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問、2 應、3 轉介,心理師教你有效助人遠離自殺絕路
文/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故事的路徑是這樣的:一個人做生意失敗,欠了一大堆錢,後來被討債公司追到山裡,跑到絕路,前有山崖、後有追兵,山崖底下有急流,而他不會游泳,討債的看起來很可怕。他想了想,已厭倦這種生活,被抓到要受嚴刑拷打更痛苦,不如向前跳水自盡吧!
「習得無助」是經由自我詮釋,不斷鞏固起來的
「絕路」是指不管當事人怎麼選擇都沒有用,橫豎都是無助和絕望,只好放棄、被動回應、等待命運;然而多數的絕路其實是在個人腦袋裡設定出來的──當事人認為沒用就是沒用,不管實際機率如何。而人類不做困獸猶鬥的事,不抗爭無效的事,放棄了重審情境的可能。
一個人的腦袋如果一天到晚都想到絕路,就會產生「憂鬱」。憂鬱是一種感覺,打壓任何源自當事人內心的希望、情感、想法,不管現實如何,憂鬱的「捷思」(指一種「抄捷徑」的直觀思考方式,見註解)會使人直接跳到預想後的情緒:沮喪、低潮、無力感,最後直接自我否定。
憂鬱感覺搭配當事人所認定的事實(沒用所以放棄,雖然在客觀時序上,「沒用」尚未真的發生),增強了負面連結,產生「一定會失敗」的想法,此時加上「更憂鬱」的感受,便不斷進入迴圈,過度類化,蛋生雞、雞生蛋,在腦海裡自己絕了自己的路、嚇自己,更在原地動彈不得。
這是人類「習得無助」的認知過程,邏輯合理,只是很多人並不會細究,不知道這其實是自我詮釋鞏固起來的──當我們相信自己不會成功,身心反應自然同潛意識一起放棄努力,當事人學習到的只有無助與痛苦。
後續的情緒與壓力源未必相關,接納情緒並與之對話
當自我與情緒被打壓到一定程度時,自然會身心失調,這是一種警訊,表示身體消化不完增生的情緒,開始跳針了。
此類「症狀」與「問題」都算是第 2 層表現,跟最初引發焦慮的壓力源不一定相關,所以處理起來隔靴搔癢,還可能錯誤歸因,以為「自己=症狀、問題」,都是自己的錯,更加自我否定,簡化為「我沒資格這樣⋯⋯」的內在語言。
憂鬱症到了最終階段會產生 2 種轉向:
1. 死亡
自殺是跳脫這個循環的選擇之一,終結生命後,當然什麼都感覺不到,也不必再做決定,不必再面對解決不了的問題。
2. 重度憂鬱
因為嚴重否定自己,以及低能量,連動不都想動(或覺得不值得動了),食衣住行出現障礙,不能死又不想活,終日恍惚。就如同日本知名漫畫《航海王》裡的「悲觀鬼魂」。被悲觀鬼魂附身者,將會趴在地上起不來,口裡喃喃自語:「我全世界最沒用,比大便還不如,對不起,我不該出生。」其意涵還滿傳神的。
此外,自殺行為也分為 2 類:
1. 工具性
主要是讓施壓者後悔、引起他人關注,但當事人往往情緒衝腦、不小心造成致命傷,很可能就真的無法挽回。
2. 自傷
為了擺脫憂鬱所帶來的無感,以身體的痛覺喚起自己還活著的感覺,是一種求助訊息。「自殺」是當事人的思路結果,是不斷累積所產生的單行道,目的是逃離絕路、逃離痛苦,對當事人而言,他的腦裡真的只剩「死」這條路了。
瞭解路徑後就會知道,真正要關心當事人的方法,並非抹掉路徑的尾端,也就是「想自殺的種種思緒」。畢竟,那些感覺對他而言確實是真實的,就好比過去累積了太多情緒與無助,又在最近加了一根剛好超過容量的羽毛,就引爆了。
捷思路徑是單行道,當人的情緒太滿時,腦袋就沒空間想其他可能性,我們必須將「自殺、憂鬱、習得無助」視為當事人的「既定事實」,而我們能做的是:
1. 接受:
接受此時此刻,接納並允許他釋放情緒(把他說的「死」視為「痛苦情緒」的代言)。
2. 與他對話:
詢問對方「那些(想法)是怎麼來的?」並且回應、整理,他才有機會聽進「天無絕人之路」這句話。
守門人 3 步驟:1 問、2 應、3 轉介
1 問:評估風險、協助釋放情緒
主動關懷與積極傾聽、詢問。一旦懷疑身邊周遭親友有自殺的可能,就應該主動關心詢問,不需擔心詢問是否反而會引發自殺的想法。常見問句包括:「最近是不是感到不快樂?」、「會不會想一覺睡去就不要起來?」,甚至也可直接問「有沒有自殺的想法?」。
(1)辨識高危險特徵,並主動關懷
從觀察比較開始,如果當事人跟平常不一樣了、好長一陣子呈現低能量,不說不笑,常說悲觀與離世話語、高頻率的呈現身心症狀(如失眠、無理由缺曠課、過度焦慮等),就可以主動關懷與詢問。
「自殺」分為意念、計畫與行動 3 個層次,也代表當事人絕望與欲赴死的程度,無論是哪個階段,守門人可先試著:接納、允許對方任何可能的情緒,不批評、不給建議,保持冷靜與平穩,若當事人的自殺是進行式,就直接報請警消單位協助。
逼近絕路的人很少求助,一方面是因為整天應付自己的憂鬱已經自顧不暇,二方面是,我們的文化,要我們習慣「不去麻煩別人」,自己不能處理的事,怎好意思再增加別人困擾?最後乾脆把自己封起來。所以要主動多問,讓他知道有人關心他,很願意傾聽,也不覺得麻煩。
(2)使用合適的問句,並且積極傾聽
如果你關心對方,請直接告訴他,不要默默的自己做!因為陷入絕路的人沒空理解你的委婉。可以直接問他你所觀察到的現象:「你跟之前不太一樣耶,怎麼了?」、「你失眠好多天了,還好吧?」、「這不是你最寶貴的東西嗎,怎麼要送我?你怎麼了?」、「你最近常提到死亡,你經歷了些什麼?」或從你觀察到的情緒出發:「你最近是不是對什麼事都無感?感覺不到快樂?」、「我覺得你沮喪很久了,想法也都很負面,最近怎麼了?」對方如果不斷閃躲,就直接問:「你是不是有自殺的想法?」
2 應:適當的回應與對話,協助釐清困擾
給有自殺意圖的人適當回應。常見的回應方式包括:「如果是我,一定會很痛苦」、「發生這樣的事讓你有什麼感受?」、「是不是還有其他的可能性呢?」
給予回應後,要如何對話呢?首先,「自殺、憂鬱、習得無助」都是捷思,情緒釋放後,能對話的部分會落在前端,亦即討論那些負面的自我詮釋認知是怎麼來的,因為每個人對挫折的感受以及遭受的影響都不同,沒有統一的道理分析,要真正對話了才會知道。而對話的目的是透過同理心與合宜的自我揭露,協助當事人釐清困擾、整理思緒,還可進一步提供「希望」。
一旦當事人說:「我好想死,什麼都沒希望,做什麼也沒有用了。」此時你不該說:「你不要這樣想!」、「振作點,人定勝天!」如此一來,就讓對話「句點」了。
你可以回應:「怎麼會這樣?你發生什麼事了?」你需要設計問句,以好奇和關心的立場,讓對方有機會解釋他的挫折、努力、失敗與影響,釐清到底是什麼挫敗了他的信念和生命力,進一步讓他明白自己之所以會這樣的「理由」──符合他邏輯的好理由。
如果當事人說:「我就很笨」、「抗壓力差」、「大家都討厭我」。在絕路中的人常以「概括性的話」形容自己,認為都是自己的錯,讓人接不上話。這時候,你可以選擇「不要回應」這些話,但繼續問下去,讓對方透過對話,呈現出「所經歷的細節」與「認知的過程」。況且,本來事情就不會是單一理由所定局。
你可以回應:「我不認為你是這樣的人,是什麼事讓你這樣覺得呢?」
要壓垮一個人,累積的挫敗可能是 1+1+1+1⋯⋯不斷重複直到壓扁他,或者重大失落突然降臨、出現劇烈的改變,壓垮數值一次就 +100,因此可依循這 2 個方向來理解對方。
待當事人經歷的故事細節出來了,有具體的素材後,你自然產生同理、給予回應,可使用「原來如此」回應對方:「原來如此,你經歷了這些事⋯⋯所以你會這樣。」、「我也覺得難過,難怪你會覺得遇到了絕路,原來如此⋯⋯」、「你真的很辛苦,原來你忍耐這麼久了⋯⋯」
與當事人對話,助他釐清困擾、整理思緒、不被捷思路徑與情緒淹沒,也告訴他一件事不會是單一成因造成。既然不是絕對因果,就有機會從別的角度切入,重新審視,重新啟動未來的「可能及希望」。有了這些具體討論,絕對比直接跟他說「加油!不能放棄」的空話好很多。
此外,同理不見得要用說話表示,也可以運用肢體語言,如拍拍肩膀、坐在旁邊、認真聆聽的態度等,都能傳遞「你知道他確實受苦了」的訊息,減少他被遺棄的感覺,當他知道有人能理解時,就會有延續生命的動力。
3 轉介:交由專業人員接手,但不放棄守門人角色
引導當事人接受轉介以得到進一步的協助。由於自殺的想法通常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被消除,因此勸導當事人進一步接受專業人員的幫忙,將能有效減緩自殺衝動。通常帶個案至醫院精神科就診,接受心理衛生中心或諮商機構的晤談,能使他們的情緒趨向平穩、降低風險。
「守門人」的概念是現場的第一關,唯有平常在當事人身邊、真誠關心的你,才能覺察當事人的異狀,以及他是否具有自殺高風險的特徵,並且 hold 住他,不讓憂鬱與無助的迴圈擴大。而轉介,則是介紹當事人瞭解專業的治療機構,帶他去專業醫療場域接受協助。術業有專攻,心理的部分由專業人士接手,守門人則持續從旁關心、支持、陪伴,如陪伴病人去醫院看病,了解醫生給予的診斷及醫囑,回到日常生活後,協助他完成醫囑、按時服藥、好好休息。
守門人不只是「守門」而已,真正有效的是你對當事人真誠穩定的關懷及持續陪伴。你很重要的。
助人 3 招,可視情況調整使用時機
實際應用「守門人 3 步驟」時,不妨視之為「助人的 3 招式」,這些招式不見得非得按順序進行,可視現場交替使用。
例如,你是故事主角的朋友,如果當事人是男性或你們交情普通,以招式 2 問他「發生了什麼事?」並跟他一起釐清困擾、整理思緒,這會比招式 1 主動關懷「你怎麼了?」並使其釋放情緒來得好,而女性或很熟的朋友則相反,優先問「你怎麼了?」會比較順利。
或者,舉例來說,一個人因為被討債而煩惱時,用招式 2 問他「發生了什麼事?」會較能順利開展話題;若若他已經因為被討債而身心失調,那麼用招式 1 則會較為順利。
如果事情發展已到了絕境,憂鬱的念頭帶他往死亡面傾斜,建議先使用招式 1(釋放情緒),再談招式 2(釐清困擾),最後接招式 3(轉介專業)。若當事人的自殺已是進行式,先報警消單位救人,穩定後可直接轉招式 3,並在後續陪伴過程中以招式 1 詢問。
要注意的是,在招式 2 的對話過程中,必須提供對方不同思維角度,例如討債的看起來很可怕,可以引導他思考:但他們也只是要錢,不為索命而來,因此協商還是有機會的,或尋求法律扶助基金會協助;若當事人有跳水自盡的想法,也可以挑出「跳水」是種覺悟與勇氣的譬喻,最後提醒他:人並非孤獨面對生命,我們與親友、家人、上帝的關係猶在,不如一起想想怎麼面對生命的挑戰。
註解:
「捷思」是認知心理學領域用語。捷思法的原文是「heuristic」,其定義為「個體對於某問題情境未能有清楚的瞭解時,依據其經驗所採用的直觀推論方式」,也就是一種「抄捷徑」的思考方式。資料來源
作者
林仁廷
現為諮商心理師,工作迄今 15 年,曾任部隊心輔官、監獄治療師、諮商機構心理師,目前服務社區駐點、社福機構、青少年暨大專生、特教生,服務年齡從幼稚園到 70 多歲都有。
心理學碩士畢業,主修社會心理學,論文寫男性的尋愛過程。2 個孩子的爸,興趣是閱讀、烹飪、作家事、旅行、繪圖、攝影、社會觀察與寫小說。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