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定要學按摩,視障調音師劉文祥走出多元職涯
【記者廖之瑩、歐育芸/新北市報導,2014 年 10 月 23 日報導】
劉文祥今年三十五歲,是一位視障者。先天眼睛弱視、後天因視神經萎縮成為全盲者。大學畢業後,先在按摩院工作,之後由朋友介紹參加視障者家長協會開設的鋼琴調音課程。現在則由協會安排,在各學校從事鋼琴調音的服務。許多視障者畢業後進入按摩院工作,但視障者家長協會認為他們的職業可以更多元化,因此投入許多時間和心血培養視障者鋼琴調音師。未來希望能將視障者調音服務更深入社會,讓更多人有機會接觸到視障者調音服務。
先天弱視 曾在按摩院工作
劉文祥先天眼睛弱視,在小學時因為眼睛病變,成為全盲者。就讀啟明學校的小學一年級時即開始學習點字,學習的課程與一般同年齡學生並無不同,都是國語、數學、自然及社會,只不過一般學校是國字教材;啟明學校則是點字教材。
從啟明學校的高中畢業後,劉文祥並不想立刻出社會工作,也認為學生時光非常愉快,所以繼續升學,大學唸的是台灣藝術大學國樂系,主修笛子。但大學生活與在啟明學校的學習環境不同,啟明學校的教學資源豐富,輔具十分多樣,例如有點字書,也受到專業的照顧,因此遇到的學習困難較少。而一般大學因為沒有像啟明學校有準備電子書,得請同學幫忙錄音、報讀和抄筆記。而他在大學畢業後,經由朋友的介紹,從事盲人按摩的工作。
朋友介紹 誤打誤撞成為調音師
視障者家長協會與內政部勞工局申請開設鋼琴調音課程,但勞工局要求須達到十人才能開課。劉文祥經由朋友介紹,加上協會也打電話邀請,因此開始參加訓練課程。劉文祥說,當初的想法很簡單,單純只是想要去認識鋼琴調音和想嘗試調音的感覺,雖然也曾聽聞鋼琴調音師要花許多時間和精神才可以勝任,但他仍選擇參與課程。
調音的訓練課程只有六個月,但視障朋友的學習會比一般人更為困難,因為無法看見而不能使用儀器輔助,只能依靠聽力與記憶來進行調音。因此相較於一般人只要訓練一年左右,視障者約需再多花一年才能成為能夠獨當一面的鋼琴調音師。
課程一開始會先學習拆鋼琴和介紹鋼琴內部構造等基礎知識。接著,學習各琴鍵的聲音,鋼琴有八十八鍵、兩百餘條絃,不管是高音、低音還是中間音,都會有它標準的音調,且不同的琴鍵會變化出多元且豐富的聲音,需要花時間慢慢捉摸。劉文祥說,一次的鋼琴調音時間約一小時,但剛開始培訓時只能訓練約十分鐘,否則很容易將音調混淆,必須逐次加長訓練時間才能清楚分辨所有音調的差異。
劉文祥透過協會輔導就業部門的安排,工作的範圍遍布在大台北市,學校機關、公家單位和單一客戶家。
協會助培養專業技能 提高競爭力
視障者家長協會發展至今已有十七年的歷史,正式成員大部分都是視障者的家長。副主任江海清說,家長們最擔心的問題除了養育之外,就是教育及就業。一般視障者接觸最多的職業就是按摩,但視障者家長協會認為應該可以更加多元化。協會接觸過許多視障者,認為他們的聽力與記憶總是特別好,因此能夠發展鋼琴調音的專業技能。
視障者鋼琴調音師相較於一般鋼琴調音師,有兩個不同之處。第一個是人力成本高,每一次出外調音時,都需要一個陪同的夥伴,收費仍跟一般調音師相同,由兩位均分;另一個則是調音時間較長,視障調音師至少需要一小時完成,而這卻是一般調音師的平均速度。江海清說,在遇到困境時,除了鼓勵外,還期許他們可以繼續再進修自己,培養社會競爭力。
江海清說:「你準備好的時候,你的機會才會存在。」而要有這一個機會存在,必須創造一個有利於視障者的環境。為了給他們不一樣的就業環境,視障者家長協會除了鋼琴調音的課程外,還開設了串珠、黏土等課程,讓有需要的視障者能夠按照自己的需求參與。另外,協會還有輔導就業部門。在鋼琴調音的培訓中如果學習的狀況良好並且考到調音師證照,就可以透過該部門獲得工作。協會一直希望能將視障者鋼琴調音的經營模式與一般社會做連結,除了公家機關和學校,還希望能將客戶群深入一般住家、社區和團體,與其他大廠做一個良性的競爭。
因視障者的聽力與記憶優於常人,因此協會認為鋼琴調音是可以發展的職業,從培訓到誕生,協會都給予全力支持。協會認為,若是因為業績不佳而放棄鋼琴調音市場,視障者就只能繼續從事按摩工作,同時鋼琴調音的職種也會消失。視障者家長協會致力推廣的目標即是促使視障者能依靠自己的專業能力與市場共生,即便虧損,也不願放棄給視障者其他職業選擇的機會。
延伸閱讀:
- 專欄:視障琴手許哲誠,從谷底再次爬起來的故事
- 適性發展 幫視障者尋找新出路
- 專欄:用嗅覺、味覺、觸覺介紹房子,全盲房仲員高豪聰一年成交5筆物件!
- 視障者心聲:為了提醒低頭族,我只好把手杖敲得很大聲
- 國際:喬治亞理工學院的高科技手套,讓你不知不覺學會「點字」
按讚,接受更多公益新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