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給魚到創造永續價值:你參加的國際志工服務,其實更像「志工旅行」或「公益參訪」嗎?
文/Yi-Chia Chen
臺灣目前盛行的短期國際志工團,是很多人開始關心世界的第一步,但如果我們能在行動前思考得更周詳,不管是對志工個人、當地社區還是組織都會更有意義。
大學時期,我利用每週固定 1 至 3 小時不等的空堂時間,到學校附近的小學說故事,當中有的班級,我甚至是從孩子們小一入學一路帶到小二結束。因此,我一直很習慣長期服務的模式,也認為長期服務才是真的能看到影響力、看到孩子進步的服務模式。後來隨著身旁越來越多朋友利用寒暑假到國外進行短期志工服務,才決定要在大學結束前也去試一試。
還記得當時參加的是 5 天的行程,去掉頭尾的飛行時間,剩 3 天。一天在當地村落蓋房子,一天在當地小學教課及捐贈物資,另一天則帶孩子們去吳哥窟寫生,中間偶爾會穿插拜訪幾個公益組織。
對我來說,這樣的服務模式,比起「國際志工」或「志工服務」,更像是「志工旅行」或「公益參訪」。而當整個社會的年輕人都只想到要到發展中國家做好事,沒有思考背後的真實意義,是一件相當危險的事。
究竟是幫助當地,還是搶走工作機會?
若你生在發展中國家,有一天有外國人來到你住的村落提議:「讓我來這裡幫你們蓋一座橋吧!」村長和當地政府可能都會二話不說就答應,這不是因為外國人建過的橋比村民多,而是因為這是「免費的橋」。然而,同時間,當地有土木工程師願意以最低薪資受雇為村民們工作,卻因為外來者的這個「幫忙」,少了一次工作機會。同理,不論是蓋房子、廁所,還是彩繪孤兒院,難道這些工作當地人不能做嗎?由志工做,會做得比當地工人要來得專業嗎?
我們再把觀念延伸到物資捐贈這件事上。當時參加的志工團是要求每位團員向身邊人募集以下物資:鉛筆、原子筆、筆記本、環保袋、二手衣物、水壺、手帕、小孩拖鞋及白色襯衫。因為是向身旁友人募集物資,等於是物品再利用,這點沒有太大的問題。但換另外一種角度想,若這些物資都能在當地購買,是不是對在地經濟也能有所貢獻?
真正的服務價值在於「專業」
科學實驗、健康衛生、藝術分享、文化交流──這是我們出團當時被指定的 4 大教學主題。相較於一般的語言、唱跳遊戲教學,我想已經好很多了。但再仔細想想,這些真的是孩子們需要的嗎?教課的我們,又真的是這些方面的專家嗎?另外,我們辛苦募集物資,將物資打包裝箱,又飛了數千公里運送到當地,提供的卻都是在當地能輕易用錢解決的物資,是不是也意味著這些物資所帶來的價值,其實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高?
讀到這裡,如果你還是想利用休假的短短幾天,到發展中國家「當志工」的話,那請想想看──你可以提供什麼專業技能?怎麼樣才能將你的服務價值最大化?
比方說,如果你是具有教學背景的人,可以與當地老師合開工作坊,互相討論 2 地的教學、課堂管理方法,再讓當地老師實際應用在自己的課堂中。這樣一來,不僅可以達成雙向學習,也比自己在臺灣編一些自認當地孩童會受用的教案好得多。這樣的模式,就算時間再短,只要夠專業,都能在當地種下深遠的影響力。而服務的對象也可以擴及到當地婦女或其他族群身上,並不只限定孩子。
與當地建立連結,才能創造永續價值
短期志工與長期志工,甚至是國際援助領域的工作者最大差別在於──短期志工常常只關注當地缺乏的東西,國際援助者則在乎永續價值。如何從前者的思維轉到後者,關鍵在於與當地建立連結,唯有建立連結,才能了解在地需求,了解在地需求才有可能進一步創造永續價值,否則永遠都只能停留在表層的給魚,而非教人怎麼釣魚。
最後,最重要的是心態。我們常說教學相長,做志工也是一樣的意思,沒有誰是絕對的受益者。很多時候我們可能會以為是在「給予」,但其實是「得到」。因此,在出發前一定要調整好心態,才能開啟後面更多對話的可能。
延伸閱讀: