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 19 歲隻身從南國來台的佩香,帶你體驗酸辣濃郁好滋味!
圖文/ flyingV
腳下這塊美麗的土地,聚集四面八方來的人們,一代代留在這裡深耕發芽。未來,還會有更多的人們來到這塊土地,接著愛上它。南洋台灣姊妹會,來自東南亞的姊妹們,用家鄉的味道表現對台灣的愛,用生命寫下屬於她們在台灣的故事。
給自己一個機會,去認識不熟悉的領域吧。
來到台灣,是許自己一個美好的未來
19 歲,本應該是充滿歡樂的青春年華,但佩香卻帶著惆悵的心情,隻身來到台灣。柬埔寨,是個世界重要古文明的所在地,卻也是以政治動盪、社會不安出名的國家;不穩定的生活環境下,替孩子尋求一個安全具有希望的未來,是每個柬埔寨父母最大的願望。
家庭因素的關係,父親一直很擔心高中尚未畢業的佩香出外打拼的安危。看見住家周遭很多鄰居女孩嫁來台灣後,都過著不錯的生活,所以希望佩香也可以藉由婚嫁來到台灣,有個健全的家庭可以照顧她、有個完善的社會讓她有所發展,過品質更好的生活。就這樣,佩香在不希望辜負父親的期待下,隻身來到了台灣,開始這段從來不曾期望會這樣進行的人生發展。
新的語言,新的環境,新的人生
高中尚未畢業的佩香,一直對於求學仍懷抱著很大的期待,在先生的支持與安排下,她到社區大學開始學習中文。這張「門票」,除了讓她重返校園,更是她進入人生下一個階段的重要關鍵。
佩香就學的中文課程班,其實就是「南洋台灣姊妹會」的前身,在還沒正式立案前,透過舉辦活動來推廣新移民的觀念,除了傳授姊妹們新知識,也引導她們發現自己的專長,讓原有的天賦能被發掘。
姊妹會成立後,更積極地關懷各種關於新移民的社會議題、法規問題等,帶著姊妹們,一同為新移民們奮鬥而努力,佩香從原本的課程學習,開始加入她們擔任志工幫忙;透過權益的伸張,得到了她們應有的權益,過程中佩香漸漸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原來,只要我們團結起來就可以做這麼多事,那我們當然要更努力,許多不合現實的法規議題就能被改善。」
只要我們努力,這樣的困境就能被改變
台灣有來自不同國家的移民,需要更先進的方法來協調群眾間的關係,透過規範穩固社會的安定與和諧,但每個法規的存在是真的符合平等的原則嗎?或是它的用意是否與現實脫軌了呢?關心移民議題的南洋台灣姊妹會,從個案中的關懷輔導中,漸漸地看見許多因為法規的不適宜,而導致生活上困擾的顯案意,例如 : 新移民要取得國民身分證需要財產證明的門檻艱難、某市議員對於新移民的刻板印象政策導致姊妹們生活中的不便等等。
還有許多我們一般人不曾了解,也不會去接觸到的法規、措施等其實都是會影響其他姊妹們的生活,在這樣子的狀況下,佩香與其他協會中的志工夥伴們,不管是台灣人或是外國人,總是不遺餘力的為了這樣的事件在捍衛著她們的權益,參與社運活動、記者會的召開、分享講座等,另外搭配政府未來的教育政策,姊妹會們所提供的培訓課程,也提供了許多新移民們能有不一樣的工作發展,像是通譯課程、母語教學課程等等,讓姊妹們發揮自己原有的天賦,不僅讓他們在工作上能夠得到成就感,更能透過自己的工作來幫助更多不管是新移民也好或是台灣民眾也好。
不分族群,不分你我,一起努力為的是讓社會更好
從 2003 年成立至今的姊妹會,一路上受到許多人的幫忙,不管是台灣人或是外籍朋友也好,大大小小的事情,大家都不是以「自身利益」為出發點著想,而是當制度出現紕漏導致民眾的生活遭受影響時,姊妹們希望透過團結的力量,改善社會的不公平與不公義。
一直以來南洋台灣姊妹會的正職人員其實都並不多,都是靠著口耳相傳的志工朋友們的微薄之力,營運至今,或許艱辛或許孤苦,但是當每一次的努力得到回報,每一次的爭取能取得應有的權益時,她們就會繼續堅持下去,為許多存在於社會角落中的朋友們而發聲。
餐桌上的家鄉:她的南國料理與故事
這塊島嶼上有許多人和佩香一樣,新來到一個國家學習著適應它,他們腦海中也總是飄散著思鄉的惆悵,因此姊妹們把家鄉的味道一起帶來這座島上,發起「餐桌上的家鄉」計畫,提供南洋料理烹飪教學。推廣異國的料理文化之外,也希望讓新移民姊妹透過食物,將她們的家鄉帶入這座島嶼,為街頭巷尾熟悉的味道添上雋永,為曾經的異鄉注入溫情。
認識《餐桌上的家鄉 X 南洋台灣姊妹會》
一起分享餐桌上的家鄉:她的南國料理與故事
按讚,接收更多好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