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款人想什麼?】「虧待員工的組織,怎麼關心別人?」、「充分告知與資訊公開,沒看到財報也會支持」

編按:

過去 2 年,新政府上臺廢止了《紅十字法》伊甸基金會爆出與復康巴士司機的勞資爭議、《蘋果日報》記者臥底調查「圓夢 580」臺灣世界展望會坦承曾因性取向而辭退前董事王增勇113 家暴保護專線流標,以及臺灣社福界的勞動權益困境安置機構的性侵與暴力體罰⋯⋯

而這其中,捐款人的責任究竟在哪裡?NPOst 對臺灣的捐款行為倍感好奇,因此每月定期於「捐款人想什麼?」專欄中刊出 4-6 位捐款人訪問,期望進一步了解每個人捐款時的想法。當然,少數的抽樣無法代表臺灣廣大的捐款族群,但其中不乏寶貴的建議方向,值得機構團體思考。

若您也身為捐款人,並且願意協助我們透過長期的質性調查積累,與 NGO 共同改善大環境,歡迎您幫忙填問卷,或來信留下您的聯絡方式(contact@npost.tw),我們將在您方便的時間訪問您,讓 NPOst 、公益組織、捐款人都藉由更多的理解,拉近彼此的距離。

ps. 本專欄設立主旨為傳遞捐款人樣貌與想法,不為追究各種捐款人回饋或進行獨立報導,若您對公益領域的各項議題有興趣深入理解,歡迎您訂閱 NPOst 公益交流站

25 歲動物照護訓練師

溫依倫,25 歲,照護訓練師,寶貝狗協會,位居新北市新店區,年收入約 35 萬

我長期捐款給綠色和平(Greenpeace,後簡稱 GP),到現在大約 2 年了,另外我還有一些短期的捐款經驗,主要都是為了需要緊急募款的大型災難,遇大型災難時,我會從便利商店 ibon 的捐款區看募款的資訊來捐款,偶爾也會有狗場有資金需求,不過我捐給動物的款項比較少,我覺得狗場救一隻算一隻,我比較注重觀念的傳遞,改變一個人的觀念可以救更多的動物。

像我工作的地方就是以教育宣導為主軸,到新北市與桃園的國小宣導小朋友的動物保育觀念,例如不要輕易養寵物、要想清楚,或是教大家看懂狗狗的肢體語言,這樣也是尊重動物的一種方式。

在寶貝狗協會擔任照護師的溫依倫(前排右),時常到國中小向小朋友宣導動物保育觀念。圖/溫依倫提供

我剛開始接觸綠色和平是在街頭,當時他們正在召集一些簡單的連署,因為填了信箱資料,之後就定期收到很多 GP 所倡議的事件發展,讓我知道他們真的有在做事。這是我目前覺得最安心的團體,他們也不接受政府與企業的贊助,很中立。我每個月定期捐贈 300 元,以信用卡直接扣款,對他們跟我來說都很方便。

我不會覺得有負擔,後來 GP 也有打電話詢問要不要把捐款調成 500 元,雖然後來因為程序問題沒有調成功,但其實 500 元我也 OK,希望可以出一點點心力。

我沒有特別比較過各大團體,如果是以我關懷的動保議題跟綠色和平來比較的話,我還是會選擇捐助綠色和平,我覺得救地球非常重要,如果地球都救不了,我們就更救不起動物。如果一個月可捐助的金額有限,我會優先選擇資助環境議題。

比起捐款給動保團體,溫依倫優先選擇捐款給關注環境保護議題的 GP。圖/Jeremy Bishop @ Unsplash

GP 幾乎幾天就會寄一封信來說他們在做什麼事,或是通知我所連署過的議題的進度、訴求有沒有成功達成。例如某個海洋漏油事件,他們向企業提出改善捕魚的方式,讓小魚可以從漁網溜走,使海洋永續發展,在信中他們也會告知我們「因為大家的連署,某某公司已經答應改善」等。連署表達了大家的心聲,商人也會因此比較注重環境保護。

我沒有參加過組織辦的活動,因為工作室排班性質比較沒空。另外,我也沒有看過財報,但我記得他們有公開在官網上,我真的沒有深入研究過,可能是因為對 GP 很放心,因為是一個國際性的組織,比較龐大、做事也有系統,倡議的方式也常常很成功。希望組織可以將財報分類呈現比較好懂,例如可用事件分類、再從事件中細分分別用在宣傳、行政的款項,比較一目了然。

GP 前陣子的「地圖事件」(參考:綠色和平爭議:有沒有比一張地圖更重要的事?)引起相當大的爭議,雖然如此,我還是認為很多事情是不分國際的,這種事一點都不會影響我對 GP 的信任!另外,組織若將善款挪作他用,會影響我的捐款意願,如果曾經有相關爭議發生,會使我產生疑慮,我就會去尋求其他比較放心的捐款對象。

GP 固定以寄送簡訊倡議,並呼籲捐款人參與連署。圖/溫依倫提供

25 歲研究生

許先生,25 歲,研究生,輔大社會所,位居新北市,年收入約 12 萬

我到現在每個月固定捐款給綠色公民行動聯盟(以下簡稱綠盟) 300 元,已經一年多,每個月自動從帳戶扣款,這樣很方便,也不會因為懶得匯款而停止捐助。我想要捐給綠盟是因為我曾經參加過綠盟的講師培訓課程,我喜歡他們講述能源轉型的方式,跟我自己所學到的東西很類似。他們人沒有很多,行動力卻很強,我覺得收穫非常多,因此固定捐款作為一種回饋。

許先生參加綠盟的講師培訓課程後,便成為固定捐款人。圖/許先生提供

目前我的經濟狀況允許,每個月 300 元還可以負擔,所以我會繼續捐下去。我認為這一部分的議題是重要的,最近真的越來越熱!臺灣這幾年在做能源轉型,如果一點點的貢獻可以讓他們在這個議題上有動力的話,也很好。

說到他們講述能源的方式,以最近的用電爭議來看,蔡英文說要節電、要關冷氣,大部分時候我都覺得這些討論滿無聊的。到底要不要關冷氣?有些人是再生能源控、有些人就覺得一定要核能,但綠盟並不是只看到一個面向,他們會分析每一種能源使用可能面臨的技術狀況、對社會大眾的利弊得失等;他們也說這不只是發電量多寡的問題,應著眼於我們「該如何思考能源」。聽他們的課很有啟發性,不只是對科學有一定的了解,也不會只講太陽能、核電這種單一能源的思考模式。

如果經濟還許可,我會看我當時比較關注什麼樣的議題、有哪些團體可以捐款,再來決定資助對象。像我最近比較關心兒童遊樂空間的議題(參考: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特公盟),他們是一群自發性的媽媽出來倡議,雖然他們目前尚未開放外界捐款,不過我還是會持續關注。

許先生成功捐款給綠盟的電子郵件。圖/許先生提供

基於信任,我沒有看過綠盟的財務報表,因為我有接觸過裡面的老師,也聽過講座,雖然只是短暫的相處,但他的作為和講出來的東西,讓我覺得他是可以信任的人,最一開始參加講師訓練也是由於相熟的研究所老師推薦,這也是建立信任的一部分。如果看得懂財務報表,想要評估一筆善款有沒有用、用在哪裡,那財報就是重要的;但若沒有那麼在乎這些,財報就不是那麼重要,例如有些新創團體,你想看他們的財報可能不會那麼順利,但如果已經有了信任、一心想支持他們,就不會要求一定要先看過財報。

我沒有參加過綠盟的活動,因為忙碌。我認為捐款就是某些時候你沒有時間、或是你的狀態不允許參加活動,沒辦法出力就出錢,我是這種心態。我覺得重要的事情,卻不一定有力氣親身去做,那我就提供一點錢支持。

綠盟主辦每年 3 月的反核/廢核大遊行。圖/@ Wikimedia Commons

我認為一個組織的講述能力很重要,講述能力可以看出組織對於事情的掌握度,他們講出來的內容要能使你信服。例如今天一樣是推廣環保的組織,如果它只是不斷強調「再生能源很棒」、「別的國家都用為什麼我們不用?」這樣不夠,顯得看的事情不夠多。對我來講不用特別使用煽情的方式,只要告訴我要做什麼?會有什麼幫助?我就會理解,很多時候如果靠情緒帶動、用可憐來召喚,效果都是一下下而已,完整的講述議題,才會吸引我。

另外,若有一個組織使我不想提供捐助,還有一個原因是那個組織的資源已經很充足,例如綠色和平。綠盟有偏向國際型的行動,但比較在地、草根、關心臺灣議題,感覺資源相對也比較缺乏,就會想要捐款。

除此之外,我覺得組織要倡議,至少對自己的員工要好,可以共體時艱,但不能剝削,要有分寸,如果我知道哪個團體對自己員工很差,我絕對不會捐,在裡面工作的人你都對他不好了,要怎麼關心別人?

25 歲節目企劃

陳品佳,25 歲,媒體業,節目企劃,位居臺北市,年收入約 40 萬

我到目前為止都有持續捐款,不過都是一些零星、機動性的捐款。我曾經在冬天的時候寄送衣物和乾糧給收容流浪動物的愛爸愛媽;舊鞋救命我也捐過幾次;之前在臺中念書,也曾經擔任甘霖基金會的老人送餐志工,節日的時候(例如聖誕節)會送老人們福袋,或是過年會有愛心紅包、一整個套組(set)的年菜,我也都會認購;去年整整一年,我幾乎每次吃早餐都會將找零投進早餐店的零錢箱,每次我固定花 100 元,都吃差不多 70、80 元,剩下的都一定會捐。沒有想太多,順手捐個小愛心,我的捐款都比較即時,可以幫忙就幫忙。

我從大學時期開始捐款,大學以前幾乎沒有什麼經濟能力,大學時雖然沒有特別闊綽,但至少對社會比較有想要回饋的意識,想法漸漸成熟,也有打工,接觸比較多議題,有很多募款或是世界各地需要幫助的資訊,漸漸開始捐款。不過說起來也很現實,我賺得不多,也不是特別開源節流的人,房租也很貴,如果以每個月扣款的方式來捐款,我會覺得壓力很大,也是一筆負擔,所以才基於當下想幫助的衝動,進行一些比較機動性的捐款。如果我經濟能力許可,也會想要長期針對一個特定團體捐款。

陳品佳目前以小額、機動性捐款為主。圖/Olichel @ Pixabay, CC0 Creative

我最關注的是獨居老人智能障礙相關的社福團體,前者是因為我們家也有老人家,人年老的時候如果沒有人協助是一件很孤單的事;後者是因為我妹妹重度智能障礙,我關注、捐款的出發點是同理,行善不僅僅是想要幫妹妹累積福德,也希望我們工作忙碌或不在妹妹身邊的時候,能有人提供協助。社福團體、基金會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家人不在的時候,這些對象也可以受到幫助,這些資金不只對公益團體、對有需求的人來說都很重要。

我沒有看過組織的財務報表,我目前捐款的單位都是信任的單位,我不覺得他們會拿募來的金額作怪。除非像慈濟那種,公信力已經被破壞,或是曾經被批露不好的事情的組織,我就會有所質疑,我覺得已經有一點點質疑的時候,我就不會想要捐款。

陳品佳最關注的是獨居老人智能障礙相關的社福團體。圖/Lukas Budimaier @ Unsplash

我認為臉書(Facebook)是一個獲取訊息的重要管道,像慈濟的新聞我也是從 FB 得知,還有我也會透過 FB 定期 follow 資訊,像是人生百味,看到他們的石頭湯計畫,我就有參加。這都是一些比較被動的接收,我想組織也可以針對捐款人所捐款的事件,提供後續發展的資訊。

我重視組織實際做的事情是什麼,這些事情會不會讓我見證到、感動到,像是有真的看到對狗狗付出的照片,或是因為參與石頭湯計畫而關注無家者議題,都讓我真實的看見這些人非常努力在做事,認真執行跟推廣,成為我想要繼續參與活動跟捐款的關鍵原因。

人生百味街頭游擊食堂。圖/@ 石頭湯計畫

25 歲混音師

阿翔,25 歲,電影業,聲音設計/混音師,位居臺北市,年收入約 50 萬

我從大二,大約 19、20 歲左右開始捐款,透過美國的家扶基金會(Child Fund Alliance)認養孩童。我阿嬤也長期透過臺灣家扶基金會認養國外的小孩,我都會幫忙翻譯阿嬤從孩子們那裡收到的信件。大二在美國念書,那時候學業跟生活都比較上軌道,手邊有一點錢,評估過我有能力可以負擔這筆費用,所以我就上家扶中心網站,找到第一個認養的小朋友,他在衣索比亞;大三的時候,我又再打一些工,覺得有能力再認養一位,這次我想要贊助亞洲的小朋友,所以我挑了印尼的孩童,總共認養 2 位,一直到現在。

家扶的網站進去,有小孩的照片、年齡跟所在地,第 1 次選的時候,我覺得就隨機、順眼就好,第 2 個我想要資助亞洲的小朋友,就有特別挑。

一開始捐款的時候是繳納 28 美金(約臺幣 842 元),去年還是今年變成 30 美(約臺幣 900 元),我在美國都用信用卡直接扣款,很方便。這筆錢對我而言,並沒有造成負擔,這是一筆小錢,我省下學雜費,將自己的生活費撥出一小塊來支持認養計畫,當時的月收入約 1,200 元美金(約臺幣 36,000 元),每個月 56 元(約臺幣 1,680 元)很便宜,這對我來說並不算負擔。

阿翔透過美國家扶認養了 2 位小朋友。示意圖/Hermes Rivera @ Unsplash

我認養的小朋友每一季都會寫信給我,當地的志工翻譯成英文再寄來給我,搬回臺灣後,地址也可以線上直接修改,我覺得這樣很方便。當地小朋友也會附上照片,一年一次會有他們親手製作的書籤、畫作,我收到信件都會回信。

我會持續捐款下去,基本上捐到他們 18 歲。家扶的計畫就是為了幫助這些小朋友順利長大,18 歲後家扶就不再提供這樣的庇護。目前雖然我沒有計畫再認養小朋友,如果因為小朋友年紀到了而終止認養,我也會再繼續尋求別的認養對象,看到時候誰最需要幫助,我就資助他們。

家扶會主動寄財務報表給我,每年的或是每季的,我會看。如果你去看財務報表,你會發現很大一部分都用在宣傳與人事,我認為這是合理的。捐款並不是說有錢就會到對方手上,必須要有人執行、有人宣傳,想要善款有其幫助,就要有人去做!

阿翔透過美國家扶收到認養孩童的親筆信件。圖/阿翔提供

此外,網路使用經驗也會影響我的捐款意願,例如家扶的網站就做得很好,我搬家還可以在網站上直接修改地址,也可以下載每個月的捐款紀錄等,家扶很清楚的告知我,他們收多少錢、用在哪裡,既然你要收受捐款,那基本的收據、紀錄、追蹤都應該要有,資料更改也方便,這點我很滿意,跟在路邊拉捐款不太一樣。

我認為認同一個組織與否、甚至是否捐款,最重要的是必須思考這個組織的立場、執行方向、核心價值是不是跟我所想的相符,比如我們公司向喜憨兒基金會訂購中秋禮盒,我覺得很好,讓身心障礙者有工作,東西也很好吃,這是雙贏的概念,這種我就非常願意支持。

我想有 2 件事情臺灣公益團體沒有做得很好,分別是「便利性」與「公開性」。前者如我剛剛所說,捐款人透過上網可以快速管理自己的資訊、和組織保持良好連結;後者則是曾經發生在我媽媽身上的故事,她捐款後發現該款項沒有用在當初募款的訴求上,而是被高層挪用在私人用途,令我媽媽相當失望。我理解組織運作需要分配資源,但對我來說,捐款人指定的款項用途,應該要實踐,有剩餘才挪作他用,臺灣許多社福團體財務不夠公開與金流來源不透明,使人難生信任。


延伸閱讀:

【捐款人想什麼?】收到認養孩童的信能維持捐款動力、負面新聞左右捐款意願

褚士瑩專欄【阿北私會所】募款像一場遠距離戀愛,如何讓捐款人保有熱情?

一次捐 10 萬相較於分 10 次各捐 1 萬,更有效率?從慈善科學觀察捐款行為

捐款人想什麼?/NPOst 專欄

作者介紹

黃愉婷

曾任 NPOst 編輯。 八年級生。社會學學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