尼移工 Erin 的盼望。 Erin 在幫傭家庭雖然受到不差的照顧與對待,唯一的缺點就是沒有休假,不能離開幫傭家庭。雖然沒有人身自由,但 Erin 認為「閱讀讓心自由」(Reading makes me free)。這句話觸動了張正,於是他開始託人,從印尼帶書回來,完成 Erin 的願望。
一開始,張正只是將託人帶回來的印尼書送給 Erin ,並 po 到 FB 上分享。那時一位舊識主動聯絡,想替家中聘請的印尼移工討書,他聘請的印尼幫傭因為失戀,想看書排解憂鬱。但那位雇主跑遍市立圖書館,在成排全新的東南亞語文書架上,印出書目傳給幫傭,失戀的幫傭卻無奈的回達:「這些都是羅曼史」。
張正於是意識到,一本有意義的母語書籍,對於異鄉人而言多麼重要,不僅可以排遣憂思,甚至可能是心靈的救贖。開書店的想法於是逐漸成形,並化為實際行動。
這間設在新北中和的的東南亞主題書店,名為「燦爛時光」,書店中所有張正自掏腰包買下的書籍,任何人都可以借閱,押金就是書籍的原價,還書時全額退費。張正說,相較於圖書館冷冰冰沒有人借閱的全新東南亞書籍,他更希望讓前一個讀者和後一個讀者可以交流。他也認為擁有一本書可圈點、註記的感覺,與租借時小心翼翼的感受,全然不同。因此他建立了「三不一堅持」的借閱規則:
- 不同於書店,只借不賣。
- 不同於圖書館,沒有借閱期限。
- 不同於租書店,押金全額退還。
- 堅持讀者有權力在上面畫線、簽名、做記號,最好還可以掉眼淚!
創立書店時的張正,戶頭其實只有少少的 50 萬,他單純的想,一個月買書加店租 2 萬元,這個書店至少可以撐 2 年。這兩年,只要有 3、4 個人,因為這些書感到快樂、感動,這件事情就值得了。而他的初衷也的確實現了,譬如第一個受他幫助的移工 Erin,回到印尼後,有感於村落的孩子讀物不夠,自己開了一家書店,用和燦爛時光相同的模式營運,讓關懷的種子飄洋過海,在他鄉生根。
因為資本有限,張正也希望將幫助移工的充實心情分享出去,於是發起「帶一本自己看不懂的書回臺灣」運動,邀請前往東南亞旅遊、出差的臺灣人,花 200-300 元的小錢,「帶回幾本你看不懂的書,給在臺灣這裡看得懂的人看。」比起旅遊的旅館、機票等大把花費,這些都是小錢,卻可能極大程度的幫助到另一個人。直至今天,都還有旅人陸陸續續帶著東南亞書籍到店裡來。
目前,燦爛時光也在進行「東南亞書店大聯盟」和「地板圖書館」計畫。前者邀請所有的咖啡店、餐廳等公共場域開放自己店家的部分空間作為書店,只要店家願意,燦爛時光便會把書寄過去,希望東南亞文的書籍可以被更多人看見;「地板圖書館」則每個禮拜天舉辦,由燦爛時光的同仁帶一整個行李箱的書,到臺北車站大廳的 24 號柱,將書籍分享給聚集在這裡的東南亞朋友。
演講的末尾,張正邀請我們一同前去感受與平時印象不同的東南亞風景:「當你看著包頭巾的人、皮膚黑黑、看起來不太文青的人,卻跟你一樣坐下來捧讀一本書,你會有很不同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