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智慧型農業的經驗談:走向智慧創新之前,由下而上形成的「賦權」是關鍵
訪談/黎育如
在高舉數位科技的時代中,運用科技創新的思維,替社會問題嘗試找出解方儼然成為趨勢,NPO亦在這波浪潮之中,尋找能融入服務方案的創新力量。然而,創新思維的推展也非一蹴可躋,需要許多先行落地的組織工作,否則「創新」往往會流於形式,甚至是被服務使用者排斥,而無法創造真實的影響力。
氣候智慧型農業(climate-smart agriculture,簡稱CSA),作為回應氣候變遷的創新辦法,透過增加農業的調適能力,穩定農業的生產以及發展,目的在於促成永續發展的未來。世界展望會就將創新的農法帶入服務地區,在受氣候變遷衝擊最嚴重的亞洲、非洲,穩定區域農業生產,作為支持地區發展的重要基礎。
世界展望會推行的氣候智慧型農業,不同於一般人想像中在先進國家的案例,追求以高科技的智慧型方案來改善農業問題。由於組織的服務多在發展中、低度開發的地區,若執意置入高科技服務,並不符合在地需求。而創新的推展必須時刻回應在地的需求,氣候智慧型農業的工作除了應用工具上的革新,更關鍵在於促成思維的轉變,包含讓人民意識到──在氣候變遷之下,不再只是受害者,而是行動者。
NPOst專訪台灣世界展望會國際事工處主任吳正吉,嘗試從世界展望會的社區工作當中,看見氣候智慧型農業作為一種對抗氣候變遷的創新辦法,能在地方帶來什麼真實的影響力?在實踐社區工作的過程中,創新的動能應該要從何累積?
Q:氣候智慧型農業目的在於回應氣候變遷的衝擊,而同時間展望會很主要關注的焦點是兒童權益,那在這些工作架構下是能如何帶起更多的效應?
A:氣候變遷是公益問題,最弱勢的兒童,造成因素最小,但被影響最大,兒童基本權利受影響。除了增加糧食外,同時也會希望孩子替自己發聲,氣候變遷是他們發聲的議題。兒童,有能力發聲,不是完全無助的個體。
之前去剛果做訪問,學校裡有青年議會團,在社區裡有一些力量做倡議工作。他們是由中學生組成,定義自己遇到的問題,想解決辦法、尋找資源,並讓大家注意到議題,氣候變遷就是常提到的問題。
剛果是開礦為主的國家,產業帶來汙染,由於地表破壞,每次下雨造成環境髒亂。青年議會主導活動,每周去號召社區的人出來打掃,不只青少年自己,社區人響應,固定時間家戶出來清潔,讓運動持續。我們的工作是去培力,讓他們知道有能力改變環境,而不是無助的受傷害者。
Q:繼續從服務影響力的角度來切入,氣候智慧型農業能在地方帶來什麼樣的永續效應?
A:農業在我們服務工作裡,是佔了七、八成的生計以上,所以自然是最重要的一環。增加生產、健全生產鏈,對當地改變會很大。發展生計,可以讓年輕人、家庭繼續留在社區裡面。
大部分的人不會想離開自己的環境,只是找不到方法。若在既有脈絡裡,找到方法了,像是增強水資源設施,原本貧脊的地,隔一兩年旁邊菜園、加工產業就出來了,原本土地還可以養活這群人。有更多的發展機會,人就可以留在社區裡面。
但這項工作要做很久,對抗氣候變遷是數年的工作。像FMNR(Farmer Managed Natural Regeneration,由農民管理的自然再生農法)用三十年看空照圖才看的出來成果,從不毛之地變綠地。
光是農業管理就包含水、土地、垃圾、災害的管理。關於水的,因地制宜做水井、集水槽,用適合當地的工法做水管理。而在發展中國家,垃圾的管理也跟氣候環境有關,在當地是迫切問題,但人口又持續增加,很多污染、塑膠都無法消化。
氣候變遷要對抗的是溫室效應,所以能源管理很重要。在衣索比亞,動物糞便產生甲烷並埋管,可以取代過去砍樹或瓦斯的能源,部分農民做畜牧,掩埋牽管線進廚房變天然瓦斯,間接減少二氧化碳增加。
Q:展望會多年來在各地進行在地化的服務工作,會尋求什麼樣的合作去孕育新的創新力量?
A:展望會喜歡跟不同的機構合作,在國外需要農業推廣員,在第一線接觸農民。過去跟其他機構合作,進行抗旱種子計畫,像跟亞蔬中心有過討論,他們做的種子可在我們計畫區做推廣。或是生物上面的技術,用生物方式去對抗蟲害。
展望會著重社區發展,有在地的展望會,能夠在社區裡面推動很多工作,很多在地的知識,都是由在地展望會去執行研究設計,在地化是面對氣候變遷議題的必要課題。
Q:這些工作由民間來推動的優勢是什麼?在民間組織的工作歷程中,創新是如何發生的?
A:民間也比較能跟在地做連結,做評估工作。政府沒辦法收到那麼多社區的回饋,很多計畫是國家每年簽的外交互助協定,這是由上而下。民間能由下而上知道社區來的回饋,接受度高、永續性強,不會只是一兩年就看成果,但持續性不強。
回饋會強調要有社區參與方案設計,任何人都要參加,甚至包含兒童都要參加,殘障人士代表、農民、宗教領袖,一起定義問題和工作方法,透過討論得到共識。這很費時,甚至要花上一年時間做評估工作,就是希望基礎能穩固。
強調由下而上,會去定義當地人需要什麼,再由這東西去想創新方法。舉例而言,氣候變遷會跟水源高度相關。過去跟社區開會,因為沒有水,他們要走好多里路去尋水源,所以我們去幫忙挖水井,這是過去的工作方法。但之後收到回饋,用幫浦式取水很容易壞,後來幾年不斷更新,已經慢慢可以用太陽能的方式,把水抽到比較高的地方,接管下來飲用水,接到更多管線引到更近的社區,這個過程就是去回應他們的需求。在他們的需求下去做改變,這樣他們就會積極參與計畫,去管理太陽能、去組織水資源管理委員會。
我們創新是採這樣的方式,從他們需求面做考量,讓他們參加其中、增加他們的所有權,比較不是在台灣想像,他們需要什麼一套東西,再強加給它們,但他們卻不太會使用。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