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企業與社會創新,關鍵字都是「社會」──專訪老寮創辦人邱星崴

0

 

文/180 度學生顧問協會 彭子淇、施香如 寫作顧問/陸煥文

苗栗南庄的背包客棧「老寮」與同屬「耕山農創」公司旗下的「Valai 農創店」,是從在地出發的社會企業,不只解決農村困難,也創造出「老寮特色」,從體驗開始,服務的不只是打卡拍照、吃風味餐,而是與文化互動,從當地的農村、農民出發,每個環節都可以連結到在地,期望能將農村的價值顯現出來,也讓消費者付出合理的價格。

因為對文化的珍惜與了解,老寮推出與眾不同的產品,例如在南庄熱門的桐花、螢火蟲季節,推出桂竹體驗活動。

和桐花同一時節的桂竹,對在地客家人、泰雅族人各有其妙用,前者拿來做竹簍、後者用來做弓箭、蓋房子,同樣的原生林反映出不同的族群文化。「遊客原本不知道桂竹的價值,遇到我們之後,他就會知道只有我們可以提供這樣獨一無二的商品,一樣的旅遊我們可以做到很深刻,因為我們與本地的農民有很深的互動。」老寮創辦人說。

下載 (2)

本篇圖片皆取自老寮與 Valai 農創店官網/粉絲團

「當插秧轉化為體驗,就能因此讓民眾理解,農業不只是產業,還連帶著生態、文化、情感、歷史等各面向,而不單純以價格、產值來看待農業,進而讓旅客認同農業的價值。」

過去 30 年,農村人口老化,對邱星崴來說,最可怕的不是勞動力流失,而是「腦力」的流失。現在臺灣年輕人開始對農村產生興趣,正是農村前所未見的契機,唯有運用農村文化,結合行銷與網路資源,才能翻轉農村命運。

12828270_532929466878805_5033357797828061867_o

社會創新,社會企業,重點都在「社會」

現年 28 歲的邱星崴,畢業於清大人類所、臺大社會系,從大學開始返回家鄉苗栗南庄,致力於打造當地的產業鏈,保存家鄉文化,找回農村的未來。

2014 年,邱星崴創辦老寮,強調與在地深度旅行,讓每個環節都與當地風俗民情結合,不到 3 年,已獲國內各大媒體報導,在學界頗具知名度,民眾運動先驅史明就曾入住老寮表示支持,此外還吸引中山大學、臺北大學等企管系學生長駐,研究其商業模式。

除了經營老寮,邱星崴也在交通大學、靜宜大學、暨南大學、聯合大學,共 4 所大學擔任講師,對社會創新、農村經營等議題有多年研究。他認為臺灣若要走向創意產業,必定需要一些養分,而農業、農村、地方社會,絕對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11247967_493668990804853_4085894826319482737_n

「我們的目標是把本地產業鏈做起來,包括生產、加工、服務與體驗,最終目的是希望保存農村文化,並幫助當代年輕人回到農村。」邱星崴說:「現在是臺灣農村前所未有的時機,我看見臺灣年輕人逐漸對農村產生興趣,卻不知如何著手,所以才在大學開班授課,教導有興趣回鄉服務的青年做田野調查,教他們用系統性的方法認識當地。我也開了工作坊、著手寫書,希望能傳授田野研究方法,協助更多年輕人投入農村工作。」

邱星崴在大學教社會創新,卻強調社會創新的重點是「社會」,不是創新。想要創新,就應該從瞭解社會開始。他的方法是透過小旅行,先教學生做調查、瞭解社會,再讓學生尋找自己有興趣的物品,練習用文化來說故事,如此才是有助社會的創新。

下載 (3)

年輕人不會拿鋤頭,但能做的事還很多

「臺灣都市化 30 年來,從來沒有一個時刻像現在這樣,有這麼多年輕人對農村感興趣。」邱星崴建議大家從認識在地開始,真正瞭解農村的需求,才能創造出對農村有益的商業模式。

「如果我們一直強調農村要務農,年輕人就不會回來;年輕人不會拿鋤頭,但很會行銷,會網路,這是老農沒有的技能,雙方可以互補。」邱星崴說。

年輕人需要的是花時間瞭解本土,抓到臺灣的獨特性,這個理解並不只是空間上,還有時間上的,需要透過許多調查與探討,在這些過程中更深一層去認識農村,想辦法幫助他們解決困難。

下載 (1)

邱星崴建議年輕人投入前先想好承諾、想好怎麼樣能把事情作對,再來想怎麼賺錢。因為如果一開始就只想著怎麼活下來,最後路就會走歪。尤其對他來說,社會企業的重點在於「社會」,應該從社會出發,了解社會是什麼,所以他回鄉 8 年來,才會不斷進行田野調查,也因此發現很多農村遇到的困難。

例如,因為氣候暖化,三灣水梨容易過熟而賣不出去,他們因此正參考東勢水梨產區農會開發的水梨面膜,企圖幫農民構思因應方法,未來可能在老寮店裡販售梨子冰沙、梨子水等產品,並設計相關體驗課程。

12928187_542546095917142_9125847245308930865_n

「現在到處都有農創百貨,但很多產品對本地的思考不夠深刻。將茶葉包裝的時尚一點就叫做文創嗎?我認為如果產品背後沒有本地故事、沒有本地文化,就是不對焦。」

邱星崴正色說:「愛馬仕包不會跌價,因為它有文化厚度,讓人爆肝也要去買。只有文化是拿不走的東西,是地方風土,這就是臺灣該做的事。沒有文化厚度的產品,最後只能到開發中國家去生產,靠降低成本來賺錢。」

此外,他也強調,認識在地對觀光來說很重要,如果對本地的了解程度不夠,根本無法和國際旅遊平臺如 trip advisor 競爭。在他來看,做背包客或深度旅遊的工作者,需要群策群力發展臺灣的旅遊特色,克服臺灣在背包界定位不明的劣勢,才能讓更多遊客願意來臺灣。

12719060_522335097938242_5050388068852956229_o

老寮的未來,是為了呵護過去

關於未來,老寮目前計劃要活化兩間國小,改變成有機農產品加工中心。當地有幾所小學長期招生不足,恐難逃廢校命運,但學校建築很多是有歷史意義的空間,老寮團隊很想保存下來。

邱星崴在田野調查中,發現農民普遍的兩個問題:沒有經費加工並做產品認證,因此心想,如果將學校轉為加工中心,讓有認證的機器共享出去,也許不但能解決農村問題,也能創造就業機會。若順利經營起來,還有盈餘可以回饋社會。

老寮因了解在地而能將旅遊做得深刻,曾讓外國遊客在南庄流連忘返,一待就是 12 天。邱星崴說,農村長久以來人力、腦力外流,沒有人替農村規畫未來,年輕人若能幫忙將體驗加入農村產品,創造額外價值,彰顯農業文化,其背後產值不可限量。

作者介紹

180 度學生顧問協會

180 度學生顧問協會(180 Degrees Consulting,180DC)為全球最大、專為 NPO 與社會企業服務的顧問組織,全球超過 70 個分會,臺灣分會成立於 2014 年,服務項目包括策略、行銷、籌資三大類,客戶包括陽光基金會、臺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等;除顧問服務外,180DC 不定期與業界專家合作推辦營運管理課程,並與 NPOst 合作報導國內外非營利組織與社會企業,期許為社會公益領域帶來更多啓發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