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士瑩專欄【阿北私會所】魚贏不了青蛙?贏過去的自己不好嗎?

0

編按:

NPOst 邀請資深國際 NGO 工作者褚士瑩阿北隔空問診(大誤),回答關於非營利工作領域的問題。無論你是志工、NPO/NGO 工作者、捐款人、有志投身公益者,都可以來填表單問問題喔!褚阿北每週將抽出 1-3 個不等的問題來回答,現在就來舉手發問吧!

20 歲的學生:

當我們不停地努力,讓開發中國家漸漸向已開發國家看齊,但是一個問題被解決了勢必產生另一個問題,現在是個人衛生不佳的問題,以後是慢性病的問題;現在是家庭代工收入不多的問題,以後是工業汙染的問題。工業汙染真的有比收入不多的生活更好嗎?慢性病更優於個人衛生不佳嗎?

因為剛參加完校內的柬埔寨國際志工服務團,關注到很多組織努力想要發掘並解決當地真實而迫切需要被解決的問題,但是從長遠來看,這些改變真的有比較好嗎?還是我只要專注在我所能幫助到的人本身就好。想要請教經驗豐富的阿北關於意義這件事。

只跟自己比較的褚阿北:

時代不斷在推移,需要關心的議題那麼多,解決了一個問題,似乎就會製造另一個問題,怎麼知道自己做的事是有意義的?

時代的問題,用時代的方法

記得國際間的人權團體反對中國大陸無視於違反國際法、推行了長達 35 年提倡晚婚晚育、限制生育的「一胎化」政策嗎?這樣的「基本國策」對於中國人口的過度增加, 確實產生了人口控制的時代意義,但是近年來,中國人口的結構問題凸顯,總和生育率接近世界最低水平,老齡化嚴重,兒童性別比極高(男性多於女性),到了 2015 年秋天政策才鬆綁,一胎化正式走入歷史,或許有一小部分是人權團體的功勞,實際上大部分還是「時代」的功勞。

試想,沒有限制生育的中國,會不會因為城市的窮人過度生育,造成養育上的新問題呢?當然有可能。但這是否代表一胎化才是對的呢?如果為了避免能生卻不能養的問題,法院依照家庭經濟狀況來裁定每一對夫妻可以生幾個孩子,這樣難道不會產生新的人權問題嗎?

你到柬埔寨看到收入不足的問題,就用臺灣經驗斷定解決收入問題後,他們下一步就會面臨工業汙染的問題、衛生問題,下一步就會走向慢性病的問題,這其實並不合理。已開發國家的 NGO 或是政府援外組織,最常犯的錯誤,往往就是用當年解決自己國家舊問題的思維和方法,去理解、甚至試圖避免或是解決開發中國家的新問題。

我的答案是,請不用杞人憂天。因為就像耳塞式耳機普及後會損害聽力、過小開始使用 iPod 對兒童觀察力的傷害、長時間使用智慧型手機對於成人視力以及肌肉的傷害等,大部分新的問題都是「時代」的問題,新問題是不能回頭用舊方法解決的。

圖片來源:https://goo.gl/1zhzbj

所謂發展,「時機成熟」才是關鍵

正因為世界的發展不同步,所以同樣的解決方案,不會同時適用在不同發展程度的國家。

歐洲 10 年前致力於推動碳權以及節能減碳的時候,在中國和印度遇到非常大的阻力,當時這 2 個發展中國家最常提出的、光明正大的理由是:

「歐洲已經經歷了工業起飛的階段,得到了工業化的好處,也製造了很多汙染,但我們現在才開始經歷工業化,應該也享有盡情製造汙染的『權利』。等我們跟今天的歐洲一樣有錢的時候,再來想環保問題。」

但 10 年後,原本滿不在乎的中國,卻在 2014 年跟全球第二大的排碳國──美國簽訂了「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聲明中承諾會在 2030 年達到碳排峰值,往後逐年下降,並且達到讓再生能源占全國 20% 的發電量目標。

與其說這是環保團體的功勞,還應該說是「時代」的功勞,因為空汙的問題嚴重影響到民生,讓中國主動變成倡議地球氣候變遷議題與碳交易的推動者,甚至比美國的川普政府更加積極,讓許多人跌破眼鏡。

「那中國為什麼早在 10 年前不願意接受呢?」覺得挫折的環保倡議人士或許會說。

原因很簡單,那就是當時「時候未到」,而現在「時候到了」。就像季節時序的春夏秋冬,只有在對的時候做對的事,才會有效果,就像愛情一樣,時候未到,是無法揠苗助長的啊。(這比喻的轉折也未免太大)

臺灣,不能做自己就好嗎

類似的例子,是媒體或社群網絡上每過一陣就會掀起的臺灣信心危機,起手式總是千篇一律「臺灣人再不急起直追,就要失去競爭力……」,但是一直怕落後、一直想贏的臺灣人,到底想跟誰競爭?而臺灣到底想要追求的,又是什麼?

競爭比較的對象,看主題是什麼而不斷變化。說到工廠製造業往往是中國大陸,說到發展國際市場常常是南韓,講人才是新加坡,講教育是芬蘭,比文創的時候從北歐一路羨慕到曼谷,我看過許多人歸咎臺灣人缺乏「狼性」,所以在全球化的舞臺失去競爭力,但我實在難以同意。因為要把腦海中溫柔敦厚的臺灣人臉孔,一一化成飢餓兇狠的狼,總覺得哪裡怪怪的,頂多只能說是憨憨的、忠心耿耿的狗兒。

我的心裡想的是:「為什麼一定要贏別人?難道贏過去的自己,不值得追求嗎?」

「明明是人,不好好追求『人性』卻追求『狼性』,難道真的變成狼會比較快樂嗎?」

「為什麼要競爭?努力當一個讓自己喜歡的人,不好嗎?」

回顧 2007 年,當年媒體指出,隔一年中國大陸在世界競爭力的排名就將超越臺灣,於是憂心忡忡的臺灣媒體專訪了當時在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擔任院長的挪威經濟學家彼得‧羅潤知(Peter Lorange)。羅潤知當時表示:

臺灣的競爭力已經很高,嚴格來說,並非衰退,而是被別人趕上。臺灣過去太重視基礎製造業,對環保、汙染的問題關注太少,也許當時作為開發中國家,經濟發展勝於一切,但我認為時候到了,該是臺灣關注健康、生活品質及溫室氣體排放量的時刻。

也就是說,從一個高度發展的歐洲經濟學家觀點來看,臺灣早就在 10 年前,就到了應該要拋下追求經濟發展「壞習慣」的時候。

時候到了,要更關注健康,過有機的綠生活。

時候到了,要更注重生活品質,追求身心平衡的好生活。

時候到了,要更關心溫室氣體排放量,將高汙染製造業逐步用零汙染的產業取代。

時候到了,與其讓臺灣人當著披上狼皮的羊去追求「狼性」,還不如建立足夠的自信心,好好追求當一個更好的自己。

就像農人一樣,時候到了,就要做符合時令的事,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對的時候做對的事。我想,這才是臺灣真正需要的。

最後我想分享一個哲學諮商中「魚就是魚」(Fish is Fish)的故事。這個作者是來自義大利的 Leo Lionni,故事大致的內容是,一隻魚跟一隻蝌蚪住在池塘裡,他們倆是好朋友。但有一天,蝌蚪變成青蛙以後離開了池塘,青蛙時常回到池塘訴說他在陸地上看到的世界,像是鳥啊!人啊!牛啊!心生羨慕的魚,於是也動了離開池塘、到外面世界去探索的念頭。沒想到,魚發現自己離開了水就不能呼吸,最後還是青蛙救了他一命。

在這個故事裡,不妨試著想三個問題:

1. 我們怎麼知道我們知道的是對的?

當魚聽到蝌蚪形容池塘以外的生物,像是牛,人,鳥等,魚只能想像這些動物也是魚,只是多了一些魚沒有的「功能」。大多數人都會說這是錯的,但我們怎麼知道我們說的、所知道的是對的?

2. 我們怎麼知道自己的想像是對的?

魚沒有看過人、牛、或是鳥,但是魚想像中的這些生物,真的存在嗎?沒有辦法親眼看到的東西,要如何相信它的存在?這跟很多我們無法親眼看見的「知識」有什麼不同?比如童話故事裡的動物都會說話,我們怎麼知道這不是真的?逼真的夢又是真的還是假的?

3. 青蛙比魚優秀嗎?

青蛙可以在陸地呼吸,而魚不行,這樣的生理限制可不可以拿來作為「所以青蛙比魚優越」的證據?有些人能夠做到其他人做不到的事,像是踢足球射門,而有些人卻因為身體的障礙,連站起來都有困難,所以 足球員是否就比一個輪椅上的身障者優秀呢?有沒有什麼事是魚可以做到,但是青蛙做不到的?青蛙跟魚可以放在一起比較嗎?

如果把臺灣比喻成池塘,留在臺灣的人是池塘裡的魚,你去了柬埔寨參加志工服務團以後,變成了那隻離開池塘的蝌蚪,你真的認為自己比魚更懂得「外面的世界」嗎?你真的了解你的故鄉池塘嗎?魚想像中的、你所看到的世界,究竟是什麼樣子?跟真實的差距有多大?而你怎麼知道你對故鄉池塘的認識是對的?

什麼時候才是「對」的時候?什麼時候做什麼事才是「對」的?

魚可以聽完青蛙的故事以後,離開水去做青蛙做的事嗎?

世界很大,面臨的問題也很多,但就像同一棵咖啡樹上的果實,在一季當中往往會分成 8 批輪番成熟,不可能同時收成。解決問題也一樣,對的時機,往往比什麼都重要。

當我們有能力質疑自己這一連串的問題時,才是學習跟思考的開始。

作者介紹

褚士瑩

褚士瑩,資深 NGO 工作者阿北,年近沒有半百,打交道的公益組織超過百餘,喜歡胡搞,語不驚人死不休,從來不怕吵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