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設計來溝通,連生死都能談/專訪 5% Design Action 社會設計平臺

本社企由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105 年度臺北市社會企業推廣服務計畫」支持輔導

 

2013 年,任職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服務中心的楊振甫創立了 5% Design Action 社會設計平臺,透過實際設計行動,鼓勵業界設計師及相關專業人士共同投入時間與專業,與第一線組織人員一同進行社會創新,共同投入少數(5%)業餘時間,將原本運用在企業創新上的專業知識與設計能力,用來嘗試解決社會關鍵課題及挑戰,把「設計」二字請下學術與精品殿堂,走入尋常百姓家解決問題,改善你我的生活。同時以「服務設計方法」為核心,與設計議題相關的公部門、NPO 組織、私部門一起進行價值共創,找尋可能的創新機會與解決方案。

延伸詩人瘂弦〈如歌的行板〉句型,5% Design Action 目前以「老派人生之必要」為名,進行高齡健康促進創新設計。5% Design Action 執行長楊振甫說,今年建構在預防及面對死亡,「這 2 個議題是臺灣過去講到長照時較少提到的。促進人類健康餘命極大化,是這個專案的最大使命。」

「老派人生之必要」高齡健康促進之創新設計是 5% Design Action 社會設計平臺本季活動/圖片來源:5% Design Action 社會設計平臺提供

「老派人生之必要」高齡健康促進之創新設計是 5% Design Action 社會設計平臺本季活動/圖片來源:5% Design Action 社會設計平臺提供

資源重新配置,預防重於治療及照護

「其實從日本或其他北歐國家來說,都希望有一個很好的照護設計,但希望民眾最好不要用到。」楊振甫極言預防的重要。但是,目前臺灣健保只有不到 5% 的資源與預算投入在預防上,大部分則使用在治療與照護,這也讓楊振甫看到高齡健康促進創新設計的新方向。

5% 的疾病預防對上 95% 的疾病治療與照護,懸殊的健保資源比率,楊振甫明知要翻轉這數字不容易,期望透過平臺對話,讓大家知道資源往前(預防)挪移是必要且更有效率的方式。「北歐現在在談健康餘命極大化(maximizing healthy life years),將壓縮失能做到極致。」他指出,隨著人均壽命愈來愈長,臺灣臨終臥床跟長照平均是 7.2 到 7.5 年,「雖然活比較久,但不是健康得活比較久。」這也是為何楊振甫認為與其投注資源在照護方式或輔具更新,不如加強預防。他打趣說,今年高齡健康促進創新設計的主軸是:「(保持健康)活更久,但早點死(減少臥床時間)。」

禁忌放一邊,大膽定義死亡

直面死亡,一直是華人社會的大忌,家庭衝突的開始,楊振甫卻用設計概念重新定義死亡。他引述歐美的數據顯示,如果一直避談死亡,那麼臨終照護,甚至是身後的家庭及社會成本都更高,「因為你沒有做良好的安排。這些不應該在很高齡才面對,而是應該在退休時,或是現在就應該做這件事。」他認為,人每一年都應該要回顧,回顧過去到現在的年紀,到底過去人生做了哪些特別有價值的事,「或是當你回想未來是什麼樣的時刻,你會覺得夠了,我這人生夠了。」

樂高認真玩工作坊讓長者「手作」善終的意義/圖片來源:5% Design Action 社會設計平臺提供

樂高認真玩工作坊讓長者「手作」善終的意義/圖片來源:5% Design Action 社會設計平臺提供

生命到底怎麼樣算夠了?或許樂高(Lego)積木知道答案。5% Design Action 社會設計平臺今年與樂高合作,積木搖身一變成為設計工具,讓高齡者用樂高蓋出未來理想中的喪禮狀態,或是用蓋出他們心中如何看待生命與死亡。楊振甫說:「他們用非常隱喻、非常譬喻的方式,譬如用獅子跟河馬互看來表達。顯示這件事在語言上難以溝通,就算想講,別人也不見得聽得懂。」這說明了與家人談論死亡的難度。此外,更有不少 70、80 歲的老夫老妻,透過蓋樂高積木才發現彼此對身後事在認知上的差異。

除了設計工具,也透過設計流程循序漸進引導民眾直視死亡。「很多人不太會面對未來的死亡,但他很樂意跟你分享過去人生中做得特別好、特別難忘的事情。5% 因此從細部跟簡單樂意的方式切入,開始討論到人生的畢業典禮:你希望誰在場?你希望別人在談論你這一生的時候,會講些什麼?」始於回顧過去,終於理想人生,就會更即時行動,在當下準備好未來,了無遺憾。例如,若希望喪禮上家人都在,但現在跟家人的關係不好,那麼現在就應該要開始搭配其他社工、心理領域來修補關係,開啟溝通,即時改變。

從看似消極的死亡灰燼裡,楊振甫汲取更積極的生命能量。

既然死亡難以言說,不如動手做:道謝與道別的意象強烈/圖片來源:5% Design Action 社會設計平臺提供

既然死亡難以言說,不如動手做:道謝與道別的意象強烈/圖片來源:5% Design Action 社會設計平臺提供

從看得懂到成為生活習慣:設計介入的 4 步驟

臺灣 2018 年 65 歲以上老年人口比率將達 14%,2025 年老年人口比例更將跨越 20% 門檻,奔向超高齡社會。翻轉健康照護與治療的傳統觀念,到健康促進,這一個視野的轉換,正是高齡健康促進創新設計的核心價值。楊振甫說,設計的方案初步是要讓民眾想看且看得懂,然後,必須從看懂到心動;第三是從心動到行動,第四是從行動到習慣。「最後我們希望塑造一個好的生活型態,變成習慣。」透過設計讓行動變成一個行為的樣態。這 4 點是設計的切入方式,由淺入深,循序漸進。

然而,舊有觀念根深蒂固,如何用新頭腦、新角度去思考,這是「老派人生之必要」遇到最大的挫折。楊振甫舉例,大部分的長者都抗拒運動,「設計就是要重新定義運動,給予運動新的定義。」植栽就這樣變成長者的運動,以激發興趣的獎勵,戰勝了對運動的排斥,透過植栽照顧,達到長者小肌肉復健。甚至,還有設計師因為在長青大學服務,發現長者不願報名參加運動相關課程,反而會報名時下最夯的 3C 課程,「於是運動治療師、心理師就和課程設計師合作,設計新的運動方式:在電腦教室也可以運動!」而且設計簡單,融入教室空間,不必大草皮,更不必特地換運動服,就可以達到職能或物理治療師要求的運動強度。

楊振甫從臺灣健保支出比率看到設計可以介入改善的地方/圖片來源:5% Design Action 社會設計平臺提供

楊振甫從臺灣健保支出比率看到設計可以介入改善的地方/圖片來源:5% Design Action 社會設計平臺提供

「因為跨界,因為設計,重新定義界面跟內容,使得操作層面更符合人性,更符合人的行為需求。」楊振甫解釋,設計的介入並不是要刻意去改變人的行為,而是先介入價值觀與行為模式,試著用設計的元素巧妙運動,形成使用者的生活型態。「從更跨領域的專業,試著給予問題新的視角,進而找到新的機會點。」楊振甫說。

因應「老派人生之必要」,5% Design Action 正串聯臺灣健康領域專家,一起做未來 3 到 5 年的健康創新設計藍圖。「未來藍圖將區分不同健康領域,同時排序這 3 到 5 年臺灣最應該投入的點。」如此一來,設計師或企業就可以判斷優先順序。事實上,這背後還隱藏了 5% Design Action 準備更系統化找尋並解決社會問題的企圖心。透過更精準的時間表與優先順序,讓設計師能更彈性且有效率的運用所長,以藍圖為本,而非以個別專案為本。

一個出題與解題的社會設計平臺

談到營運模式,楊振甫希望未來 4 年能做到由第一線 NPO、NGO 出題,透過 5% Design Action 配對,「有人出題,有人解題,由企業端出資認養好設計(師)推出到市場,或是企業丟人才進平臺來訓練、進行社會回饋及企業 CSR 公益行動。」

5% Design Action 提供一個使用者導向(user oriented)的平臺來解決問題或創新價值,並進一步引導或開發每個人或多或少與生俱來的設計天賦。楊振甫不僅體現了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設計亦然。

5% Design Action 社會設計平臺的 5 大設計執行步驟/圖片來源:5% Design Action 社會設計平臺提供

5% Design Action 社會設計平臺的 5 大設計執行步驟/圖片來源:5% Design Action 社會設計平臺提供

新政府上任以來,矢言推動長照 2.0。楊振甫建議,這個方向是對的,而如何提供一個更好的處理介面與細節,是設計可以發揮空間的所在之處。「惟有不斷讓跨領域對話,才能創新設計思維。」透過平臺讓案例分享成功與失敗經驗,相互學習與觀摩,也是 5% Design Action 社會設計平臺一直在做的。「就像我們去看北歐、日本、美國成功的長照案例,個人認為文化、法律或產業發展脈絡不一樣,不見得能夠完全複製,但失敗的經驗 always 可以互相學習。」他說。

楊振甫不吝分享 5% Design Action 社會設計平臺曾經失敗的案例。「我們最早做長照這部分其實很聚焦在怎樣針對被照護者,提升他們的生活品質,包括被治療與被照護的狀態。但後來我們設計下來最大的收穫是,過去一直被漠視隱形、過程中沒有良好的設計去幫助的,反而是照護者。如果沒有好的照護者,哪來被照護者的品質?」

楊振甫鼓勵目前平臺上議題橫跨教育、健康、環境、經濟 4 大類、超過 4000 位的設計師和專業人士,在議題的專業度上保持強烈的學習欲望,「讓夥伴覺得你早已準備好,但態度上一定要保持謙遜。」拋開過去的成見,用設計的方式,很系統性、視覺化的共創。

王景新(Vincent Wang)

臺灣人,祖籍山東;西元 1986 年驚蟄生於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英國語文學系畢業;海艦兵退伍。曾任校園媒體、U 種子、報社、電視和英文網站記者;現任 FM101.7 教育廣播電臺、MÜST、NPOst 等媒體特約新聞編播、撰稿、記者;接案配音員;自由作者。拿過第 43 屆國軍文藝銀像獎、第二屆懷恩文學獎優勝、第一屆三重文學獎第三名等,作品持續以本名或筆名散見各報刊。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