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尚專欄/親密暴力,原來並非都來自男性父權?

0

 

針對伴侶之間的親密關係暴力,實務經驗時常體現了許多不同典範脈絡的暴力樣態,例如:丈夫的嚴格控管、雙方對於事件的口角衝突、承受不了陳年壓力進而反擊、互相積極或消極性施加暴力行為等。但是,暴力行為背後的樣態到底有哪些?一切真如我們表面所見嗎?

親密暴力並非都來自男性父權

我們常見的男性為加害人、女性為受害者的概念,是緣自於女性主義學者從父權觀點發展出的「權力控制」論述,強調了親密關係暴力的本質是性別互動關係裡,權力不對等的控制行為(注 1)。這樣的概念主要是奠基在「權力」與「性別」兩個核心觀點上。

同時,不同於女性主義強調的父權權力控制理論觀點,Straus 等家庭支持系統派學者進一步從「情境式衝突」的觀點思考親密暴力(注 2),透過伴侶互動關係的脈絡、演變成暴力行為的情境事件,來講解傳統父權權控理論難以解釋的非權力控制型態的暴力。

另外,也有不同於上面的觀點。Johnson 進一步結合女性主義及家庭學派的觀點,採用配偶普查資料搭配暴力型態的分配,彙整出 4 種暴力模型:親密恐怖主義、情境式暴力、反擊式暴力、互相控制型暴力(注 3)。

在整體發生比率中,最高的為情境式暴力(50%)、其次是父權親密恐怖主義暴力(25%)、接著是反擊式暴力(18%)、最後是互相控制型的暴力(7%)。在 Johnson 的精細分類中,依照「暴力發生機率」來看(單指發生暴力事件次數,而非暴力事件的嚴重規模),情境式暴力的發生頻率仍是最為常見,其次才是社會大眾常見的男施女受的親密恐怖主義暴力樣態。

the-dress

此外,此調查在男女性發生率上面,情境式暴力(男 55%、女 45%)與互控式暴力(男女各 50%)是男、女性都會發生,沒有傾向一定是某個特定性別施暴,反轉了男性為既定親密暴力施暴者的圖像。

但是 Johnson 也提及,按照暴力形式的嚴重程度來劃分,仍是親密恐怖主義式的暴力樣態最具嚴重性,且主要是以男性為暴力啟動者(男 85%、女 15%),仍是不可小覷。

暴力的多種姿態

當我們面對暴力行為時,我們重新看待暴力行為背後的樣態,真的如所呈現的那樣嗎?

或許是、或許不是,或者其實是重疊了不同種樣態,可能再不同的爭執事件、迥異的互動關係,暴力也不全然是權力控制下的產物,而是互動作用下的衝突,例如情境式暴力的其中一種可能:雙方為了某件事情起了爭執與辯論,但一方的溝通技術與言語表達能力較不及對方,不斷在溝通過程中處於弱勢,最後衝突引發為暴力行為;或是針對某些概念起了衝突而演變成暴力行為,像是子女教養、價值觀的討論、生活風格的差異等。

但是在於臺灣,一線工作者很容易會主觀性的把權控型當做每次暴力行為的判斷準則,或全然傾向於「暴力就是(父權)權力控制下的產物」這樣的既有觀念。

因此,我們必須避免在親密暴力事件發生的當下,直接依照自己主觀經驗急著分辨誰是行為人跟受害者,或許我們應該退一步,熟悉關係脈絡之後,逐漸抽絲剝繭,瞭解專屬於他們關係脈絡的暴力核心為何。

domesticabuse

若參照 Johnson 所分類的發生頻率,或許親密暴力中,發生最頻繁的樣態反而是情境式暴力(針對情境事件)而非我們所認知的父權權控型態。可是,我們也要留意權控型所產出的暴力行為通常是慘烈的,也就是這個慘烈性,才讓國家築起制度的高牆來防治這個危害人民性命的暴力行為。

並不是說現有臺灣暴力防治制度著重在權力控制觀點是錯的,畢竟從暴力發生的嚴重度來說,這樣的防治策略反而重要。只是,或許我們還是要退一步思考行為人與被害人之間的關係脈絡,以及成就暴力行為的導火線為何,而非直接被主觀暴力迷人誘惑所拐騙,掩蓋了其他暴力生成因子的可能性。


注 1:羅燦煐、潘琴葳、王秋嵐、黃思純(2011)《我國同居親密關係之暴力樣態、歷程及服務需求研究》。內政部委託專案報告。
注 2:Straus, M. A.(2008).Dominance and symmetry in partner violence by male and female university students in 32 nations. 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 30, 252-275.
注 3:Johnson, M. P. (2008).In A typology of domestic violence: Intimate terrorism, violent resistance, and situational couple violence. Boston: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Press.

作者介紹

李尚

90 後,臺南人,不受傳統社工教育的前醫務社會工作者。抗拒擅長操弄著「愛心助人或平等」的旗幟渲染議題風向而淡化結構性迫害的舵手。近期喜歡關注社工權益、親密關係暴力及猶豫何時去刺青比較好的(人生)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